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君王后:稷下学宫的大门,永远为先生敞开 (第2/2页)
括小儿,汝母婢也!” “明明是邹衍老匹夫不学无术,还不让人说了?为甚要禁老夫的言!” 说着,剧辛撸起袖子冲上前就想要打爆赵括的狗头。 赵括连忙躲到王翦身后。 王翦瞬间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大笑道:“哈哈哈,赵括兄弟,别躲啊,放心,死不了……来来来,剧辛老将军,我抓住赵括了,使劲打,往这打,对,对,哈哈哈!” 君王后捂嘴轻笑:“邹先生,莫要被那几个傻子影响,您继续说。” 邹衍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关于非公子的问题,老夫确实不方便解释,不过老夫可以确定,此推算即便有误差,误差也极小。” “轩辕黄帝的诞辰为三月初三,十五岁便无所不通,二十岁即位,因此黄帝纪年用的便是轩辕黄帝二十岁至今的推算方式。” 魏无忌等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君王后关切道:“对了,邹子,您如今在何处?” “唉,老夫已被燕王驱逐出境,现在不过四处走走……遭此变故,已无心仕途,准备效仿孔圣游历七国,散散心。”邹衍叹了一口气,说道。 君王后诚恳说道:“邹子莫要自哀,稷下学宫的大门,永远为先生敞开!” 君王后还记得,邹衍价值八十八文化积分呢! 燕国不识好歹,把邹衍驱逐,一时间沦为七国笑柄,她可不会。 听见君王后这么说,邹衍眼前一亮。 邹衍的一生还是十分颠沛流离的。 他出生在齐国,曾经侍奉齐王,后来被燕昭王礼贤下士,奉为老师,又后来燕军破齐,母国被破,邹衍说不伤心是假的。 实际上齐国才真正是邹衍的故土。 更别说燕昭王死后,继任的几代燕王都是什么玩意,邹衍这些年在燕国呆的根本不如意,早就想回稷下学宫了,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欸,邹子莫要只想着回齐国,我大魏亦是如此!”魏无忌笑着说道。 “哈哈哈,邹先生,别听他们的,我大楚地大物博,才最适合你这样的大才之士!”黄歇大笑说道。 一时间,众人皆向其抛出了橄榄枝。 邹衍感动的热泪盈眶。 战国时期,七国之间虽说天天打来打去,但骨子里还是有很强的认同感,只是地域不同,各事其主罢了。 例如秦国的商鞅、吕不韦,他们原先都是卫国人。 比如春秋时期的兵家大成者吴起,先是在魏国效力,后又在楚国变法。 再比如秦孝公时期的大良造穰候魏冉,保举白起为将,帮助秦国攻打楚国,而后在晚年又合纵六国攻秦。 虽然今天赵打秦,明天秦攻魏,但总的来说,关起门来七国都是自家人,也就是因为争夺利益,土地兼并,才会不断内斗,假如真要有外族入侵,看还斗不斗? 兄弟睨于墙而外御欺辱,这不是说说的。 只不过这个时候外族也没那个本事打进来。 看见黄歇、君王后等人都似有所悟,其乐融融的表情,王翦更难受了。 你们到底在传音些什么?带我一起啊! 【大秦都尉王翦,申请加入六国抗秦联盟。】 手指在屏幕上按下,不一会儿,王翦的脑仁传来一阵熟悉的针扎刺痛。 紧接着,一道信息传来。 【大赵马服子赵括,拒绝了你的申请,并将你拉入本群黑名单!】 王翦一愣。 黑名单? 回过神来的王翦,气得要死:“赵括小儿,我星星你个星星!” 还好,仙人并没有厚此薄彼。 一阵冰冷的机械语音,在答题空间中回荡。 【《黄帝历》,华夏传统历法,相传历法元年始于黄帝登基之日起。黄帝纪年影响深远,农历、道教历法均始于黄帝纪年为元年,为华夏传统历法开始之年,计算方法为“黄帝纪年=公元纪年 2697年”。】 【公元纪年,一种源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以西方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耶稣降生的年份为起点,由于这种纪年简便而统一,给历史记述带来了极大地方便,因而在后世被华夏及各国广泛采纳。】 七国众人听见仙人这么说,纷纷表示不解。 “黄帝纪年好理解,可这公元纪年,耶稣,乃何方神圣?” “仙人还说,这公元纪年竟然被后世广泛采纳,某不服,甚救世主,比我华夏的轩辕黄帝降世晚了两千六百多年,也配叫做救世主?” “说的不错,华夏就应该用黄帝纪年,用甚鸟西方的西元!” 一时间,七国中无论是黔首黎民,还是王胄贵族,都觉得仙人说的不好。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