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9章:逝者如斯夫 (第1/1页)
不多久,陈和平的心中疑惑就解开了:宿舍内,当然是不能允许饮酒的。那两个男同学,为避开值班老师的检查,就利用那两件外衣作掩护,把四瓶啤酒包在里面。 回到宿舍,几人见到冒着寒气的冰镇啤酒,都是欢喜万分。 拿来牙缸子、水杯、饭盒等物,大家倒上啤酒后,再把几粒青梅放入各自的盛酒物里。 小青梅立即沉入酒液中,身上现出一个个细小的透明气泡。 陈和平端起牙缸,对林弘毅说:“当今天下,英雄为谁?” 看着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林弘毅也正色回答:“无非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益州刘璋。” 其他几人,看着这二人的问答,也都饶有兴趣地笑看着。 陈和平摇摇头:“皆非。” 林弘毅忍住笑,摇头说:“你这样都不认可,难道是等着电闪雷鸣呢吗?” 陈和平没有防备林弘毅提前说出结果,一时接不上话。 旁边的人看着,都是哈哈大笑。 正在这时,有一个同学急匆匆地推开宿舍门:“别闹了,查宿舍的老师来了!” 哪里是查宿舍的老师来了,分明就是“电闪雷鸣”到了! 几人面前的各种器物中的啤酒实在太多,肯定来不及喝下去。 急中生智,大家连忙把这些牙缸、饭盒塞进了床底下。 再关上宿舍灯,大家迅速溜回床铺上。 林弘毅没有床铺,只好和一个同学挤在一起,大气也不敢出。 房门被轻轻地推开,查宿舍的老师拿着手电筒,向屋里照了一圈后。见几人都是安稳地睡着了,他很满意地点点头,再轻轻地带上房门后,就再去接着检查其他宿舍。 等到外面的动静消失了,这间宿舍,再次活跃起来。 也不敢开灯,几人从床底下拿出牙缸、饭盒后。 也不敢大声说笑了,几人只好接着窗外的月光,面色庄重地举起手中的器物,大口喝了起来。 “隆重”地喝完之后,林弘毅悄悄地推开屋门,闪身出去后,转回自己的宿舍。 天亮后,脱离了家长严厉管教的学生们,身子仿佛粘在了床铺上,眼睛更像是涂了胶水,睁不开了。 林弘毅连声催促之下,同宿舍的同学们才带着十万个不乐意,发着天南地北各种口音的埋怨声,把身子和床铺分开。 进入教室,别说前世经历过大学学习生活的林弘毅不再觉得新鲜,就是身边的新生们,也对重新坐在课桌边,感到心底里那份久违的紧张感。 这紧张感,伴随着大家,从小学四五年级,就已经开始。进入到六年级后,更是每天被老师、家长,以各种话语、各种方式,进行“谆谆教导”般的教育。 这还只是“开胃小菜”。初一学年和初二上半学年结束后,这紧张感立即增强了不止十倍。 更加痛苦的初三到来了。面临初中升高中的激烈竞争,老师、家长,都怒目圆睁地,告诫着大家:人生第一个关卡,也是最重要的关卡,到来了! 凭借着天分,或者是努力,或者是侥幸,大家通过“血拼”一般的竞争,进入了高中。 高一只是快活了半学年,紧张感再次降临――比初中时,又增强了十倍不止。 有资格参加高考的,的确有的同学还没考试,就已精神崩溃。 再就是接到高考成绩,又是紧张万分之余,或悲或喜。 最终收到某高校录取通知书的,都是把提了十来年的心,“放”回了肚里合适的位置。 那份紧张感,此时的同学们不想再重温。但不想,并不代表着不能,实际上也不可能不接受继续的学业。 持续学习,完成学业,大家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得到较好的工作机会。 这是抛开伟大理想和人生各个目标之后的,最为现实的想法。 当然,还要伴随着早自习、晚自习、图书馆,甚至学校校园内小公园里的背诵。 不如此,未来的理想都是空谈,未来的人生之路,将会更加艰难。 另外,不如此的话,大家更觉得心中不安。 毕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般“拼杀”过来的学生们,知道自己此时坐在这间大学教室里,凭借的不仅是自身的努力,还有落榜的其他同学的失误。 甚至,还有冥冥中的一份幸运。 下课后,同学们都觉得身心疲惫不已:刚参加了军训,紧接着就又是紧张的学业安排。 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一边说着现在失落的心情,一边说着高考遇到的情景。 林弘毅静静地听着同学们的话,不时发出慨叹。 其中一名同学的话,给他带来的震撼最为强大。 ――一名高考落选的同学,既没有吵闹,也没有哭泣。 他的高考成绩相差得太多,不会被大专院校录取了。 他默默地在人群中呆站许久,就转身挤了出去。 走着,走着,他加快了脚步,再从小跑转为奔跑。 其他同学担心他出事,连忙跟在后面追赶。 这名同学最终跑到了一处河堤上,站在那里不动身了。 其他同学小心地靠拢过去,正要开口解劝,这位同学就连声嘟囔着什么。 同学们走近后,静听这位看起来神情没有落寞,只有慷慨悲壮的同学,对着滚滚的河水,用平缓的语气说着:“逝者如斯夫,逝者如斯夫。” 当即,大家就一起哭泣起来……。 林弘毅听着,不禁也觉得眼眶湿润。 这么年轻的学生,说起来刚刚进入所谓的青年,实际上身心都还是少年的状态。 这少年临大河而立,喃喃地对滔滔河水,说出经历人世几十年的,孔老夫子的慨叹。 的确是悲壮,更多的是悲凉――在这个少年本应开心地,面对悄然而至的,壮美青春的时候。 林弘毅沉默许久,心中对那位同学的经历感慨不已。 许久,他看着几位同学说:“高考不是唯一出路。以后的大学校门,会敞开得越来越大。但是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农转非’的户口;不是为了挤进京城、沪市等大城市,得到‘铁饭碗’的工作;更不是凭借大学生的身份,找到漂亮女孩做对象。” 一名同学苦笑着摇摇头:“那就是赶上‘出国热’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