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9-2章 胰腺炎手术的典范(求订阅!!) (第2/2页)
吴远迅速锁定了第二块病灶区域。 高华江惊诧莫名。 为什么吴远找得这么准确? 确切地说,吴远根本就没有去翻找病灶区域,而是直接就选定了区域。 真是不可思议,吴远是怎么做到的? 要知道高华江这国家级医学院士都不可能做得这么干脆。 医学硕士进修班的其他学员们,也都面面相觑,纷纷虎驱一振。 周莹莹:“……吴远是怎么做到的?他几乎都没有去寻找病灶,怎么找得这么准?” 叶健伟面色很难看,一会儿青,一会儿紫。 难以理解,完全难以理解。 吴远这是长了一副什么样的眼睛啊。 叶健伟脑海中灵光一闪,马上就踏实了。 叶健伟笑着说道:“或许,高教授已经将患者的病历资料,让吴远看过了。”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 这是唯一的解释。 如果没看过病历资料,CT和超声波片子,就能一下子就找到病灶区域,那也太恐怖了吧! 方洋洋却不以为然。 高华江教授如果早就让吴远做了准备,吴远被点名的时候,还会是那种措手不及的表情吗? 当时方洋洋坐在吴远旁边,可是看得很清楚。 吴远确实虎躯一振了,那一瞬间有些慌张。 不过方洋洋也没有证据,自然也不会出言争论子。 此时,吴远已经将第二块病变组织切割了下来,放进了托盘里。 这些病变组织,还需要做一次病理检测,看看有没有癌变。 吴远:“第二处病灶切除完毕。” 高华江:“还有吗?” 吴远点了点头:“还有。” 高华江:“那继续吧。” 接下来,吴远又马上锁定了第三块病变区域。 是的,毫不意外,准确无比。 高华江这次倒是不意外了,因为这一块病变区域面积最大,也是最好处理的一块。 这说明什么? 说明吴远做手术非常有策略性,先难后易。 做手术毕竟非常考验外科医生的体力和精力储备。 吴远的策略,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好状态用以处理手术过程中最难的部分,而一台手术的后期,由于体力和精力消耗都很大,往往最容易出问题。 将容易的部分留在手术后期,是聪明的外科医生最为聪明的做法。 吴远再次展现出杰出,无以伦比的手术刀手法,将那一块病灶区域切除得干干净净,似乎没有伤到任何健康的脏器组织。 当吴远将那病变组织放进托盘的时候,不禁松了口气。 吴远:“第三块病变区域,切除完成。” 高华江:“辛苦了,你觉得还会有病灶吗?” 吴远没有马上回应,而是再次使用“关键锁定”天赋,检查着患者的腹腔。 忽然,吴远有所发现,说道:“高教授,还有一处病灶。” 高华江怔了怔:“还有?” 高华江亲自对患者做过超神波和CT检查,应该只会有三处病灶才对,不应该会有第四处的。 吴远确实发现了一处病灶。 吴远:“高教授,在这边。” 说着,吴远翻开胰腺体的右侧,果然在边缘处有一处病变组织。 高华江愣住了。 只不过那处病灶很小,颜色要浅一些。 不仔细看的话,难以察觉, 别说超声波了,就算吴远使用了关键锁定这种逆天神技,也不是那么容易看出来的。 可不要小看这类病灶。 这说前那一小块脏器组织,已经发炎了。 就这么放任不管,范围很快就会扩大,变得很严重。 这样的情况,当然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但前提条件是已经发现了。 现在在开腹的状态,当然是彻底切队,这样可以治标治本。 否则,会成为很大的隐患。 高华江:“好,进行切除cao作。” 吴远点了点头:“使用手术刀做了切除前的准备。” 这时,医学硕士进修班的九位学员都惊呆了,那么小的一块区域,居然也能发现? 周莹莹:“那种情况,用超声波和CT是看不到的。” 叶健伟看了一眼周莹莹,也有些不知所措。 这样的话,刚才他的结论就站不住脚了。 至少这一小块病灶,颜色太浅了,吴远是不可能通过病历和片子看清楚的。 真是邪了门了。 吴远这小子怎么就能看得这么准?这是怎么练出来的? 没道理啊! 也不怪叶健伟和周莹莹等人大惊小怪的。 他们都做过胰腺切除手术,知道在胰腺体上准确地找到病灶是很困难的。 就算是通过超声波和CT片子知道病灶的大概位置,也要找一阵子才能锁定准确的病变区域。 吴远倒好,找病灶找得干净利落,而且连最容易忽略的病变组织都找出来了。 这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方洋洋现在也顾不上嘲笑叶健伟了,紧握着双手,感觉越来越崇拜吴远了。 要知道方洋洋选择外科医生这条路,吴远的影响很大。 方洋洋感觉到现在的吴远,比在燕江大学附属医院的时候,又进步了,而且进步得还很明显。 方洋洋不禁在想,可能吴远才是真正的天才吧,比起市二院的天才外科医生赵同光还要更天才一些。 说话间,吴远已经将那一小块病变组织切下来了。 那些医科大学的学生们不禁发出了惊呼。 “哇塞,好薄的一层脏器组织!” “他是怎么做到的?感觉像是在切生鱼片!” “笨蛋,你懂什么,这可比生鱼片要薄多了!” “我在手术视频中,从没有看到过这种情况。” 吴远确实切得很薄。 因为这一块病变组织发炎并不严重,只是浅浅的一层。 为了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吴远才选择一种薄切手法。 这让高华江都叹为观止。 倒不是因为吴远的手法超过了他,而是没想到吴远的判断会如此准确,几乎没有切掉任何健康的组织。 是的,这台手术自始至终,吴远都做得很完美,没有切到健康的脏器组织。 当吴远进行完关腔,完成最后一步缝合的时候,那些医科大学的学生们不禁鼓起了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