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74.宏观战略,是要有基本要求的。(4500字求订阅) (第2/2页)
个战略吗? 这跟胜局有毛关系呢?” ………… 陈通眼中满是不屑,一看你就知道,啥也不懂。 陈通: “宏观战略之所以难得,其实就在他要100%的锁定胜利。 要不然怎么说,很少有人能够打倒战略思想的高度。 我现在也不跟你扯什么军事层面,那个太高大上,,你这种智商根本就接受不了。 我就给你说说简单的商业战略。 为什么战略一定要锁定100%的胜局呢? 那就是因为不锁定胜利的话,你的战略将会一文不值,甚至就是胡说八道! 因为在战略执行过程中,那是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时间成本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 一旦投入,就是沉没成本。 你如果连锁定胜利都做不到,那也就是说,投资你的这个计划,到最后有可能是血本无归。 人家为什么要去选择你的计划呢? 你就是吹牛逼,你也得让别人相信,你创业的成功率可以达到100%,你必须有一份非常漂亮的商业计划书。 任何关键的逻辑都不能出错,最后推导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稳赚不赔! 这才能够让你拿到那些投资人的钱。 你自己想一想,如果别人找你投资的话,他告诉你,我有一个创业计划,但是有可能会赔钱。 也许这个赔钱的概率是1%。 你会不会去投这个项目呢? 如果这个人不是你的亲戚,我估计你99%都不会去投资。 但如果这个人说我是稳赚不赔,有100%的胜率,你又会怎么选择呢? 锁定胜局那是非常关键的,只有你让所有人相信你能够锁定胜局,那些人才愿意去跟着你一起干。 人家要的就是一个确定性的未来。 而不是一个不确定性! 宏观战略的意义就是在于把不确定的事情,从宏观上变成确定性的事件! 打破不确定性。 让一切成为水到渠成,理所当然。 懂不懂?” ……………… 对呀,这个我最熟悉了! 崇祯一想起这个,他就郁闷不已。 自挂东南枝: “当年如果不是袁崇焕拍着胸脯向崇祯保证,5年之内他一定收复辽东。 崇祯怎么可能会去相信袁崇焕呢,还把辽东的所有军政大权都交给了他。 可结果呢? 袁崇焕却辜负了崇祯。 可当时崇祯就是被袁崇焕的锁定胜利。和5年平辽的计划所吸引。 这真是:年年在上当,当当不一样! 这应该就是100%锁定胜利的计划独特的吸引力吧。” ……………… 你还真是个反面教材! 朱棣此刻都想吐槽了,你稍微懂点宏观战略思想,你也不可能相信袁崇焕,他就是在那里吹牛逼呀。 不过朱棣现在也觉得,宏观战略锁定胜局很重要。 这应该才是宏观战略的核心竞争力。 因为就在确定性上,你差0.01%都不行,多了这0.01%,你就叫做不确定因素。 诛你十族: “原来宏观战略如此苛刻,但如果制定出一个宏观战略,而且是非常合格的宏观战略。 那绝对是可以影响整个大局的存在。 怪不得夸人的,总是说,谁有战略目光。 感情这战略目光,就是把在不确定的未来,准确的寻找出确定性!” ……………… 很多皇帝现在也重视起陈通提的这个问题,如果从宏观上能够锁定胜局的话,那这个战略含金量得有多高呢? 不可估量! 就是宋徽宗也觉得,这要是能制定出100%锁定胜局的计划,那绝对牛逼上天了。 但,这可能吗? 最美瘦金体: “你说的这种100%锁定胜局的宏观战略,根本就不存在呀! 炎黄历史上有所谓的宏观战略,能100%锁定胜利吗? 你说出来一个让我开开眼! 你不要拿不存在的事情,来喷诸葛亮的【隆中对】。 你这就叫胡搅蛮缠。” ………… 此刻崇祯朱棣等人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炎黄真的存在这种宏观战略思想吗? 而就在下一刻,他们真是为自己的学识浅薄而感到羞愧。 陈通: “为什么就没有宏观战略思想呢? 你见识也太少了吧! 秦朝能够灭掉6国,他所采取的宏观战略思想,那就是曾经炎黄第1个被称之为战略高度的思想。 【远交近攻】 这就是炎黄最著名的一个宏观战略。 你说【远交近攻】有没有100%锁定胜利呢? 秦始皇联合跟自己不接壤的这些诸侯王,灭掉跟自己接壤的这些诸侯王,然后秦朝就可以顺势吞并他们的领土和人口。 按照这样的计划,秦始皇越打越强,而跟他一起联合的这些诸侯王,则会越打越弱! 到最后,秦始皇就会对其他王朝形成降维打击,最后轻而易举的灭掉6国,一统炎黄! 你把秦始皇看家的本领都忘了吗? 你竟然还跟我说,炎黄不存在战略级别的思想,不存在100%锁定胜局的战略。 我只能说你,不学无术。 而且历史上不仅仅有这一个战略思想,很多能够称之为千古圣君的皇帝,他都有自己的战略思想 用这种思想,他们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传奇! 你不要自己见识少,就觉得世界上不存在宏观战略。” ………… 我曹,对呀! 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朱棣郁闷的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诛你十族: “【远交近攻】可是被人用了两千多年,现在还在用呢。 而秦始皇也用这样的战略思想,一统天下。 人家这从理论上来说,就是100%锁定胜利。 不光是秦始皇,汉高祖刘邦,隋文帝杨坚,甚至是女皇武则天,他们所提出的思想,就是在100%锁定胜利。 当然,这里面也有翻车的,比如说隋明帝杨广。 这就是一个意外。 所以,他水平还差点。” ………… 尼玛,你不提我行吗? 杨广脸黑的不行,我不就是想着用汉人门阀对抗胡人门阀,最后翻车了吗! 我怎么能想到这些汉人门阀竟然临时退缩了。 这特么的不合理! 我到现在都不明白,这帮孙子为什么要弃我而去! ……………… 就在杨广郁闷的时候,李世民却心有所悟。 顿时把李渊所做的事情跟宏观战略联系在一起,他突然觉得自己老爹很牛逼。 当李渊让宇文阀跟辽东李阀,相互厮杀的时候? 这岂不是已经锁定了胜局吗? 天下再也没有一个势力,能够比得过他们。 一想到这里,他瞬间明白自己和老爹之间的差距。 千古李二: “这100%锁定胜局,唐朝皇帝李渊也干过呀。 这才叫战略高度吗? 现在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战略高度如此难得,因为第1个要求,这就是很难达到的。 现在在看,诸葛亮的【隆中对】,这就根本没有100%锁定胜局。 所以说,他提出的【隆中对】,根本就算不上真正的宏观战略。” 求订阅,求支持,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