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五章 请原谅我的自负 (第2/2页)
于便是三重叠加。 “【闭上双眼我又看见, , 当年那梦的画面, 。】” 听着这种模式,作词人钱清朗突然反应过来。 “可能真是两个人!” “前面的教父与后面的教父,有没有可能不是一位?” “而是…….传承!?” 他不知道自己猜的对不对。 但是,他的投敌进度条,貌似快满值了。 一曲终了,袁鹤文喉咙有点发干,问道:“大家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结果,一时之间竟无人说话。 ……… ……… 《以父之名》一出,可谓是让所谓的【暗黑三部曲】更加深入人心。 两首手法类似,风格却截然不同的歌曲,收获了极高的热度。 无数人听完后,都想不明白骆墨的脑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 这等高级而又超前的创作,他是如何弄出来的? 这类歌曲,在蓝星歌坛同样是独树一帜。 你找不出第二个歌手,有这样的作品! 歌词像是整首歌的线索,作曲像是整首歌的骨骼支架,编曲则是整首歌的灵魂! 整首歌曲细节太多了,多到京城词曲作家协会的那群人,都有点不想给这首歌进行拆解了。 是的,这群人在吕一的号召下,又开起了交流会。 任务则和上次一样,对整首歌进行拆解。 还别说,京城词曲作家协会成立至今,收获热度最高的一次,就是在上周发布了《夜的第七章》的拆解……… 一群网友在底下夸他们是大神。 不少人从业多年,还是头回听到这么多人喊大神。 而原因竟不是因为自己的创作,而是因为拆了别人的一首歌。 “大工程啊,不比《夜的第七章》小啊!”有人感慨。 “吕哥,你真的不退位让贤,让我们的新皇骆墨登基?” “赶紧的吧,我感觉骆墨不在京城词曲作家协会里,这个协会名不副实。” “什么名不副实!?你他妈说什么鬼话,这明明是名存实亡!” 吕一闻言,倒也不气。 他只是叹了口气道:“你们不会真以为,我愿意把会长的位置让给人家,人家就会觉得稀罕,就会加入进来吧?” 众人闻言,跟着一起叹气。 一群老男人就这样不断的你唉一声,我也唉一声。 这年头,想认个带头大哥都这么难。 这群人里,有好几个人,童树和李俊一见了都是要尊敬的喊声老师的。 这两个小子或许做梦都想不到,他们在馋他俩的位置。 众人的想法都很统一:“如果说,骆墨在协会里,这样的交流会开起来,才有意义!” 甚至还有人起哄表态:“我可以发誓,如果骆墨来当会长,以后交流会再开着开着,开到足浴店或者会所里,我第一个不同意!” ——我愿意为了他戒掉! ——我太想进步了! ……… ……… 《以父之名》的拆解,一如这群人所料,是一个超级大工程。 一直到晚上,他们还没有鼓捣好。 要知道,这群人里可是有好几个业内知名的快枪手,是那种一年少说写3位数的歌曲的人。 这些人,写一首歌都花不了那么长时间。 但是,等到成品出来以后,大家一起坐下来听了一遍,只觉得有了满满的成就感。 “这简直就是艺术!”有人赞道。 这里头,可以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于古典乐、弦乐、歌剧、说唱等类型有研究的词曲人而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可这是他山之玉啊........ 光是照着学习,就足够受益匪浅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去看了下整首歌的数据。 这首在他们认为甚至有点太高级,太超前的歌曲,各项数据居然都高的离谱! 从目前的趋势上来看,和陈洛与财神爷三人组的《太懂》,暂时战了个五五开。 但从对于整个歌坛的意义而言,陈洛等人是在延续风格,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再创佳绩。 而骆墨这个弄潮儿,又开始引领潮流了。 吕一闻言,却道:“其实,我整首歌听下来,感触最深的,是骆墨这个才25岁的年轻人的心气。” 是的,这是一首有心气的作品。 毕竟周杰伦写这歌的时候才24岁。 “一分多钟的前奏啊,有几个成名之人敢玩?”吕一道。 “还有这种大胆的创作,大胆的风格。” “他自信了,这个人太自信了。” “自信到…….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他这首歌里的歌词。” “【请原谅我的自负】。”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