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钱庄 (第1/2页)
门外,萧太后顿住了脚步。 猪rou而已,颠沛流离的萧太后又不是没吃过,味道再差,那也是rou。 而王直拒绝杨政道的理由,让萧太后心头涌起一丝暖意,原来,还真有人真心实意的为孙儿考虑过。 “皇帝,王直说的在理,不如额们回宫,明日再来好不好?”萧太后哄着杨政道。 杨政道噘着嘴,扭着身子,不甘心地回头:“明日朕还来!” “皇宫”内,萧太后狐疑地问:“皇帝,那猪rou,真那么好吃?” 杨政道满眼的的怀念:“皇祖母,那是比牛羊rou还要鲜美的味道啊!” 长安,太极宫。 李世民看着百骑传回的奏章,长长地吐了口气。 当初王恶这主意,他权当是一手闲子,随意撒出去试试,可没想到引发如此剧烈的变动。 一手垄断了草原羊毛经营权的突利可汗,雄心勃勃的扩张、兼并,与颉利可汗的部族接壤,并起了冲突,分化瓦解的势头已成。 更重要的是,突厥人发现羊毛挣钱来得轻快,已经有不少人放下刀子,改去牧羊了,即便再拿起刀,也没有那个杀心了。 而且这收羊毛不但没赔钱,还让观音婢带着宫人们狠狠赚了一笔。 嗯,王恶派出去这个叫王直的小家伙不错,居然与伪帝成了朋友,还能掩护百骑与兵部的探子。 嗬,铁九十七回报,兵部一个探子露了马脚,幸亏处理及时,加上王直的掩护,把事情掩过去了。李靖在这方面是不是疏忽了? 按这情形,只需一支偏师,就可轻取定襄,除了后隋的国号。 啧,那个美艳无双的表婶、岳母,不知道风华是否依旧? “陛下……”阶下的李靖小声提醒走神的李世民。 “闭嘴,不许说话,看这篇奏折。”李世民将奏折交给高力士,由他转交李靖。 李靖默然看完奏折,交还给高力士,拱手道:“陛下,是兵部的过失,臣回去后定当严加整治。” 贞观一朝将星云集,然而帅才却只寥寥三人。 李世民是一个,李勣是一个,李靖是一个。 很有意思的现象,三个帅才都姓李,虽然李勣是赐姓。 本来倒也没甚高下之分,可架不住cao典是人李靖制定的呀。 罪子有云:一流的统帅定标准,二流的统帅执行标准,三流的统帅违背标准…… 总而言之,就这一点,李靖隐隐成了三帅之首。 然而此时兵部的探子却拉稀摆带,你让李靖如何不恼火? 看来,这cao训的标准,得提高啊。 民部尚书高士廉默默递上奏折,一言不发。 李世民打开一看,好嘛,又缺钱了。 按高士廉的说法,明年大战,需要征集的民夫就在三十万上下,粮草民部倒是能凑得出来,可相应的钱财……到时候民部仓库里,耗子看了都得掉眼泪。 总而言之一句话,没钱。 要是民部尚书是别人,李世民肯定要查办了,可高士廉名副其实的廉,而且朝中捉襟见肘的财政离了他老人家真玩不转。 头痛啊! 历朝历代,有像朕那么穷的皇帝么? 内帑倒是有点钱,可那是观音婢省吃俭用外带宫人们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朝中还欠了内帑三十万贯,张得开这张嘴么? “陛下,为明年大计,请陛下向五姓七家借钱。”高士廉无奈地出了个馊主意。 “臣附议。”魏·喷子·征跳了出来。 “臣附议。”一水的御使跳了出来。 高士廉后悔了,为甚要张这张破嘴呢?这下好,给这帮喷子找到攻击皇帝的机会了吧? 李世民为了表示自己虚心纳谏,连原先是自己大兄手下、如今作死狂喷的魏征都忍了,结果贞观朝的御使是最肆无忌惮的,逮着机会就要皇帝难受,这不就逼着李世民向五姓七家低头吗? 真是一帮好臣子啊! 李世民牙痒痒,却只能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朕自有主意,尔等无须多言!” 有甚主意?其实李世民的心里也虚得要命。 朕富有四海,却连出兵的费用都拿不出来。 朕太难咧! 朝堂之止,文武济济一堂,却没有谁能为朕分忧。 但,朝堂之下,定然有人为朕分忧!比如说,那让观音婢挣了大钱的王恶! 第一次,李世民轻车简从,着青衫小帽,带着房玄龄、杜如晦直奔小王庄。 每一辆车马都必须按小王庄护庄队的指示前行,虽然态度差了点,但真能提高效率,在那车水马龙的大道上各行其道,避免了拥堵与滞留。 有点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