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机心太重 (第2/2页)
—用石头粗糙面打磨斧头的卷口和锈迹,用光滑面使得斧头更加锋利。 这块石头似乎带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使他手中的斧头很快变得焕然一新、寒芒闪烁。 接下来,就该去砍柴了。 但顾旭并不懂得任何砍柴的技巧。 驱魔司藏书阁的书籍,大部分都与修行相关,根本不可能教他像砍柴、种田、养鱼等等之类凡人所做的事情。 就在这时候,松林深处传来粗犷嘹亮的山歌。 顾旭抬起头来,也看见了那两个扛着斧头、背着木柴的樵夫,正大步流星地穿行在这浓荫蔽天的松林中。 乍一眼看上去,那是两个毫无修为普通人。 “可问题在于……在这与世隔绝的崂山上,怎可能会有凡人长期居住?”顾旭立即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更何况,二十三年,山下的村民都在神秘大屠杀中不幸遇难。” 他很快得出结论:这两个村民,大概率跟白胡子老道人一样,只是幻像罢了。 紧接着,他又开始思考:空玄散人制造出两个樵夫的幻像,又有何用意呢? 片刻后,他心头便有了答案。 他径直向两名樵夫走去,朝他们礼貌地拱手行礼,同时声称自己是第一次砍柴,手法有些生疏,希望两位樵夫能够提供一些指点。 两位樵夫爽快答应。 他们一人做示范,一人做讲解。 他们告诉顾旭,砍柴这件事情看似简单,其实有很多不容忽视的细节。 比如,握斧头的双手不能握得太紧,因为在劈柴的过程中,会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形成反弹,会把虎口震得发痛——但如果把斧头捏得送一些,反弹力就会轻一些,不会伤到自己,又能节约力气; 比如,劈柴时如果遇到树瘤,那么还得反反复复地多劈几次才行,因为树瘤通常会很硬; 比如,当砍下木柴、需要分割树段的时候,得先把树段树立起来,蹬开马步,再cao起斧头将其分解——马步一定要蹬好,双脚不能并得太拢,否则如果斧头劈空,就会伤到自己的双脚或是身体其他的部位; 再比如,一截木柴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五十公分——不论是长了或是短了,都不好放在土灶里烧火; …… 两位樵夫的话语让顾旭收获颇丰。 凭借“博闻强记”,他把樵夫所说的这一切技巧都牢牢地记在心中。 樵夫在讲解完这些技巧后,就再度唱着山歌、飘然远去,很快就消失在了顾旭的视野尽头。 顾旭握着斧头把柄,望着身边葱绿的草木。 他忽然想起陈济生曾对他说过的另一句话:“修行的道路,永远都不止有一条。” 正确的方向,胜过盲目的奔波。 再加上顾旭的时间实在有限,他必须在三十岁前修到圣人境界。 他往往会在修行的过程中,去努力寻找最优解。 想到这里,他微微一笑,遵照着两名樵夫的指点,开始劈柴。 他的动作起初有些生涩,但很快就变得流畅起来,举重若轻。 他身边堆着的柴火长短一致,切口光滑——至少从卖相上,要比“白虎”苏笑胡乱砍的那些好看得多。 ………… 崂山之巅。 一阵冷风吹过。 浓稠的云雾开始涌动,仿佛大海的波涛一般。 站在古楼门外的两名小道童依旧在讨论着登山的年轻人们。 黑衣小道童面无表情地说道:“仙师曾经说过,从劈柴这件简单的事情上,能看得出一个人对于修行的态度。事实果然如此啊!” 白衣小道童回应道:“师兄说的没错。那个漂亮的女人资质不错,就是机心太重。如果仙师还在人间,一定不会喜欢她这样的人的。” 黑衣小道童接着说:“那个用剑的年轻人,倒是个有毅力的人。只是在他的心里,似乎只有他自己的道,却装不进别人的东西。” 白衣小道童道:“师兄说的对。他或许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剑修,但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传承者。” 黑衣小道童说道:“其实,仙师也曾说过,如果一直走别人走过的道路,有机会成为一名强大的修行者;但是若要成为圣人级的强者,那就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 “这个年轻的剑修,如果真能沿着他的路一直走下去,说不定真能有一番作为。” 白衣小道童:“对了,师兄,对于那个容貌英俊的符修,你如何评价?” 黑衣小道童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道:“他目前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仙师希望看到的;如果仙师还在这世间,应该会很欣赏他。” 白衣小道童皱眉道:“可是,师兄,他身上牵扯了太多的因果——让他继承仙师遗留的东西,不一定是个正确的选择。” 黑衣小道童反驳道:“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我们只需要按照仙师的交代做事,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真的登临绝顶,那么他就是最好的继承者。” 白衣小道童叹了口气:“师兄说的对。” ………… 第一个完成砍柴任务的人,无疑是上官槿。 她背着两捆柴火,来到松树下闭目休憩白胡子老道人的面前。 白胡子老道人睁开眼睛,看了看她沾着泥土与血污的黑色长袍,又看了看她那张干净明丽的脸庞,淡淡道:“我让你砍的柴火,你都弄好了?” 上官槿点了点头,把木柴乖巧地放在老道面前的地面上。 老道人皱起眉头:“这些木柴……应该不是你自己劈的吧?” 上官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因为我不太擅长这件事情,所以请了别人帮忙。” 老道沉吟片刻,评价道:“你是个很聪明的人。只是,我一向不喜欢过分聪明的人。” 话音落罢,整片松树林——连同地上的木柴、上官槿手中的斧头一起,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上官槿被封印的真元,也重新在她体内澎湃涌动。 只是这时候,她发现自己前方的登山道路突然中断。 道路尽头,是高高的悬崖。 悬崖底下,是无边无际的东海。 再也没有通向山顶的道路。 此时此刻,她终于明白白胡子老道那句“我一向不喜欢过分聪明的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那句话,相当于宣判了她的失败。 她的脑海中忽然一片空白。 不知不觉间,她再次抬头望了眼那云雾缠绕、遥不可及的崂山之顶,只觉得眼眶有些湿润。 她知道,或许自己永远都没有机会去那里一睹绝巅风光了。 “唉,只希望我们‘神机营’不要在此全军覆没吧!”上官槿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苦涩的微笑,默默心想。 想到这里,她转身沿着来时的路,朝着山下走去。 仙缘就此化为泡影。 ………… 在下山的路上,上官槿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那是襄阳陈晏平。 此时他遍体鳞伤,跌坐在路边,看上去面如死灰,眸子中没有丝毫神采。 当上官槿路过他身边的时候,他抬起头,有些惊愕地说道:“上官大人,您竟然也失败了?” 上官槿笑了笑:“登临绝顶……哪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 PS:4600字大章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