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 将军变主公 (第2/2页)
次王期章前来,还带有一个包袱。 卢德久道:“周章期?本官不认识你,所来何事?” 王期章笑眯眯道:“小的来给卢参将送富贵、送前程的,不知卢参将想不想要?” 这么一说,卢德久来了兴致,道:“说来听听!” 王期章不立即说出来,而是扫视屋内一遍,最后看向屋门,再低声道:“不知卢参将觉得大明朝廷如何?朝廷跟李闯、满清屡战屡败,精锐已丧失殆尽,让若任何一方举兵来攻,能否抵挡?” 他说出这些话,作为人精的卢德久,预计到了对方接下来要说些什么,答道:“除非姜瓖誓死保卫大明,否则必被满清或李闯所灭!听说姜瓖不太忠诚于朝廷,大明江山危在旦夕!” 卢德久说话间,没有丝毫难过之色。 王期章看出来了,他对大明生死丝毫不在意。 他再问道:“卢参将觉得,满清、姜将军、闯贼、献贼,哪方最强大、哪方有前程?” 卢德久道:“按理说应当是满清,可姜瓖以很小代价杀满清四万余人,也有可能是姜瓖最有前程。” 话音落下,王期章把包袱放在桌面上,道:“卢参将请看!” 卢德久打开包袱,只见包袱里装的都是黄橙橙的金子,顿时两眼放光,他十分爱财,金子是他的最爱! 只是,“周章期”不可能无端端送金子给他,必是有事要他去干。 他走到房门后,把房门关上,上栓。 重新走回后,向“周章期”道:“你到底是何人?所为何事?” 王期章道:“姜将军接到密报,满清将会在过年后再次入侵大明,那时候,姜将军会率军驰援,待他赶到京城城下时,卢参将突然打开城门,让大同军入城。事成之后,再给多三倍金子,并且给卢参将升官!” “原来如此!”卢德久笑了笑,姜瓖图谋不轨,“周章期”是姜瓖派来的人。 只听“周章期”继续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卢参加不仅能赚大笔钱,还能升官,可切莫错过了!” 卢德久笑得更开心了,道:“大明朝廷要完了,姜将军大有前程,良禽择木而栖,我卢德久愿为姜将军效命。” 说罢,他把包袱取了过来,乐呵呵收下金子。 仅仅是金子,就已经足以让他动心了,何况还是靠上了姜瓖这颗大树,还能升官。 王期章同样是乐呵呵的,完成了重要任务,立下大功,有可能会升官了。 他还要赶去墙子岭关那边见当地守将袁震天,说服其到时候谎报军情,让崇祯误以为满清大兵来犯。 出来后,来到某处宅子,用纸笺写好文字,再卷好套在小竹筒里,再把小竹筒绑在信鸽腿上。 很快,信鸽飞起。 在京城和大同,有专门的信鸽进行快速联络。 ———————— 十一月下旬,顾君恩回到了西安,进入王宫,向李自成禀报出使大同的情况。 “姜瓖好大的野心,竟跟我一样要做王!” 李自成有些失望和不满,原本还认为姜瓖有可能会投奔他。 他看向其余三名谋士,道:“跟姜瓖是战还是互不侵犯,诸位有何高见!” 牛金星道:“朝廷一定要推翻,既然姜瓖也要做王,那就与他井水不犯河水。” 李岩道:“没错,跟姜瓖开战那是下策,若是我们北上京城,万一姜瓖出兵截断后路,那后果将会是致命性的,这个风险我们冒不起。既然不能再北上,臣建议,可向东边、南边发展,往东可夺取江南,往南可夺取湖广南部、广东。” 宋献策道:“闯王,臣认为,我们宜先夺取半壁江山,再根据情况图谋下一步发展。江南富庶,若是占据江南,可获得大量钱粮,再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未尝没机会一统天下。” 顾君恩道:“闯王,臣赞同往东边发展。” 四个谋士都这么说,李自成觉得有理,当场就做出了决定,等正月初一正式建国后,再择定出征日期。 目前,闯军以巩固已占领地盘为主,需要花时间向对付那些藩王、富户,从那些人身上捞钱,文官们要尽快接手各地事务,尽快恢复农业耕种。 面见闯王完毕后,众臣离开宫殿。 顾君恩把宋献策叫到一边,问道:“宋先生可认识赵天麟?” 宋献策先是一怔,随即露出喜色,答道:“我与赵贤弟乃是同乡,更是至交,他的智谋绝不差于我,在家乡时,我与他时常纵论天下大事,谈论朝政,他往往有高见,我甚感佩服,只可惜多年未见。看来先生出使大同,见过赵天麟?” 果然是大才,赵天麟能被宋献策佩服、夸赞、认做贤弟,绝对不简单。 顾君恩道:“不错,他乃是姜瓖主簿。那日姜瓖接见,只有赵天麟陪伴在侧,可见姜瓖对他很重视。” 宋献策先是欢喜,随即叹息道:“可惜啊!赵贤弟未能与我一同辅佐闯王!” 听到这里,顾君恩心道:“姜瓖更是明君,赵天麟能有姜瓖这个明主,那才是他的幸运!” 随即,顾君恩取出信函,道:“这乃是赵先生给你的信,让我转交!” 宋献策接过书信,跟他一同离开王宫。 回到家中后,宋献策一人来到书房,关上门,拆开信封,打开纸张过目。 信中字迹工整,笔画苍劲有力,他对这字迹太熟悉了,乃是赵天麟亲笔所写。 信中说,多年未见,对宋兄甚是挂念,姜将军乃是难得之明君,宋兄未能一同为姜瓖效力,乃是一大憾事。 随后,赵天麟列举出姜将军的种种举措,包括钱粮来源、练兵、打造兵器、掌握民心等等,说姜将军礼贤下士、器重人才、量才适应,有效驾驭人才。 既有说明亦有种种事例佐证。 看到信中所写,宋献策佩服起姜瓖来,这的确是明君,闯王不如姜瓖。 赵天麟在信中问候宋献策,在闯王这边过得可好? 最后,赵天麟说,要是在闯王这边不好,随时欢迎前来投奔姜将军。 这封信内容很长,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张纸。 看完内容后,宋献策为赵天麟找到明主而高兴,亦对自己未能在姜瓖那边感到遗憾。 不过,既然已投奔闯王,哪怕闯王不如姜瓖英明,宋献策亦会忠心辅佐,不会有异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