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5章 山区激战 (第2/2页)
边落下。 “爆”的一声,任珍被炸成重伤,这是致命伤。 清军骑兵当中,受伤的战马乱窜,但因为两侧林木茂密,既难以往后退,后面还有友军,更不可能往两侧密林冲锋,唯有向前奔跑。 就这样,前边的许多步卒被马匹冲撞、踩踏,造成死伤。 首轮打击,造成了清军有两千人死伤。 “快,冲上去!” 图赖命令步卒向两侧冲锋。 步卒们匆忙向两侧山岭攀登。 但是,两侧植物茂盛,岂是那么容易登上去,更何况,还有明军在阻击着他们。 “嗖嗖嗖…” 大量的箭矢落下,向上攀登的清军们纷纷中箭。 冲锋不成功,唯有后退或快速穿过这山沟,此时的图赖,还想着冲过去到南边,就算冒着打击也要过去,下令部下快速向前冲。 此时的阎应元,十分的兴奋,他要解决敌军武将,快速解决战斗。 他孔武有力,箭术非凡,打算用弓箭射杀重要人物。 “取我的弓来!” 很快,有部下把大弓取来。 像这种硬弓,要是将之拉开,能射得很远,但没几个人能拉开,就算有大力士能拉开,也未必会箭术好。阎应元恰好两者兼备。 此时的图赖,和身边的骑兵们往前冲,但前方还有步卒阻挡,速度缓慢,又还陆续有震天雷、箭矢落下,清军伤亡在不断增加。 阎应元拉开了强弓,箭头对准了下方的图赖。 他不知这名清将便是图赖,只看出对方是这批清军的首领。 “嗖”的一声,箭矢向下方飞射而去。 “啊!” 图赖中箭,贯穿力很强的箭矢从后边穿透腹部。 此时,他恐惧、绝望起来,他恨透了姜瓖,姜瓖真是狡猾,在这里布下伏兵。 “嗖”的一声,又有箭矢向他射来,箭矢射入他的胸部。 要害部位被射中,图赖坠落在地面,很快,他失去了知觉,永久性地闭上了眼睛。 哈哈!杀死清贼主将了,阎应元兴奋起来,明军官兵们更是大受鼓舞。 这批人数为七千人的清军,已折损了一半,两名主将都先后死亡,更是陷入了恐慌,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逃跑。 在前方,有一队八旗骑兵向前冲,为首之人是甲喇章京。 此时,甲喇章京发现了异状,地面上似乎有异物,还冒烟。 那是震天雷,被草木遮挡的震天雷,前方地面有一批震天雷,引线已经被点燃了。 “快撤!” 他慌忙调转马头,但已经来不及了。 “爆爆爆…” 爆炸声响起,甲喇章京首先被炸死,部下亦是大量死伤。 清兵惨叫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状况十分惨烈。 京营官兵们,此刻正处于兴奋状态,他们不会怜悯下边的鞑子们。 首先,建奴是敌人,绝对不会对敌人仁慈;再者,建奴三番四次南下,烧杀抢掠,恶行累累,京营中有不少人的家人、亲人被清贼杀害,对建奴深恶痛绝。 这场伏击战,上官景阅是根据张发可的命令来布置,而张发可是根据张煌言的建议发出命令。 来到伏击区后,上官景阅把部下分在北、中、南三段,伏击区南北数里长。 当清军从北边进入北段时间,没有贸然攻击,而是等清军中间部分进入中段后,才发动攻击。 这种布置很妥当,果然给予清军极大的打击。 残余的清军往前冲不成,许多人向后撤。 “嗖嗖嗖….”密集的箭矢落下,北段同样有一个千总率领部下在此埋伏着。 向北逃跑的清兵们,纷纷中箭倒下。 因为这次来山区,无法带上马车、辎重,所带的震天雷有限,北段的伏兵所带震天雷给了中军,要不然打击力度会更大。 即便是只有弓箭射击,仍然给予清军很大杀伤。 但是,仍然有部分清军冒着箭矢打击,眼看要冲出北段伏击区。 “快,堵住清贼!” 这时,一队百余人的明兵,从两侧低矮之处窜出,堵住了去路。 其中有数十名是弓弩兵。 “嗖嗖嗖….” 箭矢射出,彻底堵住了清军退路,又有一些清军中箭毙命。 清军骑兵同样张弓搭箭,向堵住去路的明军射来,造成了明兵少量的伤亡。 如果是仅仅这批明军,显然不能完全阻挡清军骑兵的冲击。 但是,两侧山岭的明军们继续射箭,残存的清兵快速减员。 最后,终于将要北逃的清军骑兵们全部射杀。 清军中的步卒们,更加没有逃跑的可能性。 两侧山岭不断有箭支落下,快速收割着他们的性命。 他们不能怨谁,他们大部分是原本是北直隶人,因为清军南下被掳掠到辽东,后来被整编为汉八旗,反过来打击汉人。 一阵子后,清军终于全部倒下了,这次伏击战十分成功。 京营官兵们走了出来,在欢呼着胜利。 在中段伏击区埋伏的阎应元,带着部下们下来。 他走到图赖尸体前,看着这个被自己射杀的清将,核实对方身份。 从图赖身上搜出的身份证明之物,确认了姓名、军职,图赖的军职为昂邦章京,相当于明军的总兵。 图赖算得上是清军中的高官了,亲自射杀敌军高官,阎应元更是兴奋。 田把总道:“是我看走了眼,张煌言的推断是对的!” 赵把总道:“我们立了大功,张煌言就算没参战,同样有功劳!” 王把总道:“张千总举人出身,又熟读兵书,果真是神了!” ………… 今天一战,部下们既兴奋又感慨。 阎应元道:“张煌言带兵绕到清贼后方奇袭,但愿他能成功!” 上官景阅也来了,命令部下们统计作战结果。 经过统计,杀清军6985人,已方战死37人,重伤数十人。 这是极为成功的伏击战,上官景阅派人回去向张发可禀报情况。 天色已经不早了,上官景阅决定,在这里歇息一晚,明天带兵返回。 跟随而来带路的老汉儿子名叫孙桐有,亲眼目睹了京营的伏击战,激动万分,姜将军麾下之军,不愧是强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