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8章 大慈大悲唐僧rou (第3/3页)
满后应当封为“旃檀功德佛”,现在却是远远不够了。 而且唐僧这番作为还有另一桩好处,便是隐藏了他此前的想法,使得如来佛祖只当他心怀慈悲,不知他心中早有异想。 阎罗王赞道:“昔年佛祖割rou喂鹰,今日圣僧割rou渡鬼,大慈大悲,大神大圣,佩服佩服。” “卞城王”毕元宾打趣道:“老包,都说你铁面无私,没有感情,没想到你也知道慈悲,这可真是长见识了。” 阎罗王便是大名鼎鼎的包拯,铁面无私辨忠jianian那位。 现在是唐朝,距离宋朝还有好几百年。 但神仙不管这个,到了宋朝的时候,让包拯和文曲星君转世一下,就能完成时间的轮回。 同理来说还有关二爷。 关二爷在宋徽宗时期才开始加封,万历年间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 实际上,关二爷刚死,便被太上老君引走,成为道门护法元帅。 “泰山王”董和道:“老包往日见到的,都是穷凶极恶的jianian邪之徒,自然不用给他们好脸色,如今见到圣僧,岂能无动于衷。” 即便狮驼岭死难的百姓和妖怪都被佛祖菩萨渡化,来这里的冤魂也超过百万。 莫说一个唐僧,便是一千个唐僧,也不够塞牙缝。 可唐僧舍身渡鬼,地府鬼差,灵山诸佛,无不为之祈祷,使得他虽未受封,却已经凝聚了佛陀道果。 rou切不尽,血流不干。 冤魂怨鬼静默无言,地府内只有一下接一下的割rou声,以及唐僧诵经的声音。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 不知过了多久,冤魂怨鬼尽数渡化,唐僧血rou尽去,只余下一具骷髅。 阴风一吹,骷髅变为粉碎。 执念落在琉璃戒刀上,把戒刀化为一把慈悲佛兵。 舍利落在陨铁匕首上,把匕首化为一把舍利宝剑。 自此之后,佛门多出两门绝学,一曰慈悲刀法,一曰菩提剑法。 李世民觉得燃灯古佛传下的如来神掌威力太强,担心有人以此为恶。 和唐僧商议,化法器为佛兵,删改如来神掌。 琉璃戒刀和舍利剑也因此成了“金顶佛灯”和“佛光普照”的护法佛兵,代表“心之正义”和“心之禅觉”。 血rou渡化冤魂怨鬼,骨骼化为护法佛兵,唐僧十世修行一朝尽丧,彻底化为飞灰。 但还是那句话,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 接引佛祖引导唐僧师徒过凌云渡,本就是要他们蜕去凡壳。 唐僧蜕去凡壳的方式和接引佛祖预想的不同,结果是一样的。 伴随着灵山诸佛的诵经声,恢弘的佛光在地府中亮起,唐僧因果尽去,凝成佛果,恢复了往日的修为。 不过从今日起,他不再是金蝉子的十世轮回之身。 唐僧就是唐僧,玄奘就是玄奘。 “多谢诸位相助,让贫僧了结了因果。” “圣僧慈悲,我等佩服。” 佛光一闪,唐僧回到了凌云渡的渡船上。 接引佛祖道:“脱却胎胞骨rou身,洗净当年六六尘,今朝行满方成佛,一体还归大道真。玄奘,恭喜。” …… 大雷音寺门口,如来佛祖带着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浩浩荡荡出门迎接。 唐僧方才的举措,比佛祖昔年割rou喂鹰更加让人佩服。 唐僧给四方神佛见了礼,随后拿出通关文牒呈献给如来佛祖。 “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望佛祖垂恩,早赐回国。” 如来佛祖日常装逼:“你那南赡部洲,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yin多诳,多欺多诈,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 这一堆屁话听听就行了。 西行十万八千里,唐僧岂能不知,这些词汇可以完美的用来形容——西牛贺洲。 距离灵山八百里的铜台府,盗匪横行,官员昏庸,百姓刁钻刻薄,出门买菜都要自己带秤; 佛祖曾经讲经过的布金禅寺,僧人难守色心,公主为求自保,在屎尿中打滚; 金平府妖怪装神弄鬼,骗取百姓供奉; 狮驼国文武群臣、黎民百姓,被妖怪吃光,只因妖怪是佛祖舅舅,便安然无恙; 菩萨视百姓为蝼蚁,肆意践踏玩弄; 百姓对神佛只有因恐惧而产生的“畏”,却没有因恩德而产生的“敬”…… 若非打不过佛祖,唐僧都准备再走一遭,去大唐“取经”,把儒家典籍带到西牛贺洲。 不管是佛祖菩萨还是黎民百姓,一并都给教化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