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将军白发征夫泪(六) (第2/2页)
前他一直都是关注民生。 此时他才能够知道,打败皇太极骑兵的队伍,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整齐的步伐,严明的纪律,公正的赏罚。 他想不出这样的队伍,到底在这个世界上,谁能打的败。 “又是一支戚家军吗?只是希望不要像戚家军一样面对艰苦的命运。” 苏茂相是知道戚家军,到底为什么没了的。 朝廷的党争,真的是没下限的一种干法。 他也是文人,对于那些阴私手段,也大多都听闻过,在以前他觉得文人统领武人,没什么不对。 可现在他不这么想了。 实在是经历的多了,那些口中喊着的口号,心里也不再相信了。 毕竟掰开来看,追根究底,也不过是为了利益罢了,只是文人知道如何包装自己,而武人却没有多少这种花花肠子,所以才输的一败涂地。 “戚家军?后生难道还不知道,现在已经没有那一家的军队了,全部都是大明的军队,不过刚刚过去的那一只军队,就是冀州军队。” 一名上了年纪的老者,刚好经过,听到了苏茂相的自言自语。 也不知道这名老人,年纪已经这么大了,耳朵为什么还是这么好使。 “还请老丈告知一二。” 苏茂相现在也已放下了所有的官架子,在崇祯的新政之下,这种官架子一点用处都没有。 “嘿嘿,看你是咱们的父母官,老夫才多嘴这么一说的,若是说给旁人听,那可是泄露机密的大罪。” 老人也不是不知道这种话,不能乱说,而是早就认出了苏茂相是谁。 苏茂相一阵莞尔,他还是第一次受到这种被人看得起的待遇。 以前他也做官,可看的起他的人,无不都是冲着他的官位来的,能够说出一些真心话估计一个都没有。 “我儿子在里面可是什长,知道什长是什么吗?那可是官啊,只要转业道地方上,最少就是一线的巡捕司司长,只可惜我那儿子太犟,总想着再哪一点军功,升到尉长就好了。” 老人炫耀着自己的儿子,满脸的都是自豪。 苏茂相则是沉默的听着,并不插言,只是心中却在想着,原来都畏惧的当兵,从什么时候,风向就变了? 对于军队上的事情,他没有多了解过,张存孟偶尔也会说起一些,可他忙的哪有时间了解别的。 若不是这一次军队出行的动静很大。 到现在他还在处理公文呢。 老人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可说来说去,他也不知道多少,反正就是做老子的,看见儿子出息了,总想着然更多的人知道。 脸上有光不说,走出去,也能让人高看一眼。 队伍行进的速度很快。 在蓟通两地修路的人也很多,许多地方够已经贯通了,所以就连后勤队伍都能赶着马车速度飞快的前行。 ** 另一边。 袁崇焕的队伍到底行走的速度不够快,受了后勤的拖累。 三天时间走出的行程,还不如晁刚带着的队伍走的多。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皮岛的消息还没有传出去。 崇祯就已经接到了快马加鞭送来的辽东最新情报。 在西安府衙门中,崇祯发脾气,也是因为此事。 “好你个袁崇焕,我兄长从未曾亏待过你,朕也从未曾亏待过你,你就是这么对待朕的,这么对待大明和所有的大明子民的?” 崇祯这个气啊,他还想着在过一段时间,把青州也纳入编发之中的,现在全被袁崇焕的这种自私行为毁了。 若不是他让晁刚加紧练兵,想要对着西边吐鲁番,看能不能弄到一片种棉花的地方。 说不得现在只能放弃关外紧守山海关了。 “袁崇焕想要自保是吧,想要拿到更大的筹码是吧,朕现在就绝了他的后路,去给我把袁崇焕的家人全部弄去修路,咱们不杀人,只要他们一家人能够赎罪。” 崇祯到底是没有杀人,他不想开这种杀人的头。 他自己认为自己能够忍住杀戮,可不觉得以后他的儿子们上台之后,能不能忍得住。 若是杀人能够解决问题的话,那就不是问题。 很快就有人出去办这件事情。 屋子里的参谋们也没有闲着,他们的猜测都是晁刚少将军前去支援,孙传庭少将军紧守山海关,最后就是洪承畴少将军的队伍了。 可推演的这些,都是基于这些人能够识大体,能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前提下才成的。 只要有一个人,固执的必须要军令或者虎符。 那么就绝对不会成功。 李长庚瞧见崇祯火气很大,还以为这次要杀人了。 没想到还是没有大开杀戒,这让他的心里安稳了许多,毕竟谁也不远以自己的顶头上司,是一个喜欢杀人的人。 “皇上,辽东的事情,现在是几位少将军的事情,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管理好后方,只要嫩够源源不断的提供后勤保障,建奴就不足为患。” 李长庚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当然这些话是在火枪这种强大的武器支撑下,才能理直气壮的说的出口的。 “还是要征兵,现在我不但不信那些文官们了,就连那些武官我也一个不信。” 崇祯曾经好抱着武官受累了之类的想法,可这一次他看到的是什么? 若只是只看历史,他还以为只要历史上的崇祯,不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话,及时撤退道南京,大明还有的救。 真正身处历史的洪流当中,才能够明白,大明是真的没救了。 此时的崇祯,能够想到历史中的崇祯当时是有多么绝望。 好在他运气还不错,抓住了第一次朝堂上那些大臣们的大意,来了一次大换血,然后又借着西安府糜烂,跑了出来。 而当时的西安一带,已经被反贼给祸害了差不多,算是一张白纸,全部被染黑了,只需要一支白笔,就能写出字画出来。 虽然当时的做法是卑鄙了一些,可效果也是好的出奇。 他有了一支自己的队伍,要不然真以为就凭王冲的哪一点火枪兵,就能让满朝大臣们束手就擒? 不过是遥相呼应,两相忌惮。 要不是建奴忽然入关,让军队再次控制了京师,最后又换了一批人,后面的事情或许很难办。 若是在修路的韩爌他们知道崇祯的想法,绝对会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 本来等等就能有转机的事情,却被他们硬生生的弄成了类似造反的那种地步,也是没谁了。 李长庚和卢象升听到这话,暗中对视一眼,都从双方的眼中看出,大明不但文官要变天,就是武官也未能幸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