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钱是穷人胆  (第1/2页)
    接下来两天,宋映又带了两批同事过来买卤味,每次都能让徐东灿赚一百多块钱。    而两人的关系,也被更多的水利局同事知道。    有人好奇徐东灿的身份,不过宋映一直说他是自己的高中同学,大家也不好去打听。    而徐东灿也为这样的赚钱方式头疼。    倒不是他看不上一百块钱,主要是靠这样的方式不长久,必须老老实实开一家店,才能赚得更多,生意也会更稳定。    可惜找遍了所有闹市区,也没碰到出租的店铺。    而家里已经几天没回了,也不知道爸妈加工好了多少手剥笋,必须回家一趟运过来。    于是跟宋映提前打了声招呼,准备回乡下。    这次回去,依然带了一些卤味回家。    到家的时候,爸妈没在,他把卤味放到柜子里,先拿缸里的手剥笋。    看样子又有六七百斤了,只是这批笋比以前的细,估计爸妈也找不到粗壮的笋,不得已才拔回来的。    全部装进塑料桶,收进空间,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打开水缸,把里面的水全部倒掉,然后从空间把灵泉移进水缸。    经过多次试验,他发现自己可以直接让井水流进自己想要的位置里,而且能控制水流大小。    这样一来,几秒钟时间,水缸里就灌满了灵泉。    做完这些,他犹豫着跟爸妈见个面,吃了午饭再走,还是直接回县城。    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    如果爸妈怀疑手剥笋的去向,就说已经交给虞城宾馆的人了。    反正自己这样说,他们应该不会去调查。    等做好午饭,爸妈也回来了。    徐东灿拿出一千四百块钱,说是手剥笋的钱,他们果然没问什么,以为已经把笋送走了。    “这样赚钱确实快,就是山上的笋越来越少了——”方玉枝坐下来开始吃饭,又不甘心地叹气道。    如果长期有笋拔,加工好后卖钱,那就发财了。    “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徐东灿虽然也觉得不可惜,在爸妈面前只能这样说。“接下来我再看看,弄什么来钱比较快——”    手剥笋的材料来自山里,因为靠山吃山,所以才有这么高的利润。    如果从市场收购笋,加工好再去卖,只怕每斤能赚五毛就不错了。    从这个角度说,原材料不要钱,加工容易,才是手剥笋赚钱快的主要原因。    接下来赚钱应该没这么容易了。    “对了,你上次说要开小吃店,是不是还卖这种卤水?”方玉枝夹起一根卤水鸭掌,边啃边问道。    她一向喜欢吃这种没有rou的鸭头鸭脚,这个习惯也影响了徐东灿。    他开的小吃店,不但卖鸡脚鸭掌,也卖猪脚鸭翅,后来更是增加了鸭脖子和鸭架,反正这种鸡肋的部位,都被他做成了美食。    不过那个时候,整个小吃界,也是这种卤味最受欢迎。    单是鸭脖,就有很多出名的品牌,生意都不错。    或许自己应该放弃前世的做法,直接开这样的专业店,这样销量才会更大,赚的也会更多。    前世他的小吃店,其实更像日式的做法,一早去买材料和卤制,中午开始供应,晚上八点后关门歇业,继续准备第二天的食物。    除了这些常见的卤味,还供应其它受欢迎的小吃,比如泡椒凤爪和香辣免腿,当然还提供酒水和主食,主要是炒饭炒面和盖浇饭,都是比较快捷的食物。    “是啊!”徐东灿收回杂乱的思绪,回答道。“你们觉得口味好不好,如果开店,有没有人会过来买——”    当他拿定主意后,就不会三心二意。    反正一切都是暂时的,以自己现在的条件,扩大规模很容易。    大不了以后企业化经营,雇专业的团队来帮自己打理生意,只要有钱,什么事办不到?    像绍氏酥鱼和嘉兴粽子这些美食,也可以分别开公司经营,不管是加盟式扩张还是自己开分店,资金有了,一切都不难。    最重要的是前期准备和培养人才,这个却急不得,必须慢慢来。    “只要有钱,肯定会想买——”徐建根想了想,首先回答儿子的话。    在乡办工厂上班时,虽然每年喊赚不到钱,还要乡里帮忙向信用社贷款,但是和领导一起外出时,照样吃好住好,一点也不心疼钱。    县城有这么多领导干部和个体户,他们现在发愁的不是钱,而是有钱也买不到自己满意的美食。    只要儿子的店名气打出去,不愁没生意。    “是啊!”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