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三八章 华侨 (第2/2页)
好吃的。 好吃的确实是有,但不是沈光林带来的。 不过,沈光林拿出几毛钱给他们买鞭炮,这就很可以了撒。 大哥真好!他们立刻觉得沈光林比他们亲大哥还亲。 鞭炮是个好东西,可不敢一口气放完,最好是拆开了一只一只的放。 但凡有洞的地方,都塞一只鞭炮进去。 果然,没有多久,街上就传来响亮的骂街的声音,因为公共厕所发生了不良事件。 也不知道哪个缺德的小子,竟然把鞭炮的捻子去了药,插在蹲坑里点燃了。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沈光林醒悟过来的时候,几个小子正在帮奶奶干活,很是乖巧。 不过,这才是生活。 外面的骂街声沈光林就当听不见,他只是出了钱而已,又没有教唆。 继续躺在躺椅上品着从新家坡带来的白咖啡,悠闲的很。 猫屎咖啡李蓉坚决不让买,只能买点白咖啡带回来。 突然,有人敲门了,吓得几个小子立刻躲到地下室去了。 不会是人家苦主找上门了吧。 李蓉去打开的门。 并不是,来的是客人,是房管局的客人。 沈光林都好久没有买过房子了,怎么还有房管局的客人? 他自己修建的4栋公寓楼都砸手里了,还没想好要不要在学校搞一波推销呢。 房管局的同志是找他买房的。 有位华侨回来了,根据相关政策,要腾退归还他的祖宅,但是老华侨并没有回京城定居的打算,因此想把自己的祖宅处理掉。 房子并不多,只有两套四合院。 叔叔张鹏他们一家人刚来京城的时候确实打问过房产的信息,留的地址和联络人确实就是沈光林,现在有合适的房源了,人家房管局的同志找上门来表示工作认真。 老华侨定居海外,这次是来探亲的,并没有打算长期在京城居住。 不过既然国家愿意归还房子,那就是一笔意外之财呀,如果能够交易出去换点钱那就更好了。 其实,今年以来,沈光林收购四合院的心情淡了许多。 毕竟,身处这个时代,想赚钱太容易了,拥有再多财产又能怎么样呢? 等四合院真的值钱可以变现的时候,他都老了,不中用了。 最后这些资产也会便宜了小兔崽子们。 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剥夺了他们拼搏奋斗的机会。 不过既然房管局在找“冤大头”接盘,沈光林虽然觉得自己的头不大,但是去看一看也无妨的。 沈光林跟着房管局的同志去看房,李蓉没去,她没兴趣。 出门自然是有排场的,皇冠很拉风,房管局的同志觉得自己来着了,这是有钱人。 四合院的位置很不错,就在南池子大街,房间很多,也很大。 不过里面住着的人实在太多了,一个四合院竟然挤了13户人家。 沈光林在这里见到了老华侨一家人,这华侨也太“华侨”了,老头一口京城口音,老伴也是,都不用打听就知道祖上肯定是京城人。 华侨姓关,沈光林照着京城人的习惯叫了一声“关大爷”。 关这个姓在京城不多的,说不得祖上还是旗人,毕竟不熟,沈光林也没问。 华侨有个乖巧的女儿,长的还不错,皮肤很白,如果说话不吞音,沈光林就相信了他们是从枫叶国来的,那妹子张嘴就是“酱紫,我跟你讲哦......” 沈光林是来看房的,又不是看女人的,你酱紫说就没意思了。 小姑娘看到沈老师这样的帅哥眼前一亮,差点就要介绍自己待字闺中这套房子做嫁妆了。 尤其,看到沈光林是开皇冠来的,更是觉得这小子真不错。 接着去下一套房。 另一套房子位置也很好,在东厂胡同那里,不过也是住了9户人家。 看样子,京城住房是真的紧缺,两套院子竟然住了21户人家,加起来有102人。 这要是搬家,那得是多大的工程量。 不过沈光林还是买下了,一套房子一万元。 这个价格确实不贵。 现在人民币标价虚高,对方想要外汇。 当然没问题,沈光林在新家坡领取的外汇没花完,忘记汇兑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