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九章人才(一) (第2/2页)
群中,有两个熟悉的身影。 原以为,到了这块地方,她只能有崇祯一个熟悉的人了。 在船上的时候,崇祯就已经说了高桂英和柳如是现在的身份,可在见了面之后。 瞬间就忘得一干二净。 高桂英的记忆不差,再说陈畹芳也没有多少变化。 只能说,当年给崇祯送女人的那一伙人,眼光真的毒辣。 高桂英一把拉住陈畹芳的小手,看也没有看崇祯一眼,转身就走。 同时心中暗道:原以为一个人来,没想到还带了一个美人,男人··呵呵。 崇祯无语,怎么到那个地方,女人的做派都差不多。 不过,还好,柳如是还在。 正当崇祯上前,想要和柳如是说几句路途上的见闻时,就见到柳如是也是转身和高桂英他们走了。 就留下了崇祯一人,尴尬的站立当场。 随同而来的一些大顺的臣子们却是不敢给崇祯任何摆谱。 很快就分成两两拨人。 一波人向着高桂英她们追了上去,另一拨人就留了下来,等着陪同崇祯进城。 崇祯故作豪爽的一挥手,也跟在后面走了出去。 此刻几个女人或许正在气头上。 只要晚上自己努力一点,这点事情都不大。 反正他这个太上皇,现在也没有啥威严。 而在崇祯,再次到达大顺的时候,正是崇祯二十八年。 若是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一年也是明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二年。 只是现在,明朝依旧存在,而清早就没了。 不但如此,在崇祯离开大明之前,了解到的一些消息中得知,原本五十 多万满人,现在因为各种各样劳动需求。 消耗的已经不足二十万了。 比那个蒙古人,还要凄惨的多。 四月份,从荷兰传回来了一个消息,按照时间来算,应该是三月份的事实。 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发现土星的卫星。 知识的传播到了大顺,已经引起了大顺不少人的关注。 实际上,在崇祯来到澳洲后不久,就有更多的大明船只,来往于这一条航线,不但带来了大明的人才,更有不少人真的打算在这里定居。 而人才的多寡,也就让高岩,有了更多的选择,来完善自己的大顺。 学校的建立,道院的建立。 还有对天文历法的计算工作。 崇祯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经常去学校,看一些从别的国家传来的各种知识。 克里斯蒂安·惠这个人,崇祯的脑海中是没有多少印象的。 毕竟,他记得的几个公式,几个化学方程式,都没有这个人的身影出现在当中。 可在接到这一份消息之后,认真的查了一下,才恍然发现。 外国的人才可真的是多啊。 惠更斯在十三岁的时候,就能自制一台车床。 在同一时间段,即便是崇祯,已经改变了大明的一切,也提升了大明的科研水平以及技术储备。 可也没有挺旁人说起。 有谁自己在这个年纪,就动手自制了一台车床。 崇祯不由的有些担心,在离开了他留下的一些科研方向之后,已经白揠苗助长起来的道院,还能不能够长久的走下去? 正在崇祯疑惑的时候。 他就接到了从荷兰送来的两件东西,据说是花高价钱,才买到的。 在崇祯看过之后,就发现其中有一种东西,和大明的望远镜很相似,尽管其中的做工还略显粗燥。 可另外一种东西,就让崇祯很震惊了。 因为,那是一个显微镜。 崇祯心中突然有了一种冲动,想要回到大明,好好的把道院的那些人,拉出来臭骂一顿。 玻璃他已经让人弄出来了。 镜子也是在他的指导下做出来的,就是所谓的望远镜也是如此。 凸透镜,凹凸镜这些也做出来了。 可比较神奇的就是,居然没有人做的出来显微镜。 崇祯也是忘了这件事。 不然肯定是会让人做出来,好好的让所有人看看,微观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一回事。 崇祯的脸上阴晴不定。 随后对着刚刚赶回来的高岩吩咐道。 语气生硬,一点都没有曾经的那种好说话。 偏偏高岩是一点顶嘴的意思都没有,乖乖的照做了。 这是事后,高岩在私下里对着李过说的。 而李过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话都没有多说。 还是眼神中的赞赏,表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