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身世 (第2/2页)
也需要代步工具,我回来一趟,送点儿东西,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儿吧?” 刘斌愣了下,“呃……那我等会儿给上面打个电话,说一下具体的情况。莫先生还有什么其它的要求吗?比如办个捐赠仪式什么的?” 莫非很干脆的拒绝,“没那必要,你们港澳办公室给悄无声息的办了就行,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发挥出它们的作用。 “工具嘛,能给人带来一些便利快捷,就是它们最好的归宿了。” 刘斌看了一眼莫非。 发现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带着轻松的笑容,就像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儿似的。 脸色平静,情真意切,让人很有好感。 “好的,我现在就去打电话联系领导。” 说完话,他冲莫非点点头,就去了火车站的某间办公室。 参加工作以来,他还从未遇到过像莫非这样的人。 不管是外商侨胞还是港澳同胞,他们或多或少,都适应不了国内当前的环境。 虽然对于刘斌这样的接待人员来说,已经尽到了最大限度的支持与需求,甚至是给予了最大的宽容与满足。 但是人家仍然会有各种不适应。 而这些不适应,是方方面面甚至是全方位的。 莫非不一样。 他给刘斌的感觉,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地盘上,颇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而且,莫非在说话行事,以及和人交流这方面,也让人挑不出毛病。 他性格稳重,行事低调,很有亲和感。 虽然有时候会偶尔调侃人,但却并不让人反感,也总能顾虑到别人的感受,很注意言语措辞间的分寸拿捏。 如果不是知道他的年龄,刘斌都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就是事实。 半个多小时后。 一辆老浦江就开进了火车站,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位两鬓斑白的清瘦老者。 刘斌连忙给双方介绍:“莫先生,这位是我们的领导廖主任……这位,就是从香江过来的莫先生。” “廖老好。” 莫非冲老人鞠了一躬。 安家慧连忙学着他的样子,跟着对老人鞠躬行礼。 廖老可不是一般人,一家子都是老革命出身,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而且,老人家今年都72岁高龄了。 三月份才刚在美利坚做过心脏手术,而现在,才六月份。 莫非都不知道,他已经返回了工作岗位上。 只能说,这一代老革命家的某些坚持,是后世人无法理解,也很难做到的,后辈只有钦佩敬仰的份儿…… “小伙子很精神啊,国语也说得很不错,这是你的小女朋友?” 廖老开口就是家长里短的长辈口吻,给人如沐春风的亲近感。 莫非倒是很坦然,“是,让您老见笑了。” 廖老哈哈一笑,“怎么就见笑了,这样很好啊,你们年轻,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执着,这是好事儿,只要你们自己懂得珍惜。” 莫非很守规矩,“一定不会辜负廖老的期望。” “哈哈……是个好孩子。” 老人家一眼就看出了莫非眼里的那种真诚。 像他这样经历过特殊年代的人,凭一双眼睛,就能看透很多事情,“我也是听说了你的事情,所以特意赶过来对你说声谢谢。 “虽然这句话很廉价,但对于自家人来说,我还是希望你能相信他背后所代表的意义,甚至是感情上的认同。” 莫非报以微笑,“廖老言重了,飘荡在外的游子,对于自己国家的强大,也是殷切盼望充满期待的。 “所以,能尽一点儿绵薄之力,也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您这话说的重了,反而是一种见外。” 廖老相当的爽朗,“哈哈,说得好,那我就什么都不说了,也代表国家收下你的捐赠了。” 莫非很识趣的转移了话题,“这就对了……我看您老脸色不是很健康,不如我们找个地儿坐下聊?” “行,那小刘你就去联系人,把东西暂时先运回单位里……小莫小安,我们这边走。” 老人家人老成精,一看就知道莫非有别的话要和自己说。 想也没想,就不动声色的安排妥当了。 三个人选择了另一间办公室。 “我详细的问过香江那边关于你的身份,你和盘古研究院的莫教授,是堂兄弟?” 廖老直言不讳的问到。 对于这个,莫非也没觉得有什么意外。 莫世文能在一年时间里迅速崛起,震动整个世界,连美利坚、英吉利、大和都出动了间谍。 国内怎么可能不闻不问? 如果今年莫世文能一举拿下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么,他就是华人圈子里,最顶尖的那几个人物之一。 他今年才27岁,一句前途无量,都形容不了他的成就。 而且现在看来,他已经无限接近诺贝尔奖了。 所差的,无非就是时间而已。 所以,对于莫世文以及他的研究院来说,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种在科技领域属于最尖端的人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地区不会求才若渴,国内也不例外。 香江的汪主任,为什么对周崇华那么亲近,粤东的领导层,为什么这么重视周崇华。 这都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么,了解清楚莫世文的家庭背景,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莫非笑了笑,“您老可以这样认为。” 廖老轻轻哦了一声,“你的意思是……” 莫非正了下脸色和表情,“我的母亲杨芸,其实并不是我的亲生母亲,而是我的亲姑姑,我的母亲叫何红英,父亲叫杨守衡,我的爷爷叫……杨正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