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0.改造连珠步枪 (第1/2页)
和之前的彩照相机、制版相机一样,眼下连珠步枪也不能称之为生产。 只能叫改造。 印刷厂缺乏大型冶金设备和大型加工机器。 好消息是,特殊生产清单上的连珠步枪,很多部件都可以和单打一独子步枪通用。 论结构连珠步枪当然更复杂,但不至于让李厂长手下四个员工无处下手。 大部分零件都取自那杆彭城造步枪,余下一些全新零件,张小玉他们就靠铸字机的熔炉生搬硬造。 吕江氏的机械改良虽然不如张小玉,但她能提供火力和高温方面的帮助。 实际生产能力,其实比纸面数据要更高一点。 回转闭锁枪机、兼职扳机护圈的杠杆、中空枪托以及里面附带弹簧的供弹管…… 第一次改造总是格外花费时间精力。 不过李根手下一帮优秀员工,还是成功将那支彭城造单打一独子步枪,改装成预期中的连珠步枪。 这就牵扯到坏消息了。 如此半手工式的改造,很难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工业生产,效率和产量都不理想。 工厂日志上生产方面多出一页生产指标: 连珠步枪1/200 相较于印刷几十万,弹头五千的指标,二百肯定不算多。 但参考当前改装效率,这就是个大任务了。 “需要专门的机械设备……”李根思索。 涉及到兵工,机械设备其实也不是那么好搞,容易引人关注。 不过可以考虑基础设备,然后借助员工的机械改良属性。 李根掩饰好新改造出来的连珠步枪,带上出门,隐蔽离开印刷厂。 一路上小心隐藏行踪,他出了河口镇,去往山林里。 新寻找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后,李根开始试用连珠步枪。 扳下击锤。 瞄准。 扣扳机。 拉下扳机护圈。 扳上护圈。 然后再扳下击锤。 重新瞄准。 随着这个流程,每当拉下扳机护圈时,闭锁机后退打开弹膛,拉出空弹壳,同时枪托里的弹簧自动将下一发弹推出供弹管。 扳上护圈时,闭锁机前进,将子弹推入弹膛同时闭锁弹膛。 从而完成换弹连发的cao作。 所用子弹,需要圆头,且是底座边缘发火,而非中心激发。 李根先前在黑市专门购置相应子弹。 每根供弹管里,可装七发子弹,一根供弹管打空后,从枪托后方将之抽出。 然后直接插入第二根预先装好七发子弹的供弹管。 弹药盒里,李根准备了十根供弹管。 连续练习,熟练后,他通过这杆连珠步枪,大约可以达到每分钟二十发左右的射速。 当前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就算不是天顶星黑科技,这个火力也足以打得一群人抱头鼠窜。 李根拿转轮手枪,采取那种撸动击锤的快速开枪方法,射速其实很高。 但问题是那种转轮手枪弹仓只容纳六发,而且重新装弹要消耗不少时间。 现在换用连珠步枪,可以连续几十发子弹,都保持高射速。 玩多以后,李根越来越熟悉这连珠步枪。 毛病也不是没有。 首先,不管是精确度还是射程,乃至于切实命中目标后的威力,这连珠步枪其实不如彭城造等当前最新式单打一独子步枪。 换言之,单发子弹的威力弱了。 这跟枪械结构有关。 一方面是杠杆运动时活动的零件更多更复杂,于是也就更不稳定。 另一方面则是闭锁强度没有单打一独子步枪高。 将来如果出现更大威力的子弹,需要承受更高膛压时,这种杠杆连珠步枪就可能不适用。 不过眼下这种牺牲单发子弹威力换射速的连珠步枪,仍然领先于时代。 毕竟它的射速优势实在太明显。 如果不考虑枪法不准,浪费子弹,成本花销压力也大的话…… 连珠步枪对很多人来说,不得不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消耗子弹速度太快了。 如果大规模装备,子弹的携带和补给、运输,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