大秦五百年_第204章 恶毒之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 恶毒之法 (第3/4页)

生枝。”

    奉常曾奎、廷尉于真也发言附议。

    邹离出列,大声驳斥道:“六国叛贼,是大秦敌人;匈奴人,同样是大秦敌人。况且,东边的叛贼还与匈奴勾结。我们在征讨叛贼时,匈奴必不会坐视不理。在往后,大秦既要征讨东方叛贼,又同时要对付匈奴,为了打击匈奴,联合羌人很有必要。”

    他的话,没有其他人附议。

    最后,陈平发言了,他说道:“大秦已有夜郎国这一属国,若羌人能臣服于大秦,大秦声威会更大。臣赞同接纳羌人。”

    于真问道:“要是得知秦军在羌地,匈奴有可能派大军跟秦军作战,现在还不是匈奴决战的时候。”

    陈平道:“羌国可抢掠的财物不太多,比不上东胡和月氏,就算冒顿知道羌人臣服大秦,有秦军在羌地,也不可能派大军南下跟秦军决战,两军决战,只会两败俱伤。匈奴人有利则战,无利则退,冒顿不像张良、项羽、李左车之流要灭秦,他不会做这种无利益之事。”

    众臣各抒己见,最后由皇帝拍板。

    子婴道:“邹卿家和丞相都言之有理,正合朕意。接纳羌人为属国,就这么定了!”

    太仆曾匀道:“陛下,陇山养马数量极限是六十万匹,陇山牧养的二十万匹战马,跟随骑兵离开陇山,较次的马匹,用做运输、驮负之用,亦先后有二十万被带走,腾出地方后,又可再大量养马。估计到年底,能新增两万五千匹战马。”

    因为要大量养马,有大量的母马生育,在战马数量足够后,只要母马数量不减少,每年仍然会生下大量马崽。

    陈平道:“陛下,养马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目前秦军战马数量充足,十万骑兵计划已完成,应当减少一半母马,节省人力和府库开支。只要每年增加战马万余匹,就足够填补因骑兵战死导致战马逃走、战马伤亡、战马病死带来的减损。”

    在九年前,子婴决定发展十万骑兵,人力、府库开支巨大,确实要节省这方面开支了。

    子婴点头同意,吩咐曾匀按陈平的提议去做。

    再接下来,钟平出列道:“陛下,这些年来,在南广县、平夷县,对蛮夷教化很成功,两个县的原夜郎蛮夷之人,行大秦之礼、懂秦律、能农耕。岭南和南广、平夷的成功,足以证明,只要朝廷有足够耐心、投入足够人力,蛮夷是可以被教化。”

    子婴道:“钟丞相想跟朕说什么?”

    钟平道:“这两年来,夜郎王已不像先前那般臣服于大秦,必要时,可杀夜郎王,让夜郎国成为大秦一郡。”

    不用钟平提醒,子婴就有这个打算,只是灭六国要紧,不想在这方面太耗费兵力、财力而已。

    子婴道:“现在时机还未成熟,只要夜郎王未公开叛变,先暂且不理。”

    陈平道:“陛下,今年三月,冒顿再次领兵西征,若能再打败月氏,匈奴势力会往更西之地延伸。虽然有马镫、马掌,匈奴能触及范围终究有限,当冒顿难以再往西扩张时,矛头只能向南,大秦便是冒顿的目标。”

    子婴叹息道:“大秦之敌实在太多,要再次统一天下,难!”

    他随即站起来,右手拳头紧握,高高举起,朗声道:“但就算再难!天下也必须再次统一!”

    嬴子婴,再次明确说出自身的誓言。

    朝会众臣,再次看到了皇帝迎难而上的雄心壮志。

    这次朝会,花了半天功夫。

    朝会结束后,麒麟殿摆好桌席,奉上好酒好菜,又有歌舞助兴,皇帝和朝臣们,庆祝颍川郡被收复。

    ————————

    赵国,邯郸。

    张耳、李左车、赵歇、陈馀都在皇宫书房。

    前不久,赵歇收到张良送来的布帛,布帛上所写内容很多,十分详尽地讲述了抗秦具体cao作办法。

    赵歇非常兴奋,立即召集陈馀、张耳、李左车入宫来书房。

    因为联军战败,三人都心情郁闷,看到这内容后都振奋起来,皆对张良很是佩服。

    赵歇道:“张良这法子真好啊!亏他能想得如此详尽。”

    张耳道:“若照此办法来做,对抗秦大业非常有利。”

    陈馀道:“张良这办法的确好。”

    李左车概叹道:“张良为了抗暴秦,真是呕心沥血啊!”

    张良在写着,借鉴暴秦成立的训导部,建议也设立训导部,同样是为了教化百姓,让韩国、赵国、齐国的每个人,都更看清楚暴秦的丑恶面目,看清楚嬴子婴的残暴无道,暴秦是战争的挑起者,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让全天下每个人敌视、仇恨暴秦。

    战争导致大量男丁死亡,导致千千万万的家庭悲剧,暴秦发动不义之战,是悲剧的源头,应当借此拉拢墨家的人共抗暴秦。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百余年来,暴秦因妄图吞并天下,屡屡侵略他国,造无数惨剧………”

    这是张良所写声讨暴秦的檄文。

    两人看得大声叫好。

    李左车道:“陛下、丞相,我们应当尽快照此实施。”

    张耳道:“只是,若单独成立训导部,府库开支会增大许多。我看就由原本官吏来管这事,朝廷严加监督便是了。”

    赵国复国后,十年内屡屡参与战争,本来赵国府库就不充裕,如今更加吃紧。

    赵歇道:“就依丞相说的去办。”

    ————————

    魏国,大梁。

    魏豹收到张良的建议和相关内容后,召集俞宏、冯敬前来商讨。

    俞宏、冯敬看到内容后,顿时惊喜起来。

    冯敬道:“大王,张良此办法甚好,让百姓仇恨暴秦,日后若暴秦胆敢侵犯我魏国,魏人会同仇敌忾,士兵们在作战时会更加拼命。”

    俞宏道:“大王,臣认为,应当尽快去办。”

    魏豹同意了,让两个臣子把事情落实下去。

    ————————

    咸阳,治粟内史官署。

    书房,冯隆和陈烈再次单独密谈。

    冯隆道:“陛下回来后,没有责怪jiejie,看来有希望啊!不知陈大人何时在朝会上提议册封太子之事?”

    对于外甥做太子,他是迫不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