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七三章 建设辽西(求全订!) (第2/2页)
与辽东的城市相互勾连,修建城市、修路。 前期就让他们招募百姓来修。实在不行,朱翊钧都准备开始募兵,搞一个辽西建设兵团,从内地招收一大批人去。这样就肯定有人愿意去了。 募兵对于很多百姓来说都是好差事,进入兵营之后有粮有饷、能吃饱肚子,甚至可以全家不饿。如果打仗的话,搞了军功还能升官、能赚大钱。 朱翊钧如果募兵去屯田,肯定有一大堆人愿意去。毕竟那有粮饷,到了那边也不用打仗,还不用搏命,要做的事就是干活。 挣钱除了基本工资之外,还有绩效和提成。 别说放在现在了,就是放在后世也一大堆人愿意干。即便去的地方是老少边穷,但是给你公务员编制、给你工资、给你五险一金,而且还有绩效工资,你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去? 立了功还能升官,这种升官也不光是普普通通的升官,甚至还可以给爵位。 朱翊钧相信只要把这个条件开出去,绝对会有一大群人蜂拥而至。 当然,开销太大了,所以朱翊钧果断的pass掉了这个想法。 他突然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想法,说道:“朕想置换土地。” 朱翊钧没等张居正接话。直接说道:“朕要在辽东建立皇庄。” 皇庄在大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朱翊钧已经想好了,国有大农场一定要在辽东搞起来,那里能为朝廷提供一个庞大的后勤基地。 无论是钱、粮,还是矿产,辽东都很丰富。等自己抽出空之后,还可以往北打。 总之一句话,基建不能停,一定要把辽东打造成一个基地,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张居正想了想说道。 皇庄这种形式,张居正也已经看到了它有很多优点。只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 辽东那边人太少了。 朱翊钧也不迟疑,直接说道:“人口的事,先生要想办法解决。” 张居正沉吟了片刻说道:“陛下,其实也不用怎么解决。只要不打仗、日子好过,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了。” 对于生育能力这方面,张居正还是有信心的。只要老百姓能吃饱肚子、日子好过了,那生孩子就不是个事。 辽东天黑得早、冬天基本都在屋里,除了睡觉还是睡觉。过个十年二十年,辽东的人口自然就上来了。 见朱翊钧的脸色有些古怪,似乎感觉到了皇帝不是很满意,张居正咳嗽了一声,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让他们收一些蒙古人、女真人和朝鲜人。” 戚继光的战报,张居正已经看过了,大明在辽东的优势现在已经建立起来了。 张居正一直知道朝廷搞出来的新火器非常犀利,但没想到这么犀利。 这件事好办,可以大胆放心的干。不用担心收来的这些蒙古人、女真人造反。 你们要是不听话的话,大明的枪炮会让你们听话。 跟着大明才有好日子过,不要想着乱来。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那就让王锡爵上一份题本吧。” “是,陛下。”张居正点了点头说道:“回头内阁就给他发条子。” 闻言,朱翊钧没有再说什么,辽东的事到这个时候就算是定下来了。 大政方针需要后面去制定,这一次主要是赞成了戚继光的一些想法。 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打仗、可以去驻军,等到完事了之后,再在那些地方建造城池。 “也不知道宣府怎么样了?”朱翊钧有些感慨的说道, “应该也快有消息了。”张居正捋着胡子笑着说道:“戚继光能打成这样,想必刘显和俞大猷也不会差。” “希望如此。”朱翊钧点了点头。 两人在等着宣府的消息,宣府这边的进展却非常不顺利。 大营里。 俞大猷沉着脸走回了大帐,看了一眼不远处正在津津有味的看书的刘显,沉声说道:“你还有心情看这些东西?” 闻言,刘显抬起头笑着说道:“那不然呢?看你这个样子,情况不是很顺利。他们又跑了?” 俞大猷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这帮人的胆子实在是太小了,这样的情况下还打什么仗?还不如回家去吃奶!” 闻言,刘显就笑了。 他没想到了俞大猷居然还有这样的一面,同时也明白这是俞大猷心里在渴望这一场战争。 放下手里的书,刘显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懒洋洋的?说道:“这一次,怕是打不起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