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9:孝城乱(二十九)【二合一】 (第2/2页)
青年跟幕僚使者眼神相错的一瞬,他发现自己的想法错了。此人双眼黑得可怕,眼神无光,一派死寂。跟他对视一眼,便有种说不出的寒意自脚底板蔓延至全身,瘆人得很。 按照流程,该商谈如何攻城了。 在青年看来,孝城守卫薄弱,驻军防御稀烂,若是倾尽全力攻打一门,一两个时辰就能破开。己方兵力已经是孝城三四倍,辎重粮草也随着增兵的抵达而补充完全。 拿下孝城? 易如反掌! 但,幕僚使者的话却让众将疑惑。 他的提议是只围不攻! 络腮胡男人当即坐不住了,出声质疑:“这是为何?我军兵力充足,给我三个时辰,不,一个时辰,若不能破开孝城城门,末将愿意提头来见!只围不攻得耗损多少粮草?” 这是打仗不是过家家! 兵贵神速不知道吗? 能一天打完的绝不能拖到第二天! 他也想借此立功,最好是将野蛮子压下去一头,让所有人都看看究竟谁更厉害一些。武胆武者又不是只能打就行,还需要头脑。论智谋头脑,他绝对不会弱于野蛮子! 幕僚使者道:“自有用意。” 轻描淡写四个字噎得络腮胡男人说不出话来,他倒是想呛声回去——打仗用的是他们的兵又不是幕僚使者的,使者不心疼,他心疼!但他不敢,能在彘王身边稳坐第一把交椅的幕僚,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是个狠人! 老将军叹气道:“全听使者吩咐。” 幕僚使者道:“还有。” 老将军问:“使者请吩咐。” “带回来的那些人,送入孝城。” 老将军一怔。 幕僚口中说的“那些人”他知道,这些人都染了疫病,是彘王下令从发瘟疫村落抓来的,特地叮嘱老将军一定要带着。 老将军起初也不愿意,让一群带着疫病的病人随军去前线??? 他是疯了才会这么干! 但最后还是拗不过彘王。 毕竟,现在的彘王已经不是以前那位博学多才、外界名声极好的儒雅王室子弟、王储的有力竞争者,现在的他阴鸷多疑还暴戾,对于背叛和忤逆,完全是零容忍。 也幸好这位幕僚使者有特殊能力,似乎能将疫病病气限制在某些个体身上,再加上士兵防范得当,疫病并未影响大军士兵。 老将军问:“如何送入城?” 孝城各个出入口都已经关死。 幕僚道:“如何都行。” 老将军一噎。 幕僚冷漠:“或者将他们放入投石机,丢进城内。只要能送入城就行,不管是死是活。” 老将军:“……” 青年面上没什么反应,内心却已经骇然地睁大眼睛,听幕僚使者的意思……是准备让孝城爆发一场瘟疫?人为制造瘟疫?让身上带着疫病的百姓尸体传染其他人? 他垂下头,敛下眸子。 幕僚问:“可有问题?” 老将军道:“并无。” 这时候,络腮胡男人问:“孝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让全城百姓死于瘟疫,那得多久?我军粮草根本撑不了那么久……使者要让孝城变死城,只需攻破城门杀进去,少则一两天、多则两三天,也能杀得干净……” 他想吐槽幕僚使者太墨迹。 不懂打仗就别在这里瞎指挥,冲锋陷阵的事情有他们,一个文心文士指手画脚什么? 可,他还未说完,突然无法发声了。 络腮胡男人铁青着脸。 禁言夺声! 强烈的羞辱感让他双目怒睁! 他好歹也算是年少成名的将军,打仗也打了好几年,居然在营帐被个寂寂无名的文心文士禁言夺声,这无异于是当众掌掴他! 只是他的气愤无人共情、无人在意,连那个老东西也同意了幕僚使者荒诞的建议。 幕僚:“将军倒是提醒在下一事。” 青年眼皮狠狠一跳。 幕僚面无表情地说道:“孝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仅凭我们带来的这些人,还不够。” 老将军问:“使者的意思?” 幕僚道:“麻烦老将军抓些人来。” 老将军也跟着心头咯噔一下。 幕僚笑着解释说:“老将军误会了,在下说抓人不是抓您帐下兵卒,他们都是为我主开疆拓土的功臣,牺牲谁也不能牺牲他们啊,这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在下是指,老将军可以派人抓些年迈老弱的,这些人身子骨不如年轻人,极易沾染疫病……” 老将军:“……” 他内心忍不住骂骂咧咧。 青年坐在下首,内心一片寒意。 幕僚使者这话明摆着是威胁。 不去抓普通人便用帐下兵卒凑数。 思及此,青年暗下吐出一口浊气。 早知外界如此污秽,他当年就该死守故土,守着大家伙儿的坟墓也比看这些魑魅魍魉好。 过了一会儿,青年被幕僚点名了。 幕僚使者笑着看他,问:“此事便交由少将军去办,如何?也是个将功抵过的机会。” 青年:“……” “遵命。”他顶着义兄杀人般嫉妒眼神,忍下掀桌杀人的冲动,硬着头皮接下这桩“差事”。 ———————— 坏消息一桩接着一桩,当听到叛军增兵的消息,共叔武二人的情绪沉到了谷底。 昨夜那场流星一般短暂的大火给孝城带来了希望,但天一亮,渺茫的希望就被现实碾碎。二人还未找到林风和屠荣的下落,孝城破城又近在眉睫,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 只是,现实远比想象魔幻。 褚曜推测叛军下午或者傍晚就会攻城。 谁知到了晚上,叛军大营也没有动静。 这一幕闹得他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叛军葫芦里卖什么药呢? 驻军士兵可不管,他们只知道自己又能苟延残喘一天,绷紧的神经得到了片刻的松缓。 谁知道—— 当天晚上就发生了宛若噩梦一般离奇的一幕。 月上中天,叛军营那边终于有了调兵动静。 城墙上的士兵一个个打起精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