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范相公中举 (第1/1页)
范修,今年已经七十有二的高龄。 作为一介书生,他也算活的比较久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 范修二十五岁考中秀才,之后又继续考了四十五年举人,参加乡试十五次,次次落榜。 这平阳城都快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尽管过了年龄,但老人家倔的很,每次乡试开考,还会赶来这平阳城凑热闹。 看着那些朝气蓬勃赶考的学子,他似乎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津,一朝高中举人门庭若市。 考取功名,成了无数读书人唯一的目标。 为之奋斗,为之头悬梁,锥刺股,为之疯魔。 范修始终是放不下,即便垂垂老矣,命不久矣。 即便一只脚都踏进棺材板里,他还是期盼有高中举人,出人头地的一天。 开窗见残花, 夏日无新芽。 平阳五十载, 蹉跎生白发。 不经他人苦,又怎么真正理解别人心中的悲伤呢。 这首诗虽然简单,却很好表达出了范修对自己一生的感叹。 这时候,王大力才算略微理解范修心中的苦闷。 人生在世几十年,时也命也谁都说不清。 有的人就是运气好,坐在风口,一飞冲天。 有的人辛苦拼搏半辈子,还是只能在最底层默默的负重前行。 找谁说理去。 找不到呀,气运这事,老天爷都管不了。 王大力也不禁想起了自己前生。 接近而立之年,却也只能混迹在富土康之中。 累死累活挣点工资。 交了房租水电费,扣除人情来往,再有点娱乐活动,一个月下来,攒不下多少。 说好一起奋斗的那个她,也不辞而别,去了他乡。 辛辛苦苦工作,攒了点钱想回老家买房,却发现房价跟坐了火箭一样蹭蹭上涨。 钱越攒距离首付反而越遥远。 唉,人生苦短。 还是在大商帝国做个小小的货郎担安逸。 不用每天拼死拼活,看老板脸色,也没有赚钱买房那如大山一样的无形压力。 一个字,就是安逸。 再看茶楼里。 范修倾诉完自己的人生,心情似乎好了一些,也不在长吁短叹。 只是,王大力知道,范修根本没有放下。 王大力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一首诗。 便拿起笔墨纸砚写了起来。 昔往…… 写到这,扔下笔不写了。 范修在旁边看着,王大力实在下不去笔。 他写的毛笔字实在太丑,难登大雅之堂。 相比之下,范修那首诗的字就颇有大师风范。 笔走龙蛇,刚劲有力,十分美观。 毕竟人家写了几十年,天天写,日日练。 “范大人,要不您给我代笔?” 王大力一句大人,给范修喊的老脸笑容灿烂,就像秋天里绽放的老菊花。 “掌柜的你念吧,我来写。” 老人拿起毛笔,王大力缓缓念出一首诗词。 昔往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此朝夕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声落,笔停。 王大力记得这是一首李白的诗词,高中语文必背诗词。 他略作修改,但也算不要脸的几乎照抄过来。 毕竟,大商帝国可是没有李白这号诗仙存在的。 “好诗!好诗!传世佳作!无可匹敌!” 范修手捧自己书写的诗词,一双老手颤抖不已。 能够亲眼见证一篇绝世佳作在自己面前诞生,这世间哪还有如此畅快之事。 范修有些颤颤巍巍,问道:“王小友,不知这篇诗词之名……” 老人家说到这,满眼放光,看着王大力。 王大力哪还不懂这范修的意思。 “范大人,拿好笔,你且听好了。” 说罢,停顿了一会,急得老头扎耳挠腮。 “诗名叫做……嗯……” 范修握笔的手颤抖不已。 “就叫,平阳城大力茶楼赠范相公修,如何?” 范修老泪纵横,王大力刚说完名字,他早已写好。 读书人图的什么,功名利禄。 他范修苦读一辈子圣贤书,是什么都没有捞着。 而有了这传世佳作,他范修的名字必然会流传千古,万世不绝。 这范修站起身就要走。 王大力赶紧拦住可他。 “范大人,您这是?” “呵呵,老夫纵横平阳城乡试界也有几十载,今有这佳作问世,老夫就是豁出去命,也要把这佳作传扬出去,令其传唱千古。” 这老爷子,顿时荣光满面,似乎年轻了许多岁。 为了这名声二字,读书人还真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王大力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话,范修立刻又坐了回去。 王大力说的是。 范大人,您还想不想中举? 范修脑袋有点懵,点了点头。 王大力继续说道:“当然,不是真中举,而是让你体验一遍中举的感觉,过了一遍身为官员的人生。” “王小友,你在蒙我吧。” “范大人,我有必要吗?” 王大力掏出五方质要。 “按了指印,一试便知。” 范修迟疑了一会,最终按下手指印。 南柯一梦丸。 范修就着一杯清茶服下,然后,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王大力走出雅间,带上房门,留下老头子独自享受自己的春秋大梦。 梦中,范修回到了三十三岁。 出榜那日,范修还在家苦读。 突然,只听到一片锣响,伴随不少马蹄声,范修大惊失色,推门一看,居然有三人纵马入了他家院子。 范修刚要呵斥。 却见一人跃下马,对范修拱手道:“范老爷,恭喜您,高中啦!” 范修愣在当场。 另外两人已经拴好马匹,也是对着范修拱手道:“范相公,恭喜您呀,中了举人了!” 说着要讨喜钱,范修这才回过神,一人给了不少铜板,乐的来人笑开了花。 不多时,二报,三报,贺喜的邻里乡亲都来了。 范修又是撒了不少币出去。 后边的就不多说了,范修没有疯。 几年后当上了七品县令,也算是清廉奉公,官路走的慢,但也平稳,最后告老还乡之时,已是正四品大员。 衣锦还乡,成为乡梓的骄傲。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黄粱一梦,过眼云烟罢了。 范修醒来时,发现自己依旧趴在大力茶楼的桌上,身下是那首平阳城大力茶楼赠范相公修的诗文。 时间不过才过去一盏茶的功夫,范修就像又经历了一辈子一样。 这大力茶楼,这王小弟,真乃神人也。 范修拿着那首诗离开了。 他要把这首诗传遍平阳城,传遍大商帝国。 我范修即便不中举,也能名留千古。 嘿嘿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