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二章 《穷病》 (第1/2页)
结合电影与现实,在观众看来,程勇的小团队,肯定是没错的。 一开始虽然有在盈利,但卖价也比正版药便宜。 到了后面,更是自己亏本卖药。 思慧和神父都在很积极的联系病友,尽自己的一份力。 程勇坐牢了,黄毛更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甚至就连假药贩子张长林,由于在审讯的过程中,没有把程勇给供出来,使得观众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原谅了他。 至于警方,像曹斌直接撂摊子不干了,表示这个案子他办不了,愿意接受一切处分。 而根据警方的立场,他们做的一切,也都是职责所在。 很多普通观众思前想后,自然都会觉得,最大的反派,就是药企! 可如今,再看看官媒的报道,和营销号的科普文章,理性告诉他们,药企……..好像也没错? 药企研发药物的成本,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而且根据这个行业的大环境,以及特殊性,很多投资大佬,都不愿意往这里头砸钱。 风险性太大了! 药物研发,很可能是一个无底洞。 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出结果,以及会出怎样的结果。 甚至于学这方面专业的人都不多,有时候还会逐年锐减,人才也稀缺。 而有的药物研发,甚至不是几年的事情,而是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 在投资人看来,我往这种项目里投钱,还不如投其他项目,何必呢? 的确,现在网络上依然还有很多人坚持的在骂药企,不管不顾,就是骂。 “钱钱钱,你们就知道钱!” “呵,恶臭!” “把人命当生意,视人命如草芥!” 可如果理性思考一下,如果考虑一下未来的发展呢? 药企如果无法回本,那么,新的项目怎么办? 这个行业又该如何发展呢? 其他还没突破的领域,还无法根治的病,又该怎么办呢? 而且换个角度来看,是仿制药救了这些人吗? 如果没有正版药,又何来的仿制药呢? 这里头,涉及了太多太多了,让人越是去细想,越是觉得头疼,越是觉得心里难受。 一篇篇文章,一篇篇报道,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为药企“洗白”。 而这带来的结果,是令人窒息的沉默。 这部电影,可怕就可怕在——谁都没错! 一时之间,里头的一句经典台词,浮现在了无数人的脑海里。 在看电影时,他们就被这句台词给震撼到了。 如今,在了解得越来越多之后,心中的震撼居然还在加深! 这句台词,是假药贩子张长林对程勇说的话: “【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封神级的台词! 对于很多人来说,明明观影结束已经有好几天了,明明是炎炎夏日,却突然有了一种心底发寒的感觉! 由于大家的立场都没有错,这让很多观众越发觉得这部电影无比惊艳,拍得太绝了! 很多人心中对《药神》的评价,居然还在节节攀升! “原来我以为我看懂了,其实我没看懂!” “太牛了这部电影!” 很多网友甚至在网上打出评价:“华夏稀缺这样的电影,华夏也需要这样的电影!” ……… ……… 蓝星电影行业目前的现状,和地球上类似。 网友们大多都是喷,很少人有人夸。 你看看国外的电影,要么特效做的很震撼,质量高的一匹,要么很有深度,深刻的反应社会问题,甚至推动社会的发展。 再看看你们,拍得都是什么玩意儿! 可《药神》的横空出世,似乎让有些东西,变得不一样了。 很多人真的难以想象,这样一部作品,居然是出自一个年纪都没到30岁的年轻人之手,且还是他的第一部真人电影! “究竟还有什么是骆墨不会的?” “究竟还有什么是骆墨干不好的?” 而到了8月4日,多家官媒开始齐齐出动,大肆赞扬起了《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 本来,因为【百亿票房计划】的缘故,各大官媒就是会对这些电影进行报道的。 可是,它们这次的一些用词,和先前报道那几部电影时,完全不一样。 夸得太狠了,夸得太用力了! 其中,有一家知名官媒,还特地对骆墨进行了采访。 采访内容并不多,总共只有三个问题。 前面的两个问题,骆墨回答的都是比较简单的,一副没打算多聊的样子。 比如为这部电影暴瘦之类的。 他就回了三个字:“应该的。” 但第三个问题,他的回复,却让很多人眼前一亮,也让很多业内人士,陷入了沉思之中。 官媒问的是:“现在,网络上都在说,这部电影可怕就可怕在谁都没有错!对此,想问一下您在创作剧本时,是基于何种想法,进行了此类创作。” 骆墨听到这个问题,沉吟了片刻后,用地球上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回答了这个问题。 “真正有价值的悲剧,不是出现在善恶之间,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