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2~133.踏入泰山的前哨战,囚禁虞清竹(7500字-求订阅) (第2/4页)
的他戴着简单的人皮面具,而或许是他的体魄还有戴着眼镜的斯文气质,吸引了这少女吧? 嘟嘟嘟... 火车的鸣笛声于旷野上响着。 奇异的是,无论外面多乱,火车周边是真正的安宁之地,不会被任何妖魔袭击,也不会出任何问题,除了较为高昂的车票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被指责的地方。 那么... 为何珍太妃为何会死去? 珍太妃不是也在火车上的吗? 抱着这样的疑惑,夏极闭目,呼吸逐渐均匀,陷入了梦境。 黑暗里... 寂静无声... 煤油灯的火苗儿忽上忽上地窜着。 奔驰的列车内,逐渐升腾起一股阴冷刺骨的寒意,一节节车厢好像成了停尸房一样,透着股难言的诡谲之感。 在这样的黑暗里,夏极缓缓睁开眼。 他平静的目光扫过周围。 没人。 一个人都没了。 对面没有,旁边也没有。 好像天地间只剩这列车在奔行。 好像列车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夏极伸手摸向身侧的茶壶。 茶壶也消失了。 而待他再回头时,对面出现了一个朱红华服的女人,那女人面容美丽,却被钉死在车厢的椅背上,头盖骨被揭开了,脑浆正往外流淌着。 那一双瞳孔带着深深的恐惧正死死盯着他。 这竟是珍太妃。 夏极看着太妃的瞳孔,双眼微微眯起。 应该还没发生吧? 那么...这是植根于心底的噩梦? 还是一种对于未来注定会发生事情的警示? 亦或是...其他什么? 夏极面无表情,没有人看得出来他在想什么。 而以上正常人的想法,还有面前诡谲的一幕也似乎没有对他产生任何影响。 忽然, 有遥远缥缈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距离下一站姑获城还有半个小时车程,下车的乘客请注意。” 随着声音传来,列车里的黑暗如退潮般消散,所有座椅上又坐上了人,对面的虞清竹还在,身侧的那名为秦淮的小姑娘也在。 而窗外天色则是灰蒙蒙一片,快黎明了。 列车广播的声音响了三遍。 该醒的人都醒了。 但姑获城下车的人显然并不多,只有极其微小的几处“起身收拾行李准备下车”的动静。 夏极收了收桌上茶壶,又把书放入包里,抬头看了看对面的虞清竹。 小师姑依然是一副“与世隔绝,不要管我”的颓废模样,身上还散发着酒味。 夏极神色动了动,不管如何,他既然见到了,就不可能放任小师姑以这个状态独自远行。 此时,身侧又传来声音。 秦淮也醒了,稚嫩的面容侧看向他道:“大哥,你也在姑获城下车呀,那太巧了...你是一个人吗?” 夏极指了指对面。 秦淮“哦”了声,旋即又兴奋而神秘道:“大哥也是来参加龙王祭的吧?” 夏极托了托眼镜。 对于“龙王祭”这个名字,他却颇为陌生。 事实上,远在他出发之前,太上就已经让人前去调查,但也许是太过仓促和信息传递困难的缘故,只有部分信息传递了过来,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姑获城有皇都来的秘使。 皇都秘使出现,这可能意味着许多东西。 但是... 夏极温和道:“听起来,是很大的祭祀。” 秦淮道:“那当然,而且还是很庄重的祭祀...龙王可以庇护人间,让这片大地风调雨顺...” 她双拳捏着,眼中露出某种奇异的虔诚。 夏极好奇的看着,忽道:“秦淮姑娘,你是教会的人吗?” 秦淮愣了下,摇摇头道:“我只是信奉龙,还是今年寒假的时候,妖灾刚刚爆发,我惶恐不安非常害怕。 然后听同学说这边的龙王庙特别灵,于是就来祭拜了一次,之后果然感到心里平静了许多,也没有那么害怕了。” 说完,他看了看夏极对面的虞清竹,轻声道:“大哥的这位友人,似乎很是心神不宁呢,不如去龙王庙祭拜一下,会很灵的哦。” 信奉龙? 夏极温和地笑了笑:“那就有劳秦淮姑娘了。” 秦淮笑道:“没什么啦,不过像大哥这样既有文化,又能锻炼出这么强壮体魄的人真的很少有呢...能够和大哥同行,我也会心安不少啦。” 显然,这位学生被夏极身上散发出的“文质彬彬”的气质吸引了,她悄悄观察了许久,见夏极又是戴着眼镜,又是认真看书,就觉得不是学生也是老师了,于是某种程度上将他视为“同类”,所以才会生出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两人随意聊着。 没多久,火车到站了。 夏极随意抓起自己的行李,看了一眼对面的虞清竹,伸出左手抓了过去。 虞清竹反应极快。 但是,她和夏极的位阶差了太多,又是符修。 再加上夏极的出手非常突然,以至于她眸子才刚刚睁开,还没来闪出警惕之色,就已经被那大手拿住了。 一阵酥麻的感觉闪过,虞清竹直接失去了知觉。 但在外人看来,她不过是一直没醒。 夏极摇了摇她,喊道:“起来了,到站了。” 但是没有半点反应。 他把随行包裹随意挂在肩上,走上前,左手绕过虞清竹的双肩,右手抄起小腿弯,将她直接抱了起来。 见到秦淮那学生妹好奇地看来,夏极温和道:“内人。” 秦淮打量了一下,只觉两人在衣服上似乎有些不搭。 夏极笑着轻声道:“吵架了就喜欢喝酒。” 秦淮恍然,象牙塔里她也见过学长学姐吵架,那就正常了。 三人下了车。 天空显出鱼肚白,熹微的光明显出小城上一栋栋白墙黑瓦屋。 此时还只是黎明时分,城里安静的很。 只不过早点的油篷子下,却已经坐着不少人,豆浆油条面条馄饨的热气香味弥散在小镇上,长凳上坐着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有新人到来。 牛车骏马的声音,再夹带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