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重辉_第92章 两淮地面的三座大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 两淮地面的三座大神 (第1/2页)

    李员外虽然很好奇为什么一个犯人会跟进来,但是他也不敢问,他先向林时雨叩头并介绍了自己,然后问道:“小民犬子不知何处得罪老爷,还请老爷开恩,老爷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能办到的小民一定照办。”感情李员外以为林时雨扣留自己儿子是为了敲诈勒索。

    陆挽道:“李员外误会了,我们只是看贵公子和宋小姐两情相悦,出于好心想成全这对佳人。”

    李员外打死都不信,什么时候锦衣卫改行替人做红娘了?不对,这还是个犯人,犯人怎么有资格插嘴?李员外非常困惑的问林时雨道:“不知这位是。。。”

    林时雨说道:“这位是我家公子。”

    李员外明白了,这位大概是哪家的贵公子犯错被流放了,锦衣卫一路跟后保护。能得锦衣卫保护的人肯定大有来头,李员外忙向陆挽施礼道:“敢请教这位公子大名,仙乡何处?”

    陆挽还礼道:“小姓陆,绍兴人。”

    绍兴有陆氏的大人物么?李员外一时想不起来。这也不怪他。张与哲的案子太让朝廷丢脸了,朝廷基本是禁止宣扬的。顾钟安的案子,抄人家充军费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朝廷基本也是能瞒着就瞒着。浙江行省内知道内情的人都不多,别说外省了。

    吴三既然请求了,陆挽决定管到底。这事陆挽就认真想办法。

    李公子是个糊涂蛋,他是家里的次子,居然对自己家的背景都不太了解。陆挽只能试探着问李员外道:“滁州是南京太仆寺所在,能在此地包揽一半马具生意的,想来不简单。令公子言到贵府搬来滁州七八十年,当时正是世庙即位之初,贵府是否与兴献王府有关系?”

    李员外更加怀疑了,什么人能根据儿子随便的一句话就猜到自家三四代人前的底细?还是这些人就是奔着自己家来的?李员外小心应付道:“陆公子神机妙算,我家祖上确实在兴献王府做匠户。”

    陆挽继续试探道:“南方舟多马少,我朝四十二万匹官马,南京太仆寺只掌管了十分之一。贵府和宋家技艺精湛,斗了七八十年压制不了彼此,为何不能协力合作开拓更大的市场?”

    李员外更加小心道:“非不欲也,实不能尔。可能我两家能力有限。”

    在大明朝,生意做大了,后面一定要有靠山。李家靠着世宗的关系抢了宋家一半生意,但时间已经过去七八十年了,皇上都换了三届,李家和皇家的关系恐怕未必能紧密维持到现在。宋家能够一直不被吞并后面应该也有大神作为靠山。

    南直隶江北地界上有三座大神。

    一是漕运总督。漕督全称是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掌握着江北四府三州军政大权以及扬州到北京沿运河诸府、州、县的粮草督运。现任漕督陈健,字楚石,湖广人祁阳,曾受张江陵相公提拔,却和张相关系并不亲厚。

    二是河道总督。总河大臣主要职责是治理黄河。黄河自河南至山东上源至淮安至出海地域,常年为水患所扰,须有工部重臣督导治理。黄河如今夺淮入海,运河自张家湾直抵瓜仪,也是河道总督职责范围。承庆三十一年起,工部尚书姚继可题准,总河应照边镇事体,令江北、河南、山东等处巡抚官悉听节制,载入敕书。总河大臣的权力再一次被放大。

    现任河道总督刘仕忠,湖广夷陵人。不过黄淮年年水患,总河大臣就是份苦逼的差事,修理河道都忙不过来,恐怕没闲工夫干涉远离黄淮的滁州。

    三是凤阳守备太监。原为救治地方灾伤所设,成化九年以后成为常设官职,品衔多为正四品。职掌为侍奉凤阳皇陵、兼管凤阳皇城、管理皇族犯罪囚禁之人,及cao练中都留守司及其八卫一所兵马。

    正德后,凤阳守备渐渐争夺江北四府三州的民事管理权,后因文官反对,没有得逞。但凭借其内监与皇帝亲近的身份,对江北官员的监视权和奏疏权是肯定有的。

    内监之事,多不见于邸报;所以这届凤阳留守太监是谁陆挽也不知道,陆挽只知道这届凤阳留守太监是由御马监外派。

    如果说还有第四人能够决定李、宋两家的生意,那应该是南京太仆卿。现任南京太仆卿名叫刘日昇,江西庐陵人,乃是王阳明公再传弟子。李振之前辈在南京太仆少卿任上丁忧,他曾提到过此人。

    这位刘太仆卿一心只想光大阳明心学,对马政并不感兴趣,所以南京太仆寺的政务多由两位少卿承担。推算下来,一个平时政务都懒得管的人,恐怕不太可能去干涉李、宋两家的商务。

    以陆挽推测,宋、李两家靠山应该在这四位其中。且不论宋、李两家本身仇恨,他们的靠山如果互相敌视,恐怕他们就算自己想携手合作也是办不到的。李员外那句实不能尔,就是应证了这种情况。

    陆挽再次试探道:“江淮之间,能干涉贵府和宋家生意的无非河、漕、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