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2章 蓝玉提醒  (第1/2页)
    姚广孝接着说道:“殿下,皇太孙此举的用意在明显不过,就是要天下所有的官吏都明白他的身份和地位。”    “同时也告诉所有人不要和亲王过从太密,今日三位尚书侍郎当着衙门上下的面都受了申饬,就是一个警告!”    朱棣摇摇头,有些懊恼的说道:“大师,实不相瞒,在昨日我与皇太孙下棋的时候心里也在诧异,以前从未听说他在棋艺上有何高超之处,却信心满满的要与我对弈。”    “早知道这样,我当真不应该下那盘棋呀,从此以后谁还敢与我亲近?”    姚广孝安慰说道:“殿下不必如此,太孙从你们入门了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心中不悦了,就算没有这件事,他肯定也会想方设法了敲打文武百官的。”    朱棣忧虑的说道:“大师,我害怕的是他趁此机会剪除我的羽翼呀,你也知道丘福和朱能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还有别的将领,都与我关系亲厚……”    姚广孝却说道:“殿下不必忧虑,以贫僧看来太孙绝不会这么做的!”    “哦,这是为何?”    姚广孝解释说道:“殿下,现在京城的文武百官都知道太孙申饬的事情,却没有传出来他和殿下对奕的事情……”    “你是说皇太孙是有意瞒下此事?”    “确实!就算他被陛下立为皇太孙,可他毕竟是个晚辈,而且藩王镇守边塞乃是陛下亲定的国策,是万万不能动摇的。”    “并且陛下年事已高,也越来越顾念亲情,皇太孙如果在这个时候调开或者打压所有与亲王相近的人,那就等于砍断了我们的手脚,    不但在战事上无法如臂使指,达不到守卫大明的目的,而且还会给陛下产生将来他要削藩的感觉,    这是太孙万万不敢的,所以这件事并没有把燕王殿下您牵连进来。”    “有大师这话,小王就算放心了……”    朱棣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他只是一个藩王,名不正言不顺,不能随心所欲的收揽人才,培养亲信。    自己在北平府经营了多年,这才产生出来几个人才,实在太难了……    如果皇太孙一下子就把他们给调走了,自己立刻就成了孤家寡人!    就算是想有些作为,也不能够了!    作为一个藩王,忧虑的是自己的亲信手足被砍掉。    而作为官吏,忧虑的则是自己的前程命运。    所以在听说三位部堂大人受了申饬之后,人人都开始警觉起来,不敢随意行事。    尤其是不敢和亲王再有什么交集。    如果说皇太孙殿下之前是借着圈占土地的事情,敲打的是勋贵集团。    那么这一次敲打的就是文官们了!    所有的文官都知道,他们在朱元璋心目当中的地位,远远不如勋贵。    因为做皇帝的肯定明白八股取士,能够产生出来一波又一波的读书人,而且产生出来的这些读书人也不一定就有真才实学。    所以在明朝初年的几位皇帝虽然举行会试,可是大批的官员仍然是从举人当中挑选出来的。    文官可以杀了一批又一批,依然动摇不了国本。    可武将就不同了。    不知要经过多少战争的磨炼,死伤多少人,才能够产生出来一个有名的将领。    所以相对来说,武将要比文官值钱的多!    皇太孙殿下杀武将的时候眼都不眨,如果杀起文官来,会下不去手吗?    所以也就是从现在开始,尤其是文官们才猛然觉醒,    储君已立,国外已正,任何有损储君威严之事,都是死罪呀!    作为明朝的大将军,蓝玉这天前往东宫求见。    对于蓝玉的到来,朱允熥虽然不知道他所谓何事,但仍然在文华殿的本仁殿接见了他。    “臣蓝玉参见皇太孙殿下!”    “这里没有外人,大将军就不必多礼了,快快请起。”    两人寒暄几句,这才各自落座。    王忠和马和抬过来一个火炉,上面堆满了烧着通红的木炭,暖阁里面不一会儿就温暖了许多,空气也不再那么冰凉。    “来人,给大将军奉茶,天气冷,你也暖暖身子。”    “多谢殿下。”    宫女把茶轻轻放在蓝玉身旁的几案上,躬身轻轻退下。    朱允熥率先开口说道:“大将军这个年过得好吗?”    蓝玉回答道:“托殿下的福,一切都好,多谢殿下的赏赐。”    朱允熥客气的说道:“大将军不必客气,咱们都是亲戚,本该我亲自前往拜见的,只不过琐事缠身,而且今年这么多王叔回京,总要安排一二,免得出了岔子。”    “我听说前日殿下下令申饬了三部的官员?”    朱允熥不动声色的回答说道:“确实,他们在朝廷的政务上有些疏漏,而他们所掌管的又是朝廷大事,稍有瑕疵就会出现大问题,所以不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