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章 你们一起上吧! (第1/2页)
出了宫。 齐王叫来了自己的亲卫小队,乖乖的跟在老爷子的后面。 而宫外,冯胜和傅友德已经在候着。 这么大阵仗,老爷子究竟想要干什么?齐王心中好生纳闷。 不是要去见皇大孙吗?怎么是往皇城外而去呢? 一路上。 齐王带着亲卫小队骑着马,跟在老爷子的马车后头,心中满是问号。 一队人马,直往城外的聚宝山而去。 终于,老爷子的马车在聚宝山下的一处庄子前停了下来,见老爷子下马车,齐王等人立即下马,迎上前去。 “老七,咱先跟你透个底,咱大孙就在里头,一会进去,不可暴露咱的身份,就当咱是朝中大臣便可,见到咱大孙,也不要大惊小怪,记住了吗?” 老爷子嘱咐了一声朱榑。 他暂时还不想暴露身份,因为一旦身份暴露,他大孙就必须回归,而且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畅所欲言了。 他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让他大孙风风光光的认祖归宗。 而朱榑哪里懂得老爷子的意思,只得硬着头皮点头称是,总之老爷子怎么说,他就怎么做,这样总没错。 院子门口的狗子,见着这么多人来,忍不住冲着齐王他们惊恐的叫了起来。 直到老爷子喊了一声:“别叫,没看见咱吗?” 狗子这才灰溜溜的跑回去趴着…… 听到门口的动静,老徐连忙走了出来,见着朱元璋等人后,连忙快步迎了上来,躬身道:“老爷,您来啦!” 朱元璋点了点头,问道:“咱大孙在吗?” “您昨天说要来,少爷一大早就在等您了!”老徐恭敬的回道。 “好。” 朱元璋脸上露出了笑容,带人就往院中而去。 这是一处庄园,圈的地足有好几亩,所以庭院非常的大,庭院外是宽阔的田地。 庭院中,朱元璋并没有发现黄雄英的身影。 正疑惑时,只见老徐指了指旁边的一处玻璃大棚:“老爷,少爷在那呢!” 这处玻璃大棚,朱元璋老早就看见黄雄英在捣腾了,他也曾好奇的问过,黄雄英跟他说是拿来种东西的。 朱元璋还笑他,哪有人这样种东西的,种出来的东西都不够建这座大棚的。 黄雄英也没有过多解释,朱元璋也就随他弄去。 不想黄雄英对这玻璃大棚还挺上心,花费了好多人力物力和时间,总算是搭建起来了。 朱元璋倒是非常的好奇,他大孙究竟要在里面种什么东西。 想着,朱元璋迈入了玻璃大棚中,棚子是用木条做成框架,四周以及顶上是用透明的玻璃封死,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倒是暖洋洋的。 黄雄英就蹲在大棚中,饶有兴致的看着什么。 听到身后的响动,黄雄英的耳朵微微动了动,转过头来,发现进来的人是老爷子,当即露出了兴奋的神色:“爷爷,您来啦!” 朱元璋也是笑道:“看什么呢,看得那么入神。” 黄雄英当即三步做两步走了过来,搀扶着老爷子往前走去,神采飞扬的道:“爷爷,您快过来,孙儿给您看样好东西!” “哦?” 朱元璋一听,也顿时来了兴趣。 他大孙说是好东西,那必然是好东西,就像之前的明镜还有阵法,他大孙都没有现在这番迫不及待的模样呢! 带着满心的期待,朱元璋跟着黄雄英来到大棚里的一小块翻好的地前。 只见地里除了整理过以外,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又仔细看了一会,还是没看出什么来。 朱元璋忍不住笑骂道:“臭小子,你翻了块地就高兴成这样了?咱看你也不是种地的材料,以后少在这地里折腾了,有时间多看点书,咱对你的期望高着咧!” 黄雄英也不恼,而是指着地里刚刚破土的几根嫩芽,笑道:“爷爷,您看这里!” 朱元璋仔细一看,竟是小小一棵淡紫色的新芽,上面的叶子都还未张开,刚刚破土而已,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这是什么?” 朱元璋露出疑惑的神色,他也算是老农了,倒是没见过这样的嫩芽。 黄雄英笑道:“爷爷,您还记得上次我跟你说的吗?这是洪武老皇爷赏赐给咱的贡参!” “嗐,咱当时啥呢,原来是那玩意啊!” 朱元璋笑了一声,调侃道:“臭小子,人家得了贡参都是吃,你倒好,把它种到了地里,是不是想着种一颗下去生出一堆来呀?” “您呀,说对了一半!” 黄雄英笑道:“我确实是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但是您忘了,我跟你说过,这并不是什么贡参!” “哦——” 朱元璋恍然,皱眉想了想:“咱记得,好像是叫……叫什么番薯,对吧?” “不错,正是番薯!” 黄雄英笑道:“您可别小看这番薯,这东西有用着呢!等过三四个月,生出一堆红薯的时候,您就知道了!” 黄雄英并没有直接摆出什么亩产多少多少斤来,那样说了也没啥意思,还是要等着事实来证明一切。 到时候再让老爷子帮忙着推广出去,也算是为这个时代做一件好事。 只可惜,如今自己手上只有番薯一物,少了它的伙伴们,土豆、玉米、辣椒、烟草…… 烟草还是算了。 抽烟有害健康,还费钱,百害而无一益,当然除了能够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 黄雄英想着,问道:“老爷子,您知道这贡参,哦不,这番薯是从哪来的吗?” 朱元璋想了一会,回道:“好像是吕宋那边进贡的吧。” 果然是吕宋朝贡带来的! 黄雄英心里盘算着,是不是在解决倭国以后,也撺掇撺掇老爷子向洪武皇帝进言,把吕宋那边也搞一搞,看看能不能发现土豆玉米之类的东西……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在大明朝达到巅峰的朝贡体系。 朝贡自古以来便有,但是在大明朝,朝贡却发展成为了一种贸易的形式。 为何? 因为鉴于北方的军事压力,洪武皇帝不得不对东南的小国采取怀柔方针 所以,大明对来朝贡的国家都采取了薄来厚往的政策。 也就是说,前来朝贡的国家只进贡给明朝一块普通石头,明朝也会赏赐他们丰厚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礼品。 这也是为什么吕宋会用番薯来假冒人参进贡了。 因为大明根本就不在意你进贡什么东西,只在意你是否臣服于大明。 对于朝贡国而言,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这也导致了这些小国家频繁来大明朝贡,甚至有商人假扮使者来朝贡,到了明朝中后期,更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进来。 逐渐形成了大明特有的朝贡体系。 黄雄英正想着,只听朱元璋道:“大孙,咱今天来,是想带个人过来给你认识一下。” 很显然,目前朱元璋对这些嫩芽并不怎么感兴趣。 听朱元璋这么一说,黄雄英这才注意到,在老爷子的身后除了之前的老傅和老宋外,还有一个身披战甲的中年男子。 黄雄英看了一眼中年男子,却发现那中年男子正直愣愣的盯着自己。 黄雄英眉头微微一皱,问向身旁的朱元璋:“爷爷,这位是?” 朱元璋凑近道:“这是齐王。” “齐王?” 黄雄英闻言,一下子瞪大了眼珠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