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 反贼姜瓖 (第2/2页)
派兵攻大同,让姜瓖两面作战。” 代善道:“没错,姜瓖此人必须除掉,给先帝报仇,给四万余大清将士报仇!” 众人纷纷发言,多尔衮一直冷眼旁观。 姜瓖气死皇太极、击杀四万余清兵,大清跟姜瓖有国仇,许多人希望尽快除掉姜瓖。 不仅仅是国仇,那些被姜瓖杀死的清将家人,都仇恨姜瓖。 姜瓖在满清许多人心目中,那是国仇家恨。 众人讲述完毕后,多尔衮要发话了,他道:“诸位真的以为,要灭明真的非先灭姜瓖不可?” 对于这个意外之言,众人一怔。 孔有德道:“姜瓖所辖的宣大之兵,乃是明国的精锐。山海关、宁愿虽有关宁铁骑,但兵力不多,战力恐怕不能跟大同军相比,若不先灭姜瓖,无法灭明!” 众人都觉得是这样。 多尔衮道:“诸位真的认为,姜瓖会忠于明国?” 范文程接口道:“根据情报,姜瓖和麾下之兵,完全视宣大总督范志完如无物。重重迹象表明,姜瓖对明国不忠,迟早要反明。” 洪承畴道:“照这么说来,姜瓖是想要像李自成、张献忠那般,割据一方,称王称霸了!” 多尔衮道:“所以,明国是明国,姜瓖是姜瓖。崇祯能掌控的、尚有战力的明军,只有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我们大清该如何对付姜瓖,诸位有何高见?” 鳌拜道:“禀摄政王,姜瓖与大清有国仇,无论他是何身份,都必须除掉!” 代善道:“咱们大清要入主中原,就必须扫平一切势力。明国、姜瓖、李自成、张献忠,都必须一一铲除。” 洪承畴道:“大清是要铲除全部敌人,但不宜跟四方面敌人同时为敌,得要讲究策略,可向稳住一方、拉拢一方,再集中力量打击消灭另一方。” 多尔衮道:“李自成、张献忠跟我们相距甚远,我们目前面对的是明国和姜瓖,到底该如何做?” 代善道:“禀摄政王,大清跟姜瓖势不两立,没有合作的余地,可联络南边的李闯,南北夹击,灭掉姜瓖,然后再掉头收拾李自成。” 洪承畴道:“礼亲王想法很好,但不一定能实现。姜瓖跟李自成无冤无仇,焉知两人是否会勾结起来。” 范文程道:“下官觉得,李闯和姜贼有勾结起来的肯定性。我们也应当派人联络李闯,尽量争取跟李闯合作,南北夹击灭姜瓖!” 对于这个建议,多尔衮点头赞同,亦有许多人赞同。 多尔衮让范文程派人前往西安联络李自成,秘密谈判。 无论结果如何,没有实力的崇祯已经被彻底边缘化了,不被满清看作是强劲对手。 反倒是姜瓖,被满清视为劲敌。 ———————— 京城城内,某大客栈。 大客栈食客很多,人与人之间聊得火热。 其中,某食桌的四名食客,说话声音很大。 “闯贼夺关中后,又派兵北上,固原、宁夏、甘肃三镇,兵力既少且弱,恐怕很快落入闯贼之手。” “姜瓖身为宣大提督,保卫大明是他的职责,练兵已有半年,闯贼肆虐,山河沦陷,却迟迟不带兵南下剿匪!” “姜瓖这是养寇自重,没安好心!” “三位有所不知,姜瓖的确是拥兵自重。他原本就不安好心,靠贿赂jianian臣周延儒才做上大同总兵之位,刚做总兵就血腥抢夺钱粮,这肯定是早有预谋!” 爆出这个“内幕”,其他三人都惊讶起来。 由于说话声音很大,客栈大厅许多人都听到了,无不惊讶。 而事实上,姜瓖的确给周延儒送过重礼,才得以做大同总兵。 “那照这么说来,姜瓖与左良玉那般可恶!” “可不是吗!姜瓖比左良玉心狠多了,更有手段,实力更强,要是祸害大明,后果比左良玉更严重!” “哼!姜瓖狗贼,不会有好结果!” “迟早会有人收拾姜瓖!” ………… 不仅仅在京城,在许多地方都传扬着姜瓖的坏话。 这些坏话,是仇恨姜瓖的人特意传扬。 仇恨姜瓖的人实在太多了。 比如,姜瓖在宣大收回军田、没收地主财产,这得罪了很多既得利益者,这些既得利益者,很多涉及到了京城权贵,甚至在江南的人。 又比如,满清极为仇视姜瓖,亦有派人在关内宣扬姜瓖的坏话。 姜瓖在许多地方名声很臭,在宣大一带,却得到很多人拥护。 ———————— 京城,紫禁城,养心殿。 十一月上旬这天,姜瓖收到了范志完的报告,得知姜瓖连尚方宝剑都不放在眼里。 “反贼姜瓖!混蛋!” 崇祯气急败坏,他已经可以肯定,姜瓖如同左良玉,但手段和实力都强于左良玉,危害更大。 但是,崇祯手底下有点战斗力的军队,只剩下吴三桂的关宁铁骑。 大明恐怕要完了,崇祯一颗心凉透了! 痛心了好一阵子后,崇祯再仔细思考应对办法。 为此,他太子朱慈烺也叫来,把这些事告之。 只有十四五岁的朱慈烺惊呆了,没想到姜瓖居然是逆贼,破口大骂起来。 “皇儿觉得,该如何是好?” 朱慈烺来回踱步,冥思苦想,好一阵子也没想出办法。 他道:“父皇,这该如何是好?” 崇祯叹息一声,道:“逆贼姜瓖,该千刀万剐!不过,咱们现在根本无力惩罚,所以,不宜公开斥责,宣大离这不远,要是激怒了姜瓖,派兵来围困京城,后果不堪设想,暂时不能撕破脸皮。” 不久后,朱慈烺灵机一动,想到了某些方面,道:“父皇,不如迁都南京。江南富庶,是赋税主要来源,就算我们丢失了北方,赋税影响不大。去到南京后,再重用人才,花钱好好练兵!姜瓖虽对大明不忠,但好歹还未正式反明,总不至于派兵在半路上劫持父皇和儿臣!” 听到儿子说迁都,崇祯眼前一亮,这的确是好办法,去到江南后可远离北方的战火。 但是,他很快又皱起眉头,迁都可不是简单之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