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 拆迁工程 (第2/2页)
杨文文没来,大姨夫也没来。 大舅是怕大姨夫那个人喝了点酒爱说胡话,惹得胡玥、胡琛人家不快,进而影响到对杨文松的态度,所以就没让他来,只让大姨来了。 胡琛这次来就是为了看看杨文松的。 看到杨文松的第一眼,胡琛就挺满意的。 别的不说,杨文松外形就很威猛,更是练过散打。 胡琛就喜欢这样的,带出去绝对有面子,威风。 至于开车水平啥的,反正只要别往墙上撞就行。 而且杨文松常年在矿上开车,水平并不差。 吃饭的时候,胡琛也跟杨文松聊了一些。 见杨文松挺机灵的,说话也很稳重,不是那种二愣子,就更满意了。 更不用说,中间还有胡玥跟李东这层关系。 胡琛当即就拍板,让杨文松以后跟着他行了,绝对不会亏待杨文松的。 杨文松很激动。 终于可以出去闯荡一番了。 见见世面,总比窝在矿上挖石头好。 而且,胡琛给他的工资一点都不比矿上低。 其实二舅这边本来想让杨文松留下来的。 二舅现在准备进军房地产了,刚开始正是用人的时候,杨文松虽然在交际应酬方面比张晨阳差了点,不像张晨阳那么交游广阔、朋友遍天下,但是杨文松办事稳重,不像张晨阳那么毛毛躁躁的,哥俩儿跟着二舅,正好左膀右臂。 而且,跟着二舅干,总比跟人当司机要体面些,在二舅身边起码也是个小领导,给人当司机,那就是个伺候人的活。 就算前期挣的可能不多,但是等着二舅的生意做起来了,收入绝对差不了。 一年百八十万不敢说,起码几十万还是有可能的。 最重要的是,留在家里,家里人也放心。 杨文松一个人跑去京城,就算有李东这层关系,人家会照顾他,可终究是背井离乡。 不光是二舅,大姨也不太愿意让杨文松出去。 但杨文松现在是铁了心要出去。 在矿上是靠大姐的关系,跟着二舅干,那何尝不是靠着二舅的关系? 杨文松现在就想靠自己的真本事吃饭,哪怕挣得少点也无所谓。 而且,去京城,也能开阔一下眼界。 家人见他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勉强他。 不过二舅还是说了,要是在京城那边混得不如意,就赶紧回家。 杨文松答应了。 吃饭的时候,李东也趁机跟大舅说了下改造虾池做体验区的事。 大舅现在对李东是言听计从,几乎就没多想,直接就说,只要李东觉得好,那他就干。 要怎么改造,李东直说行了。 看那样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倒是省了李东不少口舌,跟大舅说改造一事先不急,等他的采摘园这边经营起来再说。 现在就改造,又没个人过来,白白的耽搁养虾。 大舅自无不可。 又问了问二舅那边的进展。 二舅说他看上了一块地,是个城中村,官府那边准备改造,二舅还是托了好几层关系,才揽到这个活的。 前期的手续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现在正在进行拆迁动员工作,他的人都在那边配合官府推进呢,很快就能搞定。 二舅兴致勃勃的说,他估算过了,这个工程干下来的话,起码能挣一个亿。 前期的启动资金也不需要太多,有个两三千万就差不多了,其他从银行贷款。 大舅也很欣慰的说,老二终于干点正事了。 李东却是眉头微皱。 拆迁工作,可向来是个头疼的活儿。 万一遇到那种钉子户,真挺麻烦的。 尤其是二舅这个性子,还有他手下那帮人。 到时候真闹出点啥事来,就不好办了。 李东只得语重心长的嘱咐了二舅几句,让他千万要注意,别做什么出格的事。 这个工程宁可不接,也不能惹事。 二舅笑笑说,他知道李东说的是什么事。 不就是怕遇到钉子户嘛,放心,他有的是办法对付那些钉子户。 李东说你能有啥办法?无非就是威胁人家。 钉子户可是全国性的难题,李东不觉得二舅会有什么好办法。 二舅说他是正经人,才不干那种恐吓人的事呢,他就是跟人好好谈谈而已。 李东还是不太放心,说谈不拢怎么办。 二舅微微一笑,说了句,他敢。 然后又说,他张芳财纵横江湖几十年,什么刺头、无赖没见过? 要论刺头、无赖,这世上还有比鱼码头上的渔民更刺头、无赖的? 早个十来年,他们这边的渔政执法人员,都不敢开船去海上查那些非法捕捞的渔民,只敢在码头上查。 为什么? 因为到了茫茫大海上,那些渔民,比海盗还凶残。 渔政船敢靠近那些渔船,那些渔民都敢开着船直接撞。 他张芳财连那些渔民都能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还收拾不了几个钉子户? 他有一百种办法收拾那些刺头,而且还让他们有苦说不出的那种。 李东还想说什么,二舅直接摆摆手说,挣钱,他不如李东,但是对付无赖,李东就不如他了。 他知道这里边的轻重,也会掌握好分寸的,保证既办妥了事,又惹不出事来。 见李东还是不放心,二舅就开玩笑的说,实在不行,他就派老将出马。 让李东姥姥去那些钉子户门口,骂他个三天三夜。 他就不信,这世上还有人能顶住坐地炮三天三夜轰炸的。 一家人都被二舅给逗乐了,只有姥姥气的拿着筷子狠敲二舅脑袋。 姜兰、胡琛看着这一家人,竟有些羡慕。 母慈子孝,不过如此。 ………… 吃过饭,一家人开着车去了趟海边。 虽然天气有点冷了,但还是挡不住胡琛跟姜兰、胡玥的热情。 三人穿上雨靴,兴冲冲的下海了。 李东和老妈手把手的教了他们钓蛏子,亲身体验了一把赶海的乐趣,玩得不亦乐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