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纷至沓来乡情重(周一求一哈推荐票) (第1/2页)
我在1982有个家正文卷8.纷至沓来乡情重山顶风景好,视野好,王忆看到了四周海情也看到了部队留下的营房。 营房分为两部分,整体是南北走向排列,南边临海是原本的官兵宿舍,一共有十座房屋。 北边是两座房屋,这两座房屋更高大一些,以前是机关办公室,现在成了村委办公室。 在这二者中间的开阔地带是原本的军队训练场,也是如今学校的cao场,上面有一根旗杆,一面五星红旗在海风吹拂下猎猎飞扬。 王忆冲着红旗敬了个礼。 王向红看到这一幕便笑了,又摸索出一袋烟点上了。 他介绍说道:“咱们这个小学是解放后就建立的,叫解放子弟小学,后来***年代统计各村学校,发现全是什么解放呀、红星呀的名字,于是就勒令咱改了名。” “咱渔家人都没什么文化,随便起名叫天涯小学,这名字便这么沿袭下来。” 小学没有围墙也没有校门,十座房屋有序排列,六间房子是班级,两间房子是库房,两间房屋空置。 王忆走近看,问道:“咱岛上现在多少学生?” 房子结识但简陋,有些窗户玻璃都碎了,岛上没有玻璃补上,便用纸壳子顶上。 所以哪怕是大晴天、大白天,这房间里头还是黑洞洞。 王向红说道:“学生仔不少,一到五年级都能填齐,一个班能有十到二十个人。另外还多了个育红班,那人更多,不好说。” 王忆咋舌:“我看咱村子也不太大,竟然这么多孩子?” 王向红苦笑道:“咱岛上人祖祖辈辈都喜欢人多,毕竟出海打渔谁也不知道哪天能撞上个三灾五难,所以家里人口少,很容易就绝户。” “这样在计划生育工作上,咱王家村是大落后,从没当过先进,唉,老少爷们还是想多要孩子。” 现在学校没有教师停用了,门口上了锁。 王向红去村委办拿来钥匙打开,一间整洁但破烂的教室出现在他们面前。 房子内侧墙皮翻卷,墙上有马克思有列宁有高尔基有主席的画像,前后各有一扇黑板,之间摆放着课桌。 让王忆大开眼界的是,这里的课桌是砖头垒成的,上面架着石板抹着水泥面,高矮位置都固定。 没有椅子。 王向红及时介绍道:“咱学校就这么个条件,课桌还是部队临走前帮咱建的,椅子要学生仔们从家里带。” 王忆看着密密麻麻的桌子说道:“这里面桌子挺多呀。” 王向红不好意思的说道:“没有那么多教师,所以平时学生得并班学习。” “低年级的往前坐、高年级的往后坐,老师先给低年级讲课,讲完了就让他们写作业,再给高年级讲课。” 王忆下意识摇了摇头。 家乡的风景很美,可经济、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的条件很落后! 这不是天涯岛独有的困境,外岛各村都是这样。 所以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这些外岛都荒废了,村里人有点条件便会搬迁进城里。 王向红看见他摇头,心便提了起来: “唉,王老师,你要是觉得不好办就算了,前几年上面陆陆续续给咱派了好几位教师,都耐不住寂寞、受不了这艰苦的条件。” “说来也是,在咱这里没有电影院没有公园,我听说城里还有少年宫歌舞厅啥的,那多热闹?咱这里除了祖祖辈辈过活的本家人,谁能住的下?” 这番话说的心酸。 人终究得认清现实。 王忆安慰他说道:“我觉得咱这里很好。” “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美帝武器先进大炮坦克多,主席说他们是钢多气少,咱们的志愿军英雄是钢少气多。” “同样,咱们天涯岛是书少气多,城里学校条件好,那是书多气少!” “军队里士气重要,学生才气重要,腹有诗书气自华,咱一定能办出个让城里人刮目相看的好学校!” 开什么玩笑,爷们我可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大好青年,我有四十年的时代优势和资源优势,难道还办不了个村里小学? 绝不可能! 这番话把王向红给打动了,他就吃这一套! 王忆一鼓动,他一手掐腰一手握拳砸下说道:“好!王老师你说的好!主席同志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你有志气,好,好!” 接下来还要解决住宿问题。 王忆指向最南边临海的两座库房说道:“给我随便选一间就行,我住在学校里、吃在学校里,不把咱天涯小学办好我哪里都不去。” 王向红动情的说道:“王老师,你是个王家好子弟!唉,当年我对不起你爹啊!没想到你和你爹不但不记恨咱王家,还回来报效家乡!” 王忆诧异的看向他。 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句话? 这话似乎牵扯什么隐私,王向红说完后便赶忙转移了话题:“你去选个库房,我下午就给你找床、找人来给你搭建个灶台——不,你吃饭还是下去吧,去我那里,我家不差一张嘴。” 王忆摇头道:“给我搭建个灶台吧,具体是怎么吃后面再说,先把学校办起来再说。” 他准备给自己偷偷开小灶呢。 路上王向红给他介绍了天涯岛子弟的教育情况。 很不乐观! 现在国家还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