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1章 血战山海关 (第2/2页)
不久后,残存清兵们灰溜溜地北撤。 关城内,正堂。 吴家三兄弟、张同敞都在这里。 对于被多尔衮跑掉了,四人都大感可惜。 吴三辅叹息道:“今日大好机会,竟被多尔衮跑了!” 张同敞道:“清贼真是强悍,若是姜首辅之兵这样跟清军短兵相接,也没多大优势。” 吴三桂对此有些不满,道:“照这么说来,姜首辅八九万兵马,个个都如同满八旗般强悍?关宁铁骑就比不上京营了?” 张同敞道:“京营之强,在于步战。根据以往战绩,再加上我亲眼所见北京城外京营,步战应当是如此。关宁铁骑和满八旗、蒙八旗皆是骑兵,而姜首辅骑兵不多,各有优势。” 听到这么说,吴三桂心情略好,再道:“我投奔姜首辅,并重创清军,还请张大人在姜首辅面前多多美言。” 张同敞道:“虽然被多尔衮逃脱,然清军被重创,吴总兵功劳不小,本官会据实回禀姜首辅。” 今天先是降清、剃发,然后再反清,山海关的官兵们,喜、悲、无奈、难过等心情皆有。 许多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听从命令攻击清军。 关城内的尸体数以万计,尤其是以正堂门前到北门路线尸体最多,可谓是尸横遍野。 耗费了好一些时间,伤亡和杀敌人数统计出来了。 山海关共有16542具清军尸体,吴三桂累计有33017名部下战死,还有数千伤兵。 得知部下死亡过半,吴三桂难受得很,关宁铁骑是他的家底,今天一下子损失了这么多人,让他很是心疼,实力被大幅度削弱,以后在姜瓖那边说话的底气会轻很多。 事已至此,吴三桂只能接受现实。 张同敞则是暗喜,他是站在主公的立场上考虑,今天既重创清军,又明显消耗了吴三桂,站在姜瓖立场来说是一举两得。 明末各地总兵骄横跋扈,壮大以京营为核心的朝廷军力、削弱地方总兵实力,符合朝廷利益,必须有强有力的中央朝廷,才能有效管控地方,天下才能安稳。 护送张同敞前来山海关的百余骑兵被放入关,张同敞写好报告,让两名骑兵返回京城报讯。 吴三桂暂时留在山海关,等待姜瓖那边的消息,并且给张同敞安排上好的房间歇息。 张同敞是被姜瓖看重的人,既然已投靠姜瓖,要跟张同敞搞好关系。 ———————— 将军石关,清军对关隘的炮轰仍然在继续进行着。 在大炮的压制下,清军逐渐填埋陷阱,步步逼近,预计下午能把全部陷阱填平。 杨百总道:“弟兄们,到了撤退时候了,我们继续设置陷阱。” 城墙上明军下去城墙,开始撤退。 他们是低头悄悄撤退,远处的清军有很少能看到城墙上的人,只有那迎风飘扬的旗帜,看不出明军是躲在墙垛还是不在城墙。 杨百总带领部下们,用许多马车带了许多震天雷、铁蒺藜。 北直隶的长城关隘位于燕山山脉,从长城到平原地带还有上百里至二百余里不等距离。 从将军石关到平原,距离一百二十里,按照姜瓖的作战理念,就是要把入侵的清军阻挡在山区,一旦让清军进入平原,清军骑兵就可以纵横驰骋,在北直隶大肆搞破坏。 杨百总和部下们,沿途布置陷阱、障碍物,要最大限度迟滞清军南下的速度,为在京城的京营赶到赢得时间。 只要京营大部队能及时赶到,很有希望将清军阻挡在山区。 在下午的时候,杨百总又再派出一人骑马南下,赶往京城禀报最新情况。 将军石外城门外,清兵们在扛着装着泥土的麻袋,向陷阱大坑内扔下,期间没有遭遇来自城墙上的攻击。 到了申时,清军终于把陷阱都填平,当他们靠近将军石关时,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用梯子登上城墙后,没有发现任何明军。 城门被打开,多铎和部下们进入将军石关。 鳌拜道:“王爷,南蛮子真可恶,故意事先挖好陷阱!” 多铎道:“姜瓖是通过这样迟滞我们南下速度。若我们还未到平原,姜瓖的援军就赶到了,把我们阻挡在路上,这可就麻烦了,我们必须火速南下,只要赶到平地,我们就成功了大半。” 石廷柱道:“吴三桂归顺大清,山海关再出击,姜瓖必死无疑。” 鳌拜道:“将军,末将作为先锋,即可率军南下!” 多铎点头道:“速度一定要快,尽快赶到南边的平地。” 姜瓖既然能在关隘前设置陷阱,在关隘南下的路上,也很有可能设置障碍,多铎觉得,部下要赶到平原地带,不会那么顺利。 鳌拜接令,率领部下们南下。 很快,数以千计的骑兵,从将军石关而出,向南边疾驰而去。 不幸的是,刚刚跑出数里,最前方的马匹就嘶鸣起来,有马匹倒地,马背上的士卒被摔伤。 “可恶,地面上有铁蒺藜!” “下马清理铁蒺藜!” 鳌拜命令部下们,以最快速度清理铁蒺藜。 耗费了一番功夫,终于把这一带铁蒺藜清理完毕,鳌拜和部下们重新上马,向南疾驰。 不久后,只见前方地面上有横着的大坑,在另外一边,地面上堆放着泥土,看起来是刚挖起来不久。 “下马,把坑填平。” 因为泥土在大坑的对面,必须用锄头挖土,又耗费了一番功夫。 待鳌拜重新出发后,不久又碰到地面上有铁蒺藜。 如此这样,可把鳌拜气坏了。 “该死的南蛮子!” 鳌拜气急败坏,咬牙切齿。 再次把铁蒺藜清理完毕后,已经到了傍晚。 在南下的道路上,随时都可能有陷阱,鳌拜虽然赶时间,也不敢让部下举着火把继续赶路,把这边的情况向多铎报告。 ———————— 京城,紫禁城。 在这里批阅奏章、处理政事的姜瓖,始终很关心北边的情况。 尤其是山海关那边,计策真的能成功吗? 从将军石关到京城,距离两百余里,而将军石关往南一百二十里,便是平原地带,也就是说,从京城往将军石关方向,往北约一百里,便属于燕山山脉了。 两百余的距离,快马半天就能赶到。 即将到傍晚时,小玄子匆匆来报。 “首辅大人,将军石关有紧急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