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3章 黄台吉的老战术突明军左右两翼 (第2/2页)
养并且苦练的成绩,终于在这一刻体现了出来,一个个在肚子得以足够填饱的状况之下,发挥出了最好的状态,如一根根钉子般楔定在脚下的土地里。 眼看着传说里彪悍野蛮的女真骑兵越来越近,披甲奴和女真骑兵那丑陋而又野蛮的脸也越来越近,对方兵器的反光无意间划过双眼。 然而这群经过了千挑万选的士卒,没有一丝的慌乱,沉稳得就像已经战死了。 “背靠城墙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 要把握好这一点,是很难很难的,但是显然,重真做到了。 除了充当敌人冲锋和冷箭对象的袁十三外,其余重真身边的悍将悍卒,全都带着各自训练出来的士卒,来到了这支出城作战的军队最前沿,或中间,或后盾。 他们犹如高楼大厦里的钢筋水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谷正是因此,正是这种同甘同苦,才让这支貌似是七拼八凑起来的军队,方一出现在战场之上,就如同钢浇铁铸一般。 摄政皇就在战阵之中!天启吾皇就在城内默默关注! 百姓、家人,都在城内默默地等待着此战的结果! 退?还往哪里退?又有啥好退的? 横竖,不过战死而已! 信王殿下早就说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战吧!战吧!沉默地咆哮出来,战死了也随他吧! 所有的士卒、将领,全都紧握武器,就等那一声号令。 “殿下!”作为身边仅存的几员大将之一,周遇吉看向重真。 重真默默关注着战场上的急遽变化,点点头道:“开始吧,不过得先悠着点儿,可别把犹斗的困兽给吓跑了。” “诺!”周遇吉立正、行礼,然后转身大踏步离去,去往他的阵地——炮营。 八旗步卒驱赶着披甲奴,距离明军步卒大概也就只剩下一箭半之地了。 后边是如狼似虎的,正将冲刺的速度提到了极致的各色骑兵。 就在这时,城头忽然一通炮响! 轰! 就是那红夷大炮的咆哮,口径极大,噪声极大,很是具有震撼作用。 唯一的不足,大概也就是比较短了。嗯,不是炮管的长度,而是射程。 这一发炮弹砸在了两军之间的泥土里,将被雪水浸润了多日的土地,砸出了一个小坑,然后犁出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站在远处高坡上的黄台吉,差点儿便要耻笑出声。 只因为,自从宁锦之战失败后,他就一直在寻找避免炮轰的办法。 最好的办法,无疑便是拉开阵型,甚至把明军拉到大炮的射程之外打。 如今一看,果不其然,明军最大的凭仗果然仍旧只是这些进口的大炮。 黄台吉求胜心切,再不犹疑,高举黄金战刀,发布了全军总攻的军令。 好不容易把苟在城里的明军引到了城外,若是不能全歼,便会永远失去机会。 伟大的天聪汗,再也等待不下去啦。 八色旌旗疯狂地舞动起来,就算无风,也猎猎作响。 也就是在这时,一连串的炮响,从城外明军的阵地里,继而连三地传了出来。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很有节奏感的炮响,就像炮手们根据指挥官的指令,有条不紊地开炮那样。 这些大炮的样式口径吨位样式,均与原先的虎蹲炮很像。 唯有重真知晓,这些小家伙已无限接近于后世近代的迫击炮。 只要配给优秀的炮手、充分的炮弹,那射速,那覆盖率…… 唯一的不足,大概也只有尚未使用开花弹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周遇吉所率领的炮营位列军阵左右,一营由其亲自率领。 另一营,由成长起来的彭簪所率领。 还有一营,由与彭簪其名的罗立所率,布阵于中军之后。 这些炮弹,就是由他的后炮营所怒发出来的,俗称马后炮。 骑马站在高坡上的黄台吉,通过尚可喜三人获得了一支单边望远镜,很快就发现了这一幕,同时也发现了被遮掩得很好的左右炮营。 按照以往的作战方式,这个时候就必须派遣骑兵去突击明军两翼。 并且,派遣一队轻骑绕到明军军阵的后边,进行突袭。 但是这一次,明军背城列阵,城门紧闭,城头炮口林立。 “传令,正蓝镶蓝两旗白甲骑兵,往明军左右两翼突袭!” “喳!” 黄台吉当机立断,将两队千人骑兵派遣了上去,放弃绕后,只突左右。 老战术了!建奴驾轻就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