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五百年_第208章 果断处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8章 果断处理 (第2/4页)

略有不同。

    史禄向子婴细细讲述白渠建设情况,按照现在的近八万男丁参与建设来计算,预计再有一年左右,能把干渠建造好。

    子婴行走于干渠边,望着修建中的干渠。

    干渠里,有大量楚兵在劳作着,有少府官署吏员从旁指导,这里要挖多宽,那边要挖多深,丝毫都不能差。

    偶尔能看见cao作失误的楚兵,被吏员批评着。

    干渠中段,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在水渠的底部和两侧,都要打夯压实,水工要严格检查压实程度够不够。

    挖泥土、运走泥土、打夯都全靠人力,是纯体力劳动。

    在嬴子婴看来,这些楚兵就是建筑工人,水工是工程师。

    古代没有水泥,没有机械,一切工事全靠人力,非常不容易。

    在干渠视察小半天后,子婴来到史禄的“办公室”,查看白渠详细的规划情况。

    白渠建设规划跟褒水渠相似,有干渠、支渠、斗渠的详细规划分布图,至于毛渠和农渠,等干渠建造完毕后,再由其他水工实地勘察,做好规划。

    “陛下,除了督造白渠外,臣还竭心教导二十名弟子,对他们倾囊相授,或许能有弟子青出于蓝。”

    说到这里,子婴感受到史禄那满满的幸福感。

    随后,二十名弟子被召入“办公室”,子婴要召见他们,他对专业技术人才有足够的重视,这是国家水利事业的未来。

    他们原本在干渠各个施工段监督施工,每隔六天一次的休息日才回来史禄这边,既是汇报工作,又进行技术指导。

    史禄和弟子们,相当于没有休息日。

    皇帝到来,弟子们都提前来到此地迎接圣驾。

    “办公室”内,弟子们向皇帝行礼过,站在左右两边,皇帝坐在正中上方,史禄坐在旁边。

    这些弟子中,最年轻的只有二十出头,最年长的已有四旬。

    他们平常工作时都是身穿短打,便于在施工地行走,皇帝前来后,才换成长袍。

    子婴向弟子们道:“为了修建白渠,诸位勤勤勉勉,每月没有一天歇息,辛苦了!大秦不会忘记你们,朕不会忘记你们!”

    皇帝简单的说话,对于水工们来说,那是满满的感动。

    子婴问道:“你们拜师已有数月,感觉如何?”

    一名二十五六岁的男子出列,拱手道:“陛下,臣名叫袁宇凯,热衷于土木技艺,无奈一直没有名师指导,只能靠读书籍钻研,成效有限。拜史禄先生为师后,臣获益良多,技艺大有长进。”

    一名年约三旬的男子道:“陛下,臣名叫彭泽。能拜史禄先生为师,是臣之荣幸。”

    最年轻那个弟子道:“陛下,臣名叫虞贺。史禄先生对弟子们悉心指导,臣不胜感激,臣必定刻苦钻研,以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有志气!有志气!”子婴夸奖着,再看向旁边的史禄,笑笑道:“史卿家,说不定还真有弟子能超越你。”

    史禄捋捋胡子,面露微笑,说道:“陛下,若有弟子能超越师父,把师父技艺发扬光大,臣高兴。”

    子婴再面向弟子们,说道:“要名垂青史,不一定要像将军那样能征善战、不一定要像文臣那样治理天下。李冰、郑国、史禄,是大秦最好的水工,分别建成了难度很大的水渠、运河,三位都名垂千史。大秦以后还要建造许多水利工程,你们只要能把技艺学好、把水利做好,在史书上,同样谁留在你们的美名,同样能名垂青史。”

    听着皇帝鼓励,这些弟子们更觉前程无限。

    天开始黑了,子婴留在这里,跟众人一同用膳。

    用膳完毕后,弟子们离去,子婴问及史禄,在众弟子中,学得最好、最为努力的是谁。

    史禄说,袁宇凯最为努力,虞贺天分最高。

    总体来说,有史禄悉心教导,弟子们造诣都不会太差。

    朗卫们在营地外安营扎寨,晚上,皇帝临时住在大帐篷里。

    ————————

    第二天,子婴再来到训导部营地,他要全面了解对俘虏的思想教化情况。

    首先,子婴来到档案室,里面记录着各大队、中队、小队、小吏工作情况。

    子婴选择一些档案阅览着,吴严章跟随在侧。

    上次在褒水渠,子婴着重看了小队长苗巩的工作记录,现在,苗巩已是中队长,子婴又再查看苗巩中队工作情况。

    根据了解,苗巩所在中队,在白渠训导部几十个中队中,绩效考核在前五名,在下辖十个小队中,严临小队表现最好。

    子婴拿起一个本子,查看严临小队工作情况,了解严临工作记录,首先是总体概况,在本小队负责的一百五十名楚兵中,目前还有一百零二人对秦国有敌意。

    在这些人当中,有严重敌意的有三十一人,有五十七人虽对秦国还有敌意,但比刚来到关中时减轻了不少。

    总体概述后面,记录着每个小吏工作进展。

    根据严临点评,在十个小吏中,郭翀做得最好。

    子婴又再拿起一个本子,这是郭翀工作记录。

    郭翀在本子上记录着,在三十个降兵中,孙桐已归顺大秦,跟自己成为好朋友,能从孙桐口中了解其他楚兵状况。

    在其他楚兵中,顾顺对大秦敌意最深,经常在宿舍跟其他人说大秦的坏话。他说的坏话,能对有些楚兵产生影响。

    午后,以训导丞吴严章为首,所有大队长、中队长集中一堂。

    每个小吏负责三十人、每个小队负责三百人、中队一千五百人、大队七千五百人。

    每个大队设有正副大队长,下辖官吏两百五十人。

    训导部在白渠建设地设有十一个大队,官吏接近三千。

    在这里,各队长加起来有七十余人,大多数上次在褒水渠那边曾见过皇帝,见面情形同样如此。

    子婴首先问道:“诸位,在白渠教化敌兵,跟在褒水渠时相比如何?”

    吴严章首先道:“回禀陛下,这里的敌兵,分为楚兵、齐兵、赵兵,齐兵和赵兵的教化,跟在褒水渠教化敌兵相若,敌兵逐渐不再敌视大秦、认同大秦。楚兵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