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25章 曲辕犁  (第1/1页)
    长孙家族的管家,返回家后,第一时间找到长孙无忌报告。    “老爷,那个杜荷很嚣张、狂妄,不把咱长孙家族放在眼里,说长孙……。”    一句话,那个管家不说自己的傲慢、趾高气昂、目中无人,反而添油加醋、无中生有胡说一番。    长孙无忌听后脸色越来越阴沉,满脸黑线笼罩,象要吃人似的。    气呀!    长孙无忌真心气愤无比!    怒火中烧!    小小的杜荷拽成一片,看来,不给点颜色,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杜荷过几天不是要到幽州吗?安排人手在半路击杀,最好让路匪、路霸出面。”    管家心中那个高兴呀!    “老爷,这事我亲自去安排,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管家,记住!杜荷那小子本身很能打,让人多派些高手,千万别大意。”    “老爷,遵命!”    “还有,那二个商铺,一万两白银也要回购,明天带着钱去,一定要拿回来。”    “老爷,知道了。”    “下去吧!”    管家向长孙无忌拱手,然后离开。    长孙无忌端坐着,依然在考虑怎样能一举击杀杜荷,这事让找孙无忌彻底愤怒。    关键是面子没地方放呀!    过去,杜如晦活着,长孙无忌不会轻易出手,现在,杜如晦挂掉三年。    杜府已经没有昔日荣光,谁会忌讳呢?    只要做得隐匿一点,不留下证据,谁会介意死个人,为一个死人寻根问底。    再说了,追查也要有人,凭长孙无忌的权势,谁敢得罪,到时候争只眼闭只眼。    如果杜如晦活着,当然会派人明暗追究下去,长孙无忌还稍稍忌讳一点点。    现在吗?    长孙无忌相信,无人敢违抗自己的意志。    唉!    长孙无忌长长叹口气。    儿子长孙冲太愚蠢,连续三次遭到阴招,居然不吸取教训,心中真的气愤。    ……    再说杜荷,把程处嗣、尉迟宝琳、秦理、李德謇几人送回家,又进入书房中。    翻阅杜如晦留下来的书籍、随笔。    要在大唐生存,必须融合进大唐社会,成为大唐中一员,否则,寸步难行。    叮咛!    宿主,请签到?    意念一动。    叮咛!    签到成功,奖励曲辕犁制作图纸一份,请宿主查收。    妈蛋!    曲辕犁那可是神器呀!    是提高农户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现在大唐是直辕犁,没发明曲辕犁。    一旦生产出来,影响巨大。    赚大发了!    明天让木匠们,不用再生产折扇,全部生产曲辕犁,先让家中租户使用。    次日。    杜荷起床后,第一时间找到那十名木匠,把曲辕犁图纸拿出来,让大家看一下。    “各位师傅,看得懂吗?”    “二少爷,看上去有点象耕犁,与目前使用的犁又有不同。不过,这些是啥东西,不是很清楚。”    一名木匠开口道。    呵呵!    这是尺寸、数据,这是曲面型……。    杜荷把现代图纸上的标注,细细向木匠师傅们解释,直到全弄懂了才罢休。    “二少爷,打造这种曲辕犁很容易,只是打造出来,有人会购买吗?”    “你们可不要小看这种曲辕犁,一旦面市,绝对是神器,能提高农户耕地的效率三倍以上,    还有使用这种曲辕犁,耕牛拉起来非常轻松,就算马匹也能用作耕牛使用。”    呀!    十名木匠师傅,一下子惊呼起来。    省力、提高效率!    一旦百姓全使用,那百姓耕地效率会大大提高,能种植更多的面积。    “二少爷,真有你说的那么玄乎?”    几名木匠打死不相信,其中一人开口询问道。    呵呵!    “几位师傅,是不是真的,打造出来,让家中细户使用一下,不全明白了。”    “对了,二少爷,折扇还要生产吗?”    “不用了,有人买才生产,那种东西没啥技术含量,估计这几天长安城中会大量出现。”    丫的!    成本只是十几文钱的折扇,二天来赚够了,何别再弄那玩艺。    “二少爷,我们马上生产,不用多长时间,能生产出来。”    “好的。生产出来告诉我,到时候免费给租户使用,那样农户不太费力。”    “二少爷,知道了。”    几个小时后,曲辕犁生产出来了。    杜荷与典韦二人,把生产好的曲辕犁抬上马车,准备赶着马车向郊外而去。    “二兄,等等!我们也要去,带我们一起去好吗?”    杜梅、杜寒二丫头跑出来,纠缠杜荷,开口道。    “小梅、小寒,你们二人去干吗?哥可是要到郊区,察看一下租户的情况。”    “二兄,带我们一起去,好不好吗?”    杜梅扯着杜荷衣袖,娇滴滴的开口道。    唉!    叹了口气!    太腻人了!    杜荷拿二个meimei一点办法没有,只能同意二人跟着一起去。    把二个meimei抱上马车坐下,杜荷也上车,典韦坐前面赶车,朝长安城外而去。    一个小时,杜荷一波人到了一个村庄。    垄山村!    杜如晦的封地,本来有数千亩土地,不过,杜如晦去世后,爵位、封地由杜荷的大哥杜构继承。    分田地的时候,杜构给了杜荷600亩田地,其余数千亩均为杜构所有。    杜构在山东任职,工作中受伤,筋脉断裂,只能坐轮椅。    不过呢?    杜构混得不错,李二很看好,貌似晋升到了刺史一职。    当然,其中也有李二看在杜如晦份上的原因。    毕竟,为李二拼死拼活,儿子又因公而负伤,不奖励确实说不过去。    说起来,若按历史发展轨迹,杜如晦的二个儿子真的很悲摧。    杜荷被砍头,杜构受其影响,发配岭南,算是家破人亡。    所以说,李二念旧情,那也是要看情况。从某方面来说,李二很铁血。    出手狠辣、不留后患。    “二少爷,你来了。”    垄山村的一名老人走过来打招呼道。    “赵大叔,情况怎么样,能挺到明年夏天吗?”    今年情况特殊,早期干旱,后期遭受洪涝灾,田地收成极少,为此,杜荷免了租户的租金。    “二少爷,有一部分人生活有问题,怕是挺不到明年夏收。”    哦!    杜荷眉头微皱。    妈蛋!    一个烂摊子呀!    “赵大叔,你们也不要担心,随后我让人采购一些粮食送过来,算是本少借给你们的。”    不是杜荷不免费救济。    免费救济会培养百姓的懒惰性,让一些人养成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旧习。    啊!    赵老头惊讶万分!    “二少爷,谢谢!老夫代表全村百姓感谢,有了二少爷的支持,一定能挺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