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论艺术,还得看赵官家 (第1/2页)
几天过去了。 盛况空前的花魁大赛,成为了东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貌美赛仙的行首们、年仅十五岁的李师师惊艳四方、老牌行首封宜奴的逆袭夺魁…… 一切都太有话题性了。 但人们口中谈论最多的,还是赵家三郎赵明诚! 这位横空出世的大才子! 名声传遍了东京城,在士林圈更是广受好评。 … 赵家膳厅。 赵母给赵明诚夹了一块鸡腿,口中却笑骂道:“诚儿,府外又聚拢了一堆烟花女子,这成何体统!” 赵明诚啃一口,嘟噜道:“娘,她们一波接着一波,赶不走啊。” 花魁大赛过后,东京城的勾栏姐儿就像闻到腥味的猫,纷纷涌上了赵家。 她们都甘愿自荐枕席,只为博赵明诚一笑。 这是何故? 盖因封宜奴身价猛涨,让这些姐儿们得了红眼病,若她们得赵公子青睐,身价岂不是也会飞跃? 赵母皱眉,有些不悦道:“诚儿,你尚未娶妻,不宜过分沾染桃花。” 赵明诚很老实地点头,继续埋头吃饭。 赵挺之阴阳怪气道:“家风堕落至此,老夫有罪啊!” “又关你何事?” 赵母转头瞪着赵挺之,似笑非笑道:“你这个老头子该不会嫉妒诚儿吧?” “胡扯!老夫嫉妒他啥?” 赵挺之扔下筷著,吹胡子瞪眼。 赵母斜睨道:“二十多年来,你可一次没赢过那黄庭坚,咱诚儿一出马,就让他跌了份。” 赵挺之登时就哑口,被她说得满脸臊色,这还真是事实,论书画诗词,他远逊于黄鲁直。 赵母笑吟吟道:“这下没话说了?得亏诚儿给你争脸。” 又一脸慈爱地看着赵明诚,温声道:“诚儿,可别洋洋自得,君子要谦逊,要温润如玉。” “诶!” 赵明诚应了声。 三人吃完饭,丫鬟扶着赵母回房里休息。 赵挺之抿了口茶,想着告诫道:“德甫,诗词……” 赵明诚赶紧打断:“儿子知道,诗词皆小道,经义才能叩开官场的大门。” 赵挺之满意颔首:“嗯,心里有数就行,牢记你考取状元的目标,莫要懈怠。” 正说话间,门房前来禀报。 “老爷,有客持拜帖求见。” 赵挺之询问:“是谁?” 小厮答道:“他称是国子监的学生。” 赵挺之没了兴趣,摆摆手道:“德甫,你去接见客人吧,若是其画作上乘,给老夫一观。” 赵明诚苦笑一声,这几天他不得安宁。 原因是东京城士林圈刮起一股作画的旋风。 始作俑者还是赵明诚,或者说他写的那一句诗。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意境实在太美了,自恃画技了得的名士书生皆挥墨绘图,想要把诗中的场景用画卷展现出来。 自古文人相轻,都喜欢攀比,为了争谁的画更出彩,便需要一个裁判来评选。 谁呢?赵明诚呗。 …… 客厅。 赵明诚仔细观摩着桌案上的这幅画。 那士子如坐针毡,忍不住问道:“赵公子,我这画如何?” 赵明诚摇摇头,斟酌道:“画技出色,却没有画意,但想象力还是很丰富,我过手了近八十幅画,此画能列中游偏上。” 士子起先有些失望,后却满脸喜色,中游偏上?那还不错。 士子长揖礼拜道:“多谢赵公子的点拨。” 赵明诚虚手一扶,便端起茶杯。 那士子识趣告退。 也就半炷香的时间。 “三……三公子,龙眠居士来了。”门房喘着气进门。 赵明诚闻言窜起身,急声问:“哪里?” “花园。” 赵明诚二话不说,立刻前往花园。 龙眠居士李公麟,可是宋朝画史泰斗级的人物,其善画人物,尤工画马。苏轼称赞他:“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rou兼画骨。” 非常厉害的一个人,关键是他久居京师十年不游权贵之门,今日却登门拜访赵家。 这是什么?这是天大的荣幸啊! 花园里。 赵挺之笑咧了嘴,一边斟茶一边道:“伯时登门,令寒室蓬荜生辉呀。” 李公麟坐在石凳上,环顾花园,便瓮声道:“正夫,你这都自称寒室,那老夫家里只能算茅草窝了。” 又催促道:“你家三郎呢?” “唉,小子拜见龙眠居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