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极品老太太(6) (第1/1页)
老三媳妇不是个安生的性子,她这个婆婆这里有好处她就使劲讨好,现在要把东西扒拉出去她可不干了。 说着说着,她话锋竟然透露出对金玉兰工分低的不满,原本已经麻木,听之任之的老三顿时忍不了了。 “够了!你这个疯婆娘,不会说话就闭嘴!” 金玉兰身体不好她有很大责任,她谎称自己怀孕了,饿不得,拿了最大份的食物。 当时大家都只能勉强不饿死,她却无视别人的难受,只顾着自己。金玉兰就是为了孙儿一省再省,饿坏了身子。 大家都不是傻子,久而久之自然真相大白。可她早已把婆婆这个一家之主哄得团团转,把她当女儿疼,竟然也没太受惩罚。 整个家袁桂琴最没有资格指责她工分少。 徐青玉心里讽刺,金玉兰是有多眼瞎才被骗了几年,虽然后面醒悟了,之前把某人当成女儿疼可是货真价实的。 “我们家吃不饱了,你就回你家去吧,哪里吃得饱你去哪里,这个家不会强留你。” 装什么蒜?她袁家吃得饱?哥哥弟弟都饿得面黄肌瘦的,时常拉下脸向出嫁的姐妹借粮,十里八村谁不知道。 袁桂琴她meimei可羡慕自己的jiejie了,她每次回家都是人群的焦点,嫁得好就是她炫耀的资本。 袁桂琴看婆婆脸色严肃,目光冰冷,被吓着了,生怕被赶回娘家去。 “我……庆丰,我们走,日子没法过了。”袁桂琴已经是色厉内荏,妄想扯儿子做挡箭牌。 “你自己滚,把我老霍家的子孙放下,不然我去告你,你就蹲大狱去吧!” 袁桂琴把儿子放回椅子上,哭着跑回房了。 霍庆丰懵懵懂懂想哭,扁了扁嘴。徐青玉一只手把小朋友捞过来,喂了几口甜丝丝的红糖水,某人就什么烦恼都忘了,坐在奶奶腿上晃脚丫子。 袁桂琴在屋子坐了好久都没有人搭理她,大家好像忘了她这个人,只管自己吃饭。 她肚子也好饿,饭还没吃上几口呢。 有人敲了敲门,她以为是自己那没良心的丈夫来送饭了,脚步轻盈,麻利的开了门。 “今晚轮到你洗碗,别以为躲在屋里就不用干活了。”看着二嫂幸灾乐祸的样子,袁桂琴脸上的笑完全没了。 唐红梅看了场热闹就出门去了,今天吃得好倍儿精神,出去溜达溜达。 “光武……”袁桂琴喊侄子,无非是要人家帮她做事。 霍老二坐在院子里剔牙,乘着晚风好不凉快。“别去,女人有女人该干的事儿,我们霍家的男儿不兴干这个。” 霍光武抠了一片老树皮,头一次 扭过头假装听不到三婶的话,霍老二嘎嘎笑起来。 滴! 【反派黑化值-10,总值20】 徐青玉终于听到了等待已久的通报声,忍不住问道:“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刚刚吃包子他怎么没减。” 【是这样的,情绪复杂的时候我们不好认定,在情绪更激烈的时候才会有报告。】 徐青玉点点头表示理解,也就是说这小子现在很开心,感觉到无法言说的幸福,很强烈,所以一下子减了三分之一。 想着想着,她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定了定心,为了保存这份幸福,原男主一定要防好了,这家伙三观不正,偏偏还有天道气运加持,不知道世界意识是不是瞎。 洗了碗,袁桂琴干巴巴过来道歉。 “妈,对不起,大姑是霍家的一份子,血脉相连,我不应该防外人一样防着她。而且您很会管粮食,一定不会让我们挨饿的。” 徐青玉瞧着她的神情,竟然是真心的。 “我娘家人也对我很好,如果我没粮吃他们借也要给我借来。”天有些晚了,她脸上幸福神情却被看得真切。 哦……原来是被宠坏了的姑娘,怪不得嫁去别人家这么能闹腾。 突然想给她一个好脸色看,想到某人有三分颜色就要开染房的性格,急急转了话头。 “哦,知道了,你回去吧,我要睡了。”说完就合上了房门。 袁桂琴不知婆婆有没有原谅自己,垂头丧气的走了。 霍文章正整理被子,庆丰小朋友在上面滚来滚去。看到袁桂琴进来,说道:“没脑子非要说话,谁懂你几个意思。” “你是我男人你也不帮帮我……”袁桂琴又委屈上了。 “我帮你什么,帮你说我妈的不好?我妈还不够好吗,天底下找不出一个这样的来。” “我就是觉得霍光武很大了,可以去捡麦穗撒种子什么的,挣一两个工分,我又没说婆婆的坏话。” 霍文章气消了一半,除了谎报怀孕的事情,她其他时候还算有谱。 夫妻俩经常吵架,谁叫袁桂琴说话总是不清不楚的,后面说清楚就又和好了。 由此可见,霍光武真的是这个家的最底层,谁都能欺负他,或者对别人的欺负视而不见。 霍文章就从不欺负他,可好像觉得他做那么多事是应该的,因为他没有父母,总要比别人勤奋些,才讨人喜欢。 队长家的小儿子来找霍光武,霍光武就拿书本出去了,霍云霞对此很是不舍。 “你成天待在家里干嘛呀?真想自学成才不成?”黄柏泉脸有点圆,显然伙食不错。 “没有,我有时候去山上捡柴,有时候去田里送水……”黄柏泉却没兴致再听了,宝贝的摸过书的封面,转头走了。 霍光武苦笑,人家能借书给他已经很难得了,家里大人知道的话可能还不让借。 回到大房的屋子,一个人坐在桌前写字,把水当成墨,一笔一划的描摹,认真又细致。 其实他有一点孤独,因为弟弟meimei都在说笑,一片热闹,只有这里没有人声,安安静静的。 霍光武不知道他的命运很快就要转折了,还是一个好的转折。 一房之隔,徐青玉在数钱,一共十四块多,在村里几乎是首富一样的存在。 她得送孩子们去上学,总不能几代人就这样下来,天亮上工,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跟暑气前后脚到家,人都焉了。 学历高容易找得到工作,进厂也是非常吃香的,好多职位都是爸妈传给儿女,外人根本没有机会。 学费应该不贵吧,现在是扫盲时期,家境好一些的都可以上学,不过很多只上了两三年。 凭自家孩子的好学劲头,徐青玉相信他们能读到大学,这样学费就要好好存好,不能掉链子。 “对了,我有一个红包没领。”徐青玉立马呼叫红包助手,期待的准备开红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