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9章 大嫂你有病 (第2/3页)
无济于事。 而钱文心中已经暗暗打算联系北陀寺,“也不知道收不收尼姑。” 反正他一直觉得,周蓉其实挺适合一个人过的,在上山下乡的时候,一直一个人不就没什么幺蛾子么。 吕川去京城上大学去了,一年前走的,被酱油厂推荐去的。 其实木材厂也有推荐名额,只是很少而已,钱文也被分到了,不过没有选择去。 因为学校一般,而且高考马上开放了,和郑娟一起不好么。 1976年。 春节前。 六年没回来的周秉义回来了。 “这光字片的路还是这个样,和当初走的时候一点没变。”路还是那个泥土样,周秉义看向身旁的郝冬梅略带失望说道。 “街道,巷口,房屋也没变,和我当初第一次来这里时,一模一样。”四处张望的郝冬梅说道。 “不,变了,路窄了,各家各户都多了一间或半间房。”周秉义看着路边的家家户户,都往本就不大的街道上扩建了不少,路窄了不少。 “也不知家里怎么样了。”周秉义心中思家之情迫切不易。 郝冬梅握着周秉义的手,微笑道,“信中不是说家里一切安好么,再说马上就到了。” 周秉义点了点头,离家越近思家之情越发强烈。 走过熟悉的街道,房屋,家近在眼前。 本应该激动的推开家中小院,奔跑进去,高呼我回来了。 可周秉义却停步,一下心慌了。 “秉义,咱家呢”郝冬梅傻眼说道。 对,家呢。 老周家的原址上,那个熟悉,温馨的瓦房不见了,变成了二层洋房。 周秉义心中忐忑,他一直思念的家不见了。 手心出汗,周秉义直愣愣的看着眼前二层洋房,“冬梅,我们走错了” 周秉义以为他好长时间没回来,走错路了。 郝冬梅也有些怀疑。 随即,还比较冷静的她想到三年前的那封信,“秉义,你还记得三年前秉昆和爸寄给你的信么” “三年前……”周秉义开始在原地打圈,入目,熟悉的地方,熟悉的路口,熟悉的邻里街坊家。 “呀,这是秉义回来了”一路过邻居停步出声道。 “张叔”周秉义依稀可辨道。 “是你张叔,是不是老了认不出来了。”邻居张叔笑着说道。 “张叔我家呢”周秉义见了邻居急忙问道。 “你家”邻居张叔没听明白的摸了摸脑门,转身一指,“这不是么” 顺着手势,周秉义,郝冬梅看向老周家原址上的二层洋房。 他们没有走错,只是心中没敢相信。 郝冬梅还好,想到了来信说过家里翻建了,有点不相信可是还是能接受。 周秉义也想到了,可还是不敢想象。 他太难相信自己住了二十几年的房子变成了二层洋房,就想当初信中告诉他了,他也当成了笔误。 “秉义,张叔还有事,有时间来张叔家坐啊。”邻居张叔打了声招呼,走了。 “好的,张叔慢走。” “秉义……”郝冬梅询问着看向周秉义。 “走,敲门。” 周秉义拎着行李,走向二层洋房。 站在门口,周秉义试探着,“咚咚咚~” 周秉义,郝冬梅有些茫然的等着。 数秒后,在门口的他们听到,“奶……奶……哇哇哇~” 小孩宏亮的哭声。 “啊,康康怎么了,让奶奶看看。” “妈。”听到门中传来的声音,周秉义急忙敲门叫道。 很快,门开了。 抱着孩子的李素华出现在门口,欣喜道,“秉义~” “妈~”周秉义喜悦喊道。 “妈。”郝冬梅急忙称呼。 李素华要抱周秉义,可孩子在怀里,急忙刹车,“快,快,进来,别在门口站着,这大冷天的。” 周秉义和郝冬梅走进,一脸好奇的打量着家中。 “秉昆,娟儿,快下来,你大哥大嫂回来了。”李素华朝二层喊道。 周秉义看着这个陌生的周家,久久不能回神,‘家里真的我重建,秉昆哪来的那么多钱’ 郝冬梅的父亲以前就是省l,家里一点不差,对新的老周家倒是没多少惊讶,就是心中反差感挺大的。 要知道他第一次来周家,那时还是泥瓦房,家中紧凑,火炕,现在……干净,整洁,大冬天家中温暖如夏。 还有这地板,和客厅正开着的电视。 这是普通家庭老周家么 这电视她也就跟着秉义去团领导家里见过一次,这老周家…… “秉义,冬梅你们赶紧坐啊,站着干嘛。 秉昆和娟儿在二楼擦玻璃呢,马上下来。” 李素华拉着郝冬梅坐客厅,然后就高兴的要去杂物间给拿些好吃的。 “妈,别忙活了,这是秉昆孩子,康康”周秉义在信中知道弟弟有孩子。 “对,这是康康。”李素华抱着周学康让他认周秉义,郝冬梅,“康康,这是你大伯,大伯母。” 小康康吸着指头,躲着抱住李素华的脖子,显然害怕不认识的周秉义,郝冬梅二人。 自从钱文主持了老周家,就没短过吃穿,小康康出生更是锦衣玉食,现在还是粉雕玉琢,可爱的不行。 郝冬梅看着小康康,先是眼中一暗,然后看着孩子,伸出手想抱抱。 “妈,我抱抱康康。”郝冬梅渴望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