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五百年_第211章 一石二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 一石二鸟 (第3/4页)

  项羽立即命人把担任司败的陶舍唤来。

    不久后,陶舍匆匆赶到。

    项羽让虞姬侍卫把被刺、追杀刺客的经过详细说出。

    皇后居然被行刺,陶舍吃惊了一下,再对刺客尸体仔细检查起来。

    很快,他搜出了有价值之物,这是一种秦人常用之物。

    难道是秦国派人干的?陶舍不轻易下结论。

    他年事已高,现年六十八,但身体还算健硕,精力充沛。

    陶舍再对为首侍卫道:“你可曾听出,刺客说话是何地口音?”

    那侍卫想了想,说道:“有点像齐地口音,只是这口音很轻,不易听出来。卑职家乡就在沛县,跟齐人有交往,才听出这口音。”

    项伯惊呼道:“难道是刘邦派来的刺客?”

    章邯接口道:“这不是没有可能。”

    项羽咬牙切齿道:“要真是刘邦干的,我要亲自带兵灭齐国!杀刘邦!”

    陶舍把那秦人之物展示给众人看,说道:“这是秦人常用之物,也有可能是秦国派人来的,待我细细调查,才能下结论。”

    他对项羽道:“陛下,若皇后没有私人恩怨。楚国和齐国都有动机派人刺杀皇后。暴秦把东方六国君主和大臣,都说成是叛贼,他无法刺杀陛下,刺杀皇后让陛下伤心,这不无可能。”

    项伯好奇道:“那齐国又有什么动机要杀皇后?”

    陶舍道:“戚懿可是刘邦最宠爱女人,他对戚懿之宠爱,不差于陛下对皇后的宠爱。民间有传言,说皇后羡慕戚懿楚舞跳得好,希望戚懿来楚国跟她共侍皇帝,刘邦如何能容忍心头rou被他人觊觎。”

    季布道:“这只是民间传言,刘邦未必会相信,就算真的相信就算而吃醋了,也不至于刺杀皇后。若因吃醋做出这样的事情,导致齐国和楚国结仇,那刘邦就是大昏君。”

    项他道:“我以为,刘邦不至于会做出这种愚蠢事情。”

    刚才所言,陶舍只是调查案子的常规推论,他也认同季布的话,刘邦怎么可能因为吃醋做出让两国结仇之事。

    项羽、项伯同样觉得不可能,几人都暂时沉思起来。

    章邯也一副沉思模样。

    现场安静下来。

    此时,寝宫前一颗大树上有一群乌鸦。

    “呀…呀…呀…”地叫起来。

    “烦死人了!”项羽怒喝道:“把乌鸦赶走!”

    数个侍卫用长棍把乌鸦驱赶走。

    不久后,现场重归平静,几人重新沉思起来。

    很快,章邯打破了平静。

    “陛下,若是刘邦另有其它目的,派人来行刺皇后,就完全有可能了!”

    项羽急问道:“项邯,刘邦还能有何目的?”

    陶舍、季布、项伯都看向章邯,要听他的高见。

    章邯道:“若是没有其它目的,就算刘邦吃醋再大,也不可能派人行刺皇后。若能让我们误以为刺客是暴秦派来的,那又不一样了,挑起陛下对暴秦更大的仇恨。刘邦这么做,一石二鸟。”

    四人一听,茅塞顿开,都很认同这个推论。

    季布疑惑道:“可是,刘邦身边没有谋略高超之人,如何能想到此等毒计?”

    “张良!”章邯回应道:“张良智谋无双,又跟刘邦过从甚密,有可能给刘邦出这个主意。暴秦差点灭了韩国,张良出计,让陛下跟暴秦死拼,好让韩国有喘息之机。”

    此时,项羽脸色青一块紫一块,咬牙切齿道:“刘邦、张良,你们这两个混蛋,我跟你们势不两立。”

    陶舍道:“陛下,刺客到底是暴秦还是刘邦所派,臣还需详细调查才能下结论。”

    项羽勒令他尽快调查清楚。

    第二天,章邯来到某客栈,找卓评、甘重两人。

    房门被关上,两人低声说话。

    卓评问道:“章大人,事情如何了?”

    章邯面带笑意,说道:“已成功了大半,虞妙弋被箭射中肩膀,已成功让项羽认为是刘邦干的。”

    甘重道:“只要这计策能成功,李兄弟死得其所。”

    章邯道:“只要能为朝廷效命,就算赴死也毫不迟疑,李兄弟是这样,我章邯也是这样。”

    在以前,他自觉罪孽深重,终于有机会偿还罪孽,就算要为朝廷献出生命,他也会毫不犹豫。

    随后,章邯用布帛写好报告,交给卓评,卓评再派人交给送到新郑那边。

    ————————

    咸阳,皇宫,御书房,这里笑声传出。

    皇帝道:“陈卿家这个诡计真好,这项羽一上当,刘邦就是他必杀之人了。”

    陈平道:“陛下,就算计策成功,臣估计,也只是有一半可能让项羽取消攻秦。”

    子婴道:“甭管项羽是否取消攻秦,他跟刘邦、张良的仇恨算是彻底结下了。我大秦军队在巴郡严阵以待,就算秦军来攻,又有何惧哉。”

    今天,子婴心情很好,又留下陈平在后宫一起吃饭。

    因为陈平成为了太傅,多次在后宫教导赢文广,在后宫吃饭不是一次两次了。

    带着陈平来到后宫,用过晚膳后,陈平又再教导着赢文广,子婴也有点时间,跟陈平一起教导儿子。

    “父皇,庄稼是怎么收割?夏收快来了,儿臣想去田边看看。”

    子婴道:“广儿还小,过数年后再去不迟。”

    赢文广道:“农忙时,丞相要以身作则,亲自下田干活,儿臣长大一点后,也要这样做。”

    对于这么明事理的儿子,子婴十分开心,笑笑道:“再过三年后,等广儿长高点了,力气大点了,为父就让你去。”

    赢文广对这件事很重视,说道:“父皇,说好了,三年后的农忙时节,让儿臣下田干事。”

    子婴点头确认。

    冯幽兰、王思见儿子如此,都快乐在心底。

    ————————

    月氏国西南边境,邹离从这里进入大宛国。

    在此之前,他让人帮忙用大宛文字写好书信,盖上印章,让月氏国的人帮忙送给大宛王。

    一路上,邹离留意着大宛的一切,这里的衣着、风俗习惯,跟月氏有相似之处,又有一定区别,各有不同特色。

    邹离问及带路的大宛士兵,是否有汗水像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