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0章 让他在外面等着! (第2/2页)
没人教导,竟能一下子就将一沓奏疏处理得井井有条,着实是让咱惊叹啊!” 朱雄英笑道:“您刚不是说了,我底子好嘛!” “哈哈——” 朱元璋大笑,道:“好了,今晚就先到这吧,也晚了,你今晚就在这休息吧。” 武英殿。 这里处理办公场地外,还有好几间房子,足够安排朱雄英的住宿。 朱雄英也没有拒绝。 进宫前,小宝已经送到了徐妙锦那边,所以他并不需要担心。 “爷爷,您也早些休息,不要太晚了,身子要紧!” “知道了!” 朱元璋笑着摆了摆手,安排太监把朱雄英带了下去…… 有大孙在身旁,朱元璋突然感到心安了许多,那股急躁的劲头渐渐消失,看起奏疏来也心平气和了许多……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朱雄英主要往返于皇宫与聚宝山的庄子之间。 卖盐和卖酒已经不再是他关心的东西,所以通通都交给了李景隆去打理,不过李景隆倒是打理得井井有条,丝毫不用他cao心。 之所以经常跑聚宝山的庄子,那是因为那里有朱雄英期待的东西,大棚和红薯。 如今朱雄英的身份不同了,身边保护他的侍卫也多了起来。 除了郭氏兄弟,以及那十一个锦衣卫高手以外,老爷子还安排了不少锦衣卫暗中保护着…… 除此之外,朱雄英还抽空去祭拜了一趟黄铁牛,将自己认祖归宗的事情告诉了他,想来他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非常高兴吧。 朱雄英很惬意,可是有人就没有那么惬意了。 东宫。 这段时间,吕氏都在惶恐中度过。 上一次让人传出那些话之后,本以为会闹得沸沸扬扬,但没想到被迅速的镇压下去,没有惊起什么波澜,就仿佛没有发生过一般。 她有些失望的同时,更多的是庆幸。 因为她知道这是老爷子出手了,然而老爷子并没有找到她头上,这让她一阵后怕。 自己当时是被朱允熥气晕了头,如今回想起来,那是多么愚蠢的做法。 好在…… 惶恐了好些天,老爷子最终没有找上门来。 不过两天,又有一件事让她发愁。 那就是老爷子不见她们母子两了,甚至于去请安,都被挡了下来。 而且有些诡异的是,安公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太监,这让她也无从打探消息了。 难道说,老爷子真的要立朱允熥为储了? 吕氏心中越想就越不安,同时心中涌起nongnong的不甘。 她苦苦经营了十数年,到头来竟然要被一个她从来没有放在眼里的朱允熥摘了桃子? 这让她如何甘心? 她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所以无论如何,她也要想办法见上老爷子一面,把话说清楚了,否则真的就太冤了。 想到这里,吕氏脸上露出一抹狰狞,拿起手边的花瓶往地上狠狠一摔。 啪的一声。 花瓶碎了一地。 吕氏捡起一片碎片,心一横,在手上猛地一划,痛得她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看着手上流出的鲜血,吕氏目光如刀。 紧接着,吕氏缓缓躺下,倒在了碎片边上,手举到脸部,摆出了一个倒地受伤的造型。 屋外的宫女闻声,纷纷跑了进来。 当进去后,便看到一地的狼藉,而吕氏正披头散发的躺在地面上,一动不动。 宫女们吓傻了,连忙喊道:“太子妃受伤了,快传太医……” 而这个时候,朱允炆也是匆匆赶来,看见躺在地上的母亲,也是瞬间方寸大乱,三步做两步的跑到吕氏的身边,焦急道:“母亲,您怎么了?您没事吧?您不要吓孩儿啊……” 说着,朱允炆的泪水就忍不住扑簌簌的流下。 这时,却听吕氏轻声道:“炆儿,快去把你皇爷爷叫来。” 朱允炆一怔,很快就明白了母亲的意思,连连点头:“好好,母亲,孩儿这就去叫皇爷爷,您一定要保重!” “快去。” 吕氏忍不住低声催促。 朱允炆这才起身,也不擦眼泪,就往武英殿跑去…… 武英殿内。 “爷爷,因为您一天要坐好久批阅奏疏,所以您一定要像孙儿说的那样做,包您长命百岁!” “真的么?” 朱元璋一脸苦色的看着朱雄英。 朱雄英认真的点头道:“对的,就像忍大便一样,将谷道向上提,然后放松,接着再往上提,一提一松,反复进行!” “来,就像孙儿这样,保持全身放松,慢慢的收——1,2,3,4,5,——然后慢慢的放——再收——再放——” “哈哈哈哈……” 看着朱雄英一脸认真的神色,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 “别笑!孙儿是认真的!” 朱雄英一脸严肃道:“这是民间的偏方,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唐朝孙思邈就极为推崇此法,他在《枕中方》一书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所以皇爷爷,您别以为孙儿是在开玩笑!” 事实上,撮谷道在华夏由来已久,只是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流行起来。 等到了明朝中后期,养生十六宜流行起来以后,人们才开始渐渐的重视起来。 朱元璋也知道这个法子,只是他以为自己身体好着呢,撮什么谷道?但看着大孙认真教他撮谷道的模样,既忍俊不禁,又暖心妥帖。 “好好好,咱照做!”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着,吸了一口气,用力往上一提。 却在这时,太监进来了,不小心瞥见朱元璋那便秘的表情,慌忙将头低下,紧张道:“陛下,允炆殿下求见!” “哼!” 朱元璋放松下来,轻哼了一声,道:“没看咱正忙着吗?让他在外面等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