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九章到达(一) (第2/2页)
慧并不别人差,只是缺少了一点运气罢了。 现在他的封地朝-鲜,也被他治理的蒸蒸日上,封地中的臣民,谁不说他英明神武? 相比起自己的这位大哥,虽然权势很大,可想要在父皇建立起的制度上,做出一点修改,可真的不是很容易。 弄不好,大明现在的盛世,就会戛然而止。 成为历史上的一个笑话。 不过,要是换成他是大明皇帝的话,绝对不会在意别人的笑话。 没见到,崇祯在位的时候,都有时候悄悄的让人给买一些关于自己的话本去看吗? 在更多的时候,还会和旁人讨论一下书中的剧情。 朱慈焕有不同的见解。 他在南越的治理,也是有目共睹,还因为张嫣的存在,许多时候,翻过十万大山和大明交易,能够拿到不少的好处。 不然,封地发展的绝对没有这么快。 南越不缺少资源,缺少的只是技术和知识。 朱慈炯的位置很微妙。 从海上前往福建,速度可要比南越到达大明更近。 知道的许多内情,也就更加的清楚。 还因为他的封地上,已经有不少人放弃了大明的一起,成为了他封地上的子民。 而这当中的原因,就是朱慈烺又把曾经逐出朝堂的儒生们,拉回了朝堂之上。 这一点朱慈炤很有发言权。 当年他的封地杠杆刚建立起来,需要更多的人才治理,于是很多在大明郁郁不得志的儒生们,就觉得那是一个好去处。 那时在一开始,可是把整个封地折腾的不轻。 若不是吴阿衡作为封地上的内阁首辅,还有韩枫将军领兵在侧,用非常手段换了一遍。 或许现在的朝-鲜,已经不是他朱慈炤的朝-鲜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应该是早夭的坤仪公主朱翠微。 现实也是南掌国的国主。 她的封地上,学佛的人很多,到处都是寺庙,本来想的是从大明找一点人才,多建设一点书院。 结果把他气得够呛。 多难听的话都敢说,办起事情来,一件都不成, 你说一群儒生们,好好的传播儒学不好吗? 到了最后,反正是和当地的一些和尚们,走到了一起,每天不是谈玄辩法,就是说一些揭语。 用崇祯的话来说,就是心灵鸡汤。 弄得她不得不最后,把这些人都扫地出门。 一群说着敬鬼神而远之的人,却是最相信鬼神,也是没谁了。 至于浩然正气? 对不起,他们似乎没有学会的。 另一位在很小的时候,被封为长平公主的朱媺娖,也被那些儒生们恶心过。 两人的封地,都是连着一起的。 而且都和云南的边境接界。 想不遇到都不可能。 朱慈焕和朱慈灿有看到两位jiejie,在他们面前嘚瑟,心中就是一阵尴尬。 他们两位皇子的封地,都没有两位公主的大。 说出去都有些丢人。 当时自己的母亲,为了给自己争取一点封地,可是使尽了手段。 谁能想到,后来得到的,要比最先得到的要好的多。 不过,在两人想到这里,对视了一眼,就看向了一直都没怎么说话的,最小的一位弟弟。 一旁低调的,都想要别人一点都注意不到他的朱慈烟无语的看了看这些哥哥jiejie们。 他可是知道,当年扶桑的那块封地。 只是他的运气好,才轮到他的。 不知当时引起了多少皇子皇女的窥视。 朱慈烟的低调,让其他的兄弟姐妹们,都是一阵无语。 在朱慈炤说出这句话之后。 就不再想要说话了。 这世上,有人勤奋,有人聪慧,可都比不过幸运的人。 无可奈何啊。 上有大哥朱慈烺,坐上的大明的皇位。 下有小弟朱慈烟,也得到了一个地盘很大的封地。 这都是命,求不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