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7章 咱要立你为大明的储君! (第1/2页)
都察院。 这个机构为大明所创,洪武十三年,朱元璋罢御史台,十五年改置都察院。 都察院的职责是专属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是天子耳目风纪的部门。 大臣jianian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如今的都察院左都御史由詹徽担任,詹徽同时还兼任吏部尚书。 詹徽此人,可以说是洪武皇帝面前的红人,洪武十五年中秀才,马上被任命为正七品监察都御史,一年后实授正四品佥都御史,洪武十七年正月升任正二品左都御史。 仅仅一年多,就从正七品升任正二品,升官不所谓不快。 但洪武二十六年,詹徽却卷入蓝玉谋反案,被诛。 今天的都察院,却是格外的热闹。 因为蓝玉缚着他的义子们来了。 浩浩荡荡,竟有一千多人,站满了都察院大门前的小广场。 “蓝大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詹徽快步向蓝玉走来,一脸的疑惑之色。 蓝玉看着詹徽,正色道:“詹御史,这些兔崽子平日里目无法纪,胡作非为,所以咱这一次把这些兔崽子们抓来,交给都察院,请都察院秉公办理,依法追究责任,充军流放还是杀头,全凭都察院会审说话。” “这……” 詹徽一听,整个人怔住了。 以蓝玉为首的一帮武将骄纵不法,他作为都察院御史,当然是知道的。 但是詹徽并没有像当初刘基那样,去弹劾蓝玉他们,因为詹徽不想得罪蓝玉,蓝玉在战场上有多疯,在官场上就有多疯。 当初的刘基,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为刘基的弹劾,蓝玉便一心想要弄死刘基,除了向朱元璋告状以外,有几次在路上,蓝玉甚至差点忍不住想要动手。 所以对于蓝玉,詹徽自然事不会蠢到去弹劾他,他詹徽可没有当初刘基那个资历,要是真弹劾,指不定第二天家门就要被蓝玉的人给堵住了。 相反的,詹徽此人八面玲珑,和其他文臣不同,他与武将的关系不错,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会卷入了蓝玉案中。 野史记载,詹徽是因为会审蓝玉的时候,被蓝玉反口污蔑,进而被朱允炆拿下,进而被诛。 但事实上,他若非与蓝玉走得太近,洪武皇帝又怎么会杀他? 看着肃容的蓝玉,詹徽笑了,道:“蓝大将军,你这是在跟下官开玩笑吧?” “你觉得我蓝玉有那闲工夫和你开玩笑吗?” 蓝玉板着脸看向詹徽。 这一下子给詹徽整不会了,蓝玉这是吃错药了吗? 他以及他的义子们一向嚣张跋扈,在京师是出了名的,蓝玉其实还好,毕竟身居高位,不屑于去做那些宵小之事,但是他那些义子就不一样了。 不可否认,蓝玉的那些义子当中,确实有一部分是有才干之人,但当中也不乏溜须拍马之辈,鱼龙混杂,这也让蓝玉的义子们在民间的口碑异常的差。 然而因为有蓝玉在,官府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想今天,蓝玉竟然主动将他的一千多位义子缚到了都察院,请都察院秉公办理? 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 詹徽纵使才敏果决,也仍旧百思不得其解! 蓝玉伸出大手按在詹徽的肩头,道:“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需要顾忌到我。” 说罢,蓝玉头也不回的大步离开,身后的詹徽一脸懵逼…… …… 武英殿。 听锦衣卫汇报了都察院的情况,朱元璋嘿嘿的笑了。 “蓝玉啊蓝玉,这一次算你这小子有眼光,你真应该好好感谢咱大孙。” 就在这时,服侍的太监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封插着羽毛的奏疏。 “陛下,云南那边七百里加急的奏疏。” “云南?” 朱元璋闻言,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连忙接过太监递过来的奏疏,打开一看,顿时整个人愣住了。 朱元璋一动不动,仿佛生根了一般。 许久。 朱元璋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浊气,轻声道:“沐英啊沐英,你怎么也走了呀!” 当朱雄英进入武英殿的时候,他很快便察觉到了今日的气氛似乎有些不同以往。 因为朱元璋脸上没有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木讷与悲戚。 “皇爷爷,怎么了?”朱雄英轻声问道。 朱元璋仿佛从远处收回目光,看向朱雄英,徐徐道:“大孙,你沐英伯父,他……走了。” “沐英……伯父?” 朱雄英微微一怔。 对于沐英,他当然是没什么印象,不过他却知道,沐英和李景隆他爹李文忠一样,都是老爷子的义子。 朱元璋在征战的过程中,收养了不少义子,这些养子也在朱元璋争霸天下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朱元璋的义子和蓝玉的不同。 朱元璋的义子全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从一开始朱元璋就没想过要利用这些义子,因为他自己是孤儿出身,知道孤儿的痛楚,所以他和马秀英,是真心的将这些义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 夫妇两人将这些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和自己的儿子们几乎一视同仁。 马秀英亲自教导这些孩子们读书,教这些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而朱元璋则是教他们带兵打仗的本领。 这些孩子们,也没有辜负朱元璋夫妇的栽培。 长大以后个个都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