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悟了就是悟了 (第1/1页)
一意小和尚有些担心自家的李宝师哥,在廊下找了个雨淋不着的地方坐下,看着院中的身影。 “习习谷风。” “维山崔嵬。” “无草不死。” “无木不萎。” 站在雨幕中闭着眼的李宝,嘴唇轻启。 这一刻,站在雨中,他感受到了雨水,感受到了风。 风吹着雨,亦吹着院外林中枝叶。 一片落叶被劲风吹起,刚好就拍在李宝的脸上。 至此他都没有睁眼,只是探出手来将脸上的树叶摘下握在手中,摩挲着树叶的纹理。 “无草不死。” “......” 雨继续下着。 坐在廊下的一意小和尚等得困极了合上了眼。 直到几个时辰后一阵秋风吹过,吹进他的袖口,这才让他打了一个冷颤清醒过来。 醒来的第一时间,一意就将视线朝院中看去。 院中的雨早已没了之前那般密集,只有稀稀疏疏的雨点落下。 李宝浑身上下都已被雨淋湿,湿润的布衣贴在身上。 见状的一意小和尚站了起来,碎步出了走廊,来到院中打量着自己的师兄。 “师兄,你没事吧?” “无草不死。” “无木不萎。” “无草不死。” “无木不萎。” “......” 一意小和尚并没有得到师兄李宝的回复,只是听到自己的师兄不停念叨着。 不会真魔怔了吧? 有些担心的一意想要摸一摸自己师兄的脸还有没有温度,于是抬起了手摸去。 就在他快要够到自己师兄脸庞之时,一双眼睛睁开了。 眼睫毛上挂着的雨滴落下,黑白分明的眼眸宛若浮着云雾。 云雾逐渐消散,眼眸清明如水井。 李宝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 他悟了。 原本被他锁在丹田内的气就这么松懈而去,在他浑身上下内徘徊。 在之前,急于感悟“海上升大陵”境界的他一直迫近浑身的力量挤在丹田内,秉承着《养力经》中的一个“聚”字。 但他完全忽略了《养力经》是“养”力。 自然而然。 再散再聚。 他的急于求成反而导致了自己的无法领悟这个“海上升大陵”的境界。 但这一次雨中站立了数个时辰,他感悟到了。 “无草不死。” “无木不萎。” 生命是循环的,而体内之力应同时循环的,求得是一个自然。 李宝感受着体内汹涌翻滚的力量,这些离开囚笼的力量在汹涌冲荡之后变得温和,逐渐开始缓缓流淌在体内。 这一次,这些力量自然地汇聚向了丹田。 力与气在丹田处凝聚成一片气海。 一片平静的气海逐渐晃动,在水纹波荡之间,一个小山间缓缓浮出水面,立于气海之上。 成了! 他李宝终于踏出了第一步,不日便能彻底感悟“海上升大陵”这个境界! “成了!师弟我成了!” 无可遏制的喜悦从李宝的脸上浮现,也不顾自己浑身上下都已湿透,直接抱住了身前的一意。 这酸爽! 一意小和尚的僧衣一下子就湿了一半,不过他也顾不上抱怨了。 “成了?” 一意虽未修习《养力经》入门,但是对《养力经》的内容还是有不少了解的。 亦是知晓自己的李宝师哥被困在了哪一境界。 海上升大陵。 “成了!师叔的习武天赋果然不可斗量,绝非我所能及,对了,方师叔呢?已经走了么?”李宝用剑眉下的明亮双眸打量着四周,发现院子内并没有一个人影。 难不成在他雨中感悟之中,师叔就已经离开了 “应该没呢,之前都看他们在屋子里。”一意小和尚摇了摇光秃秃的脑袋,晃下几滴落在他脑袋上的雨水,指了指屋内。 “好,我这就是找师叔。”李宝嘴带笑容,大步疾走进了屋内。 湿润的廊下,回荡着从里屋传来的声响。 “叫地主!” “我抢!” “抢地主!” “我还抢!” 走在廊下的李宝听出了这几个声音中有他的师父智深住持,他的两位师叔智浅僧官与方青,还有郭姑娘。 闻声后的李宝一喜,看来方师叔还未离开寺庙。 但在喜悦之余他又有些奇怪,这地主是什么情况? 难不成在他离开这段时间还有地主来了寺内,但为什么都在抢这个地主呢? 不明所以的李宝推开了屋门。 只见四个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没有茶水,没有点心。 只有一堆印上图像的麻纸。 在东京待了多年的李宝一眼就认出了这些麻纸做成的纸牌是叶子戏,但为什么玩叶子戏要喊“抢地主”他还是一头雾水。 但这些都不重要,很快就被李宝甩到了脑后。 激动的他大步向着方青迈去。 这举动让方青有点慌张,这次他的牌可是好多顺子,若是被针对就没得玩了。 以为李宝是来偷看他牌的方青立马把牌收了起来。 收完牌的他只见大步走来的李宝停在他面前,弯下腰对他行了一个大礼。 这大礼行的,方青只觉得无数的水珠子都李宝湿润润的身上甩了过来,甩在他脸上。 好家伙? 给我洗了个脸? 就在方青懵逼之时,李宝铿锵有力的声音响了起来。 “多谢方师叔赐教,令师侄我终于突破了被困多年的境界,方师叔在武道上的感悟真是非我所能及,多谢方师叔愿意赐教,日后有什么事情需要师侄我做的只管吩咐就行!” 这些话语中充斥着李宝的真情实感。 在此之前,他虽然认同方青成为了他的师叔,但他并不是特意在意。 他认方青为师叔,不过是因为智深住持认方青为师弟,他敬重智深住持为师亦父,不会驳智深住持的脸面,这才认方青师叔罢了。 但这一次之后就不是了。 方师叔虽然动起手来不是他的对手,但方师叔的境界高,而且完全无私地传授给他! 这等武功秘籍的感悟是何其的重要啊! 光看广大头就能知晓宋人对武术精髓的看重。 广大头家祖传三代相扑为生,却是父子相传,不教徒弟,宁愿一个徒弟不教,也不愿意泄露自己的相扑之术。 从中可见一斑。 可方师叔呢! 那是倾囊相授啊! 对方待他如师侄。 那他便待对方如师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