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人不寐(三) (第1/2页)
儒家的盛世。 却是百姓的地狱,这一点是没有办法调和的。 毕竟整个天下的财富都是有数的,儒生们在占得多了,自然百姓们占得就少。 于是只能用一些愚弄人心的手段,别让那些百姓发现他们的目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些愚弄人心的手段,就连他们自己都给骗过去了。 都说最高明的骗术,就是连自己都骗。 想来是有些道理的。 张慎言的话不是危言耸听,能听的明白的人也大有人在,可你叫不醒一群装睡的人,这才是根本性的问题。 现在雍州和冀州两地也已渐渐地繁华起来了。 商人们总是能够找到赚钱的门路。 曾经受限于南京一伙大臣们的压力,不得不放弃绝大的利润,现在却是真的忍不住了。 以马士英为首的那些人,都看到了那两州能够发话起来的办法。 可轮到他们自己做的时候,却总觉得差点什么。 连续失败了好几次,张慎言才毫不留情的揭开了失败的神秘面纱,不过是吏治清明,仅此而已。 “咱们还是说点别的吧,我觉得皇上现在是在中庸武人,建奴对辽东的压力一直都在,若是解决掉建奴,是不是整个朝廷的局势,就会倒向咱们文人?” 马士英此时作为南京的内阁首辅,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飞鸟尽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从来都是这样子,早知道咱们就应该让袁崇焕把建奴给灭了,要不然何至于此。” 阮大铖有开始活跃了起来,不过说的话明显就没有过了脑子。 “呵呵,说的好听,当时多少朝廷大员可就指着辽东那块地过日子呢,你们谁敢提这个办法,就别想着在朝堂上混。” 阮大铖以进士居官后,先依东林党,后依魏忠贤,现在魏忠贤也死了,南京朝廷就看他不顺眼的多了。 墙头草一般,可没有多少人喜欢。 虽然在座的这些人,也都一个德行。 可人从来都是宽于己,而严与人的,所以才有那么多挑毛病的人存在,以此来确定自己的高尚。 实际上谁不知道谁。 只看那一人拿到的权利更大而已。 阮大铖立刻闭嘴,自家事自家最清楚,现在辽东已经在崇祯的控制之下了,自然可以堂而皇之的拿出来说事。 在以前可不敢乱嚷嚷。 一群人。 一群聪明的人。 会议已经开了不知多少次,可每一次都是无疾而终,没有人能够拿出一个切实的办法,解决他们所处的困境。 就仿佛一条被渔网网住的鱼,除了拼命的挣扎,刮掉身上的几块鳞片,就再也没有了还手之力,只等着撒网的人收网。 随着商人们大着胆子涌入西安府之后。 西安府的治安,就迅速恶化。 在以前的官员可是能压下来就压下来,此时的张鹤鸣也是如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他执政一方的政绩。 可他想这么办,底下的那些忙碌的捕快们可不愿意。 都是从农家出来的苦哈哈,凭什么让那些商人们欺负? 有钱了不起啊。 或许别的地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雍州不行。 这是皇上离开西安府的时候说的。 到现在他们巡捕司的大堂中,还歪歪扭扭的写着这么一句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眼睛过得去了,良心过不去。 很朴实,让人一听就能懂。 于是西安府的司长王承宪,本是一名小小的游击队率,只因在剿灭反贼的时候,立有战功,且为人聪慧大胆,有勇有谋,被洪承畴推荐转业为西安府的巡捕司司长。 和他同一县城的王士杰,也是守城有功,现在已经是临潼县的知县了。 等到王承宪写好奏章,让邮驿司的人给送往京城的时候,张鹤鸣气的鼻子都差一点歪了。 西安府的税收,一天一个台阶,都快要赶上往年的好几倍了。 好好的政绩,就这么让人给毁了,心里能舒服了才怪。 若不是他没办法明着下手,早就想要换人了。 实际上就是看着这么大的利益,他也想分一杯羹,却总是在周围有若有若无的人在盯着。 没办法之下,他也只能把西安府发生的大小事务,全部写成奏疏,也发了出去。 李长庚收到的奏疏是两封。 给崇祯看得也是两封。 即便是已经和卢象升一起提前离开了京师,正在往西安府赶路的李长庚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当时崇祯看到奏疏的时候,杀人的心思都有了。 “看来许多儒生的老毛病是改不掉了,原本朕还想着,有些人能用就用,可狗改不了吃屎,这有什么办法?” 崇祯虽然是在问他,可潜在的意思就是去了就赶快换人。 要是张鹤鸣继续待在那个位置上,很难说晚节是不是能够保住。 诱惑无处不在,若不是他的监督体系还很健康,这一次真的要出大问题。 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誉,很可能就一次全部葬送掉。 变法才刚刚开始啊。 幺蛾子就出来,还不赶紧打掉,就有可能被人效仿,一烂就是一群人。 本就捉襟见肘的官员,瞬间就没了。 “皇上真是有先见之明,路修好了,走起来就是快。” 大半年的时间,从两头开始修路,已经完成了好几个段落,也给当地的县城注入了一层新鲜的活力。 只是有些地方地势险要,路并不好修从而暂时搁置。 卢象升这一次没有骑马,四轮马车现在已经是他们的标配了,一车不但能够装更多的货物,也能拉走更多的人。 爬起来飞快不说,还很稳当,也更加节省马力。 五千士兵五十辆大车出行,换着乘坐速度真的很快。 现在从皇太极手中缴获的战马可是很多的,要是在以前,可没有办法组织这么大的车队。 奢侈啊。 “就是修的太宽阔了一些,中间还弄了一排低矮小树,简直是在浪费。” 李长庚觉得皇上口中的绿化,除了好看,没有任何作用。 “四丈宽,按理说是够了,可以后要是运输火炮,也不过是刚刚好,没你说的那么不堪,修路不但要为民生着想,也要为军事着想。” 卢象升说着崇祯说过的话,把李长庚噎的不轻,这句话他也听说过,刚才只是担心西安府的张鹤鸣胡来,有所担心,说话的时候也就没有过脑子。 “你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