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迈入高速发展之路(求推荐票) (第1/2页)
“盈盈,开始准备选址第四家和第五家火锅店,写字楼也要开始寻找了,等贷款下来,我们立刻启动租房、装修。” “好滴,老板,保证完成任务!” 商健回家之前,嘱咐方盈盈准备下一步工作。 如果没有贷款,商健还想缓一缓,聚拢所有资金到比特币中。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想不到竟然能贷款到,之前申请两次,如石头沉入大海,不见音讯。 交代完事,商健驱车回新的租房。 两室两厅两卫的高档公寓,豪华装修,月租三千,这是商健目前的住处。 在桂城,月租三千在12年真算是非常贵了。 但商健不差几千块钱,当然想找个舒服的住处。 拥有资产数千万,没有自己的窝,还真有些说不过去。 收拾回家几天的衣服,然后驱车回家。 桂城的冬天,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 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 但一月份,却是整个冬天最冷的时候。 哪怕没下零度,但下一场冬雨,带来的寒气遍布每个角落,西北风刮来,让人感觉寒风刺骨。 桂城与北方的冬天,除了气温,最大的区别就是植物的变化。 它不像北方的城市,看到的是光秃秃的树木。在桂城,依然是四季如春。 商健车里开着暖气,感觉不到外面的冰冻的寒雨,听着音乐,慢悠悠地开车回家。 开到村路口时,看到一个熟悉的人,举着雨伞,顶着寒风,缩着身子,旁边是一个行李箱。 商健把车停在路边,按了下喇叭,摇下车窗,向他喊道: “大发,真巧呀,上车吧。” 张大发也注意到了车上的商健,不好意思笑道:“是呀,健子,碰到你真好。” 装好行李,张大发坐上副驾驶,车子又重启。 “健子,谢谢你。” “客气了,顺路的事,你们也刚放假呀,怎么不叫你爸出来接你。” “行李不多,就一个行李箱,本不想麻烦家人的,想不到下雨起来了,路泥泞起来了,不好拖了,哎,这雨真的冷!”说完,张大发用手擦了下脸上的雨珠。 “是呀!”商健也叹气。 这个时候正值砍伐甘蔗期,运载甘蔗的车把道路压得坑坑洼洼,路也不好走了,等有钱了,应该修路了。 真要等国家村村通工程,那还要等两三年,那太耽误自己运输蔬菜了。 如今每天都要拉一趟蔬菜,保证蔬菜新鲜,等多开几家火锅店后,这条路用得最多还是自己公司。 “嘻嘻,还好碰见你,真是幸运。我先给我爸打个电话,让他不用出来接我了。” 几分钟后,商健送张大发到家。 商健准备开车离开时,张大发他爸往他车塞了几条黑皮甘蔗。 商健实在不好意思,也不好拒绝人家好意,只好收下,然后开车驶向养猪场。 在养猪场停好车,商健在蔬菜大棚里走了一圈。 大棚里蔬菜长势喜人,翠绿一片,生机无限。 商健来到西红柿区域,摘了一颗个头较小,快熟透的西红柿。 到旁边用清水清洗了下,塞进嘴里咬一口,噗嗤一下,果汁四溢,带有一股酸甜味瞬间就挤满整个口腔,果汁也随着嘴角流了下来,商健赶紧用手抹了下嘴角。 吃了一口,慢慢品尝,感觉比市场上卖的西红柿的味道真的不一样。 市场上卖的西红柿大多是催熟的,甜度不足,略有涩味,感觉跟喝水一样清淡。 而他手中的西红柿,可能还没熟透,但没有涩味,而是略带点酸味,甜度合适,还多了一种特别的清爽感,吃了一口,又想再吃一口。 很快,商健手口的西红柿被他吃完,然后又走回去摘了一个完成熟透的西红柿。 又尝了一回,感觉这种大个头的西红柿,味道跟那种圣女果有些类似,但却胜过圣女果。 除了口味,品相比市场上的西红柿都好,个头圆滑、光亮、色泽均匀、个头也大,把茎拉弯得快碰到土地上了。 单株数量也多,挂有七八簇,一簇挂果五六颗。 单株产量达到二十多斤,实在夸张。 品尝完西红柿,又来到黄瓜区域。 西红柿和黄瓜都是火锅食材耗量很大的蔬菜,种植面积比较大。 大棚里种有两个品种黄瓜,一是常见的黄瓜,品种号为津春四号青瓜;另外一种就是瓜皮光滑的水果黄瓜,个头较小。 自种的常见黄瓜植株生长特别旺盛,叶片中等,茎粗壮,叶色深绿,瓜条美观。 如果是市场卖的黄瓜,瓜长一般35cm左右,单瓜重200g左右,都算是比较好的。 而大棚内,成熟期的黄瓜,瓜长普遍达到45cm左右,而且瓜rou呈淡绿色,说明生长速度快。 商健实在好奇这瓜味道如何,折了一小段,直接品尝。 “嗯,脆甜,爽口,用来做凉拌黄瓜最合适了。” 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