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8章 近乎完美的起手式(求订阅!!) (第1/2页)
,开局签到:回到十年前当外科医生 吴志良和张丽萍都没去过南海市,甚至飞机也就坐过一两次,还真怕路上遇到什么麻烦没人给解决。 想来何春燕和她家那口子鲁柱生几乎年年去南海,应该对那边的情况很熟悉了。 于是张丽萍和何春燕商量好后,便让何春燕出机票钱,让吴远给他们两口子也一起订了票,乘坐上了同一趟航班飞往南海市。 燕江市去南海还是比较方便的,机场虽然不大,但是可以直飞过去。 从燕江去南海乘飞机最麻烦的就是值机、托运、安检这些流程。 如果不跟着个明白人,上了点年纪的还真有些麻烦。 从这个角度来看,何春燕和鲁柱生两口子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的,至少两家人很顺畅地就上了飞机。 经过大约四个半小时的飞行,飞机顺利降落了。 两家人又经历了下飞机,取行李的流程,搞得也挺手忙脚乱的。 取完了行李,四个人也没有马上就去出口,而是商量着怎么去南海市区。 何春燕提议:“咱们不这么多行李,好几个箱子,打一辆车肯定不够,要不打两辆?” 鲁柱生摆摆手:“两辆车不合适,咱们找一辆七座的大车,这样全都能放下。” 何春燕觉得深以为然。 这时,何春燕忽然想到了什么,便说:“对了,丽萍,你不是说你儿子在南海吗?能不能找辆车接一下咱们啊?” 吴志良抢先应道:“小博现在没在南海这边,说是有事儿去魔都了。” 何春燕“哦”了一声:“那还真是挺不巧的。” 也不知道是有意无意,何春燕的语气有点阴阳怪气的,这让张丽萍不怎么乐意。 吴志良:“没事儿,我来之前特意找人在网上查了查,记了几个做接机服务的司机电话,让他们找一辆大车过来接就行了。” 说着,吴志良就要掏手机打电话。 张丽萍赶紧跟吴志良说:“老吴,你先别急,小博早就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让我到了机场打电话,会有人过来接的。” 吴志良怔了怔:“小远给的?谁的电话?会不会太麻烦人家啊?” 张丽萍:“小远说没事儿,是他的朋友。” 吴志良有些犹豫,他这个人脸皮非常薄,最不想麻烦别人了。 何春燕:“那得让他找辆大车,要不然可能装不下这么多人和行李。” 张丽萍:“别着急,我得先打电话问问。” 说着,张丽萍拿出手机,把吴远事先发给她的手机号码,然后拨了过去。 张丽萍也不知道这是谁的手机号码,反正吴远让她联系,那说明关系就不错,可以信得过。 与此同时,吴志良和张丽萍远在帝都的儿子吴远,正在手术的准备过程中。 吴远上午来到帝医三院,然后就去了术前会议室。 这是沈飞尘昨天跟吴远交待的,让他今天上午就来这间术前会议室等待手术就行。 沈飞尘今天去外院开一个会,所以手术期间来不了。 吴远来到会议室,看到董念柔早就到了,正坐在一个座位上看病历, 吴远跟董念柔打了声招呼。 董念柔抬头看了一眼,说道:“吴医生,早上好。” 吴远看了一眼董念柔手中的病历,笑着问道:“挺用功啊,这是今天这位病人的病历吗?” 董念柔:“对,你要看吗?” 吴远“嗯”了一声,从桌上拿起病历翻了一下。 说实在的,胰腺炎手术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吴远的拿手好戏了,看不看病历都没有太大影响。 不过有一点还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病人的身份背景。 这可不是说病人有没有人脉,后台,或者是不是有钱人什么的,主要是性别、年龄等身体状况需要参考。 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年人的身体状况差别很大,能承受的手术强度当然也不尽相同了。 当然,如果顺利的话,吴远可以在四十分钟内将手术完成,已经可以将身体状况的差别影响缩减到最小了。 吴远看了看患者的个人信息。 男性,五十岁左右,从身高体重上来判断,身体非常肥胖。 这样的情况做手术还是有些难度的。 董念柔:“吴医生,这台手术还是挺关键的,咱们没有问题吧?” 董念柔颇有些担忧。 她虽然是一助,但是如果手术失败了,他也会担一部分责任的,至少会在履历上画上一笔。 这样的一笔,成功做十台小手术都抹不平。 吴远笑着说道:“外科手术从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说法。” 董念柔当然可以理解这句话。 吴远:“不过还好吧,这样的手术有难度,但只是胰腺手术,没有特别大的风险。” 董念柔:“对了,吴医生,你打算怎么做这台手术?腹腔镜?” 吴远摇了摇头:“腹腔镜不行,患者的病情不适合做腹腔镜手术。” 董念柔怔了怔:“为什么?” 吴远:“我仔细看了CT和超声波的片子,这位患者因为肥胖的关系,胰腺部分已经肥大不少,布满了脂肪,而且病灶很多,如果使用腹腔镜,因为手术视野比较狭窄,可能会有发现不了病灶。” 说到这里,吴远停顿了一下,又看了一眼病历,才继续说道:“如果没有把病灶切除干净,那等于这台手术没有成功,这样的身体条件和年龄,如果使用保守疗法,对身体的损伤会非常大。” 董念柔:“吴医生,你在燕江东城医院的普外科?” 吴远摇了摇头:“我是急诊科的医生。” 董念柔一听,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心也凉了半截。 额的天啊,急诊科和外科科室还是区别很大的! 普外科的外科医生大部分都只懂一些外科手术的皮毛而已。 胰腺炎手术当然也是可以做的,但是一旦有了难度,可能就会头疼了。 董念柔想不明白,什么沈飞尘会信任一个急诊科的外科医生? 就在这时,一个人走了进来。 那也是一个年轻医生,三十多岁,是个男的,名叫孔临东。 孔临东算是第二外科手术水平比较高的外科医生了,普外科的顶梁柱之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