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1章 良好的开端 (第2/2页)
,不禁黯然神伤。 随后,陈地主走后,军户们集中起来。 “乡亲们,你们不久后就要收割庄稼了,以后都不用再过苦日子了……” 在本村耕地里,到处是黄灿灿一片,小麦成熟了,忙碌的季节就要到了,不久后,这些军户们都能吃饱饭了,现场沉浸在喜悦之中。 冯厚敦要做好登记,包括军户的姓名、家庭成员,每个军户要发放身份证明,详细讲述成为军户后要遵守的规矩。 其他不能转为军户的村民,则是在另外一边观看着,一边的人欢喜,另外一边的人郁闷,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 时间进入了三月下旬,相当于现代新历的四月下旬。 在现代时,华北平原是九月至十月种植小麦,来年四五月收割。 在明末时期,同样如此。 从三月中旬开始,陆续有农户收割小麦。 三月下旬这天,华北地区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在收获的季节,天公作美,有着好天气。 这天,姜瓖来到房山县,视察小麦收割情况。 冯厚敦、赵天麟、瞿式耜等官员陪同,房山县知县前来迎接,带着姜瓖来到某个乡,时而解说着情况。 平原地带,这里是大片的农田,小麦成熟时节,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色。 知县怀着喜悦之情,向姜瓖道:“在以前,本村土地属于两个大地主,乡亲们都是佃户,租子收得贼高。燕王收回军田,没收地主大部分田产,这里多数人成为军户了,他们都高兴得很,把燕王当成了活菩萨。” 顺天府府尹瞿式耜道:“燕王给了百姓好日子,百姓自然感激燕王、拥戴燕王。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燕王要得民心,先从整顿军田着手,已经有了好的开端。” 姜瓖道:“北直隶军田,仅能让百余万百姓过上好日子,这远远不够,本王要让天下百姓都吃饱饭。” 瞿式耜道:“燕王心系百姓,乃天下之幸。燕王的雄心壮志一定会实现。” 随后,姜瓖迈步前行,来到田地里。 “燕王驾到!” 有警卫兵高喊着。 原来是燕王来了,附近正在忙碌中的村民们,都停下来,走在一起迎了上去。 居然能见到燕王,每个人惊喜起来,都怀着激动的心情。 “草民拜见燕王!” 所有村民都跪下磕头,恭恭敬敬的。 就算田地地面是脏的,他们额头也磕下去。 “乡亲们,快快起来!快快起来!” 一小会后,村民们才起来。 “燕王啊,地主恶霸早就该惩治了,幸好惩治得及时,这次麦子收成,我们只许上交三分一,剩下足够全家吃饱!还能有点节余卖点钱。” “以前那王东家不是人,收我们租子要收七成,辛辛苦苦一年还吃不饱饭!” “燕王是菩萨再世,是我们的恩人啊!” “燕王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一辈子感激!” ………… 村民们纷纷诉说着喜悦和感激之情。 因为军田数量增加,姜瓖下调了军户粮食上缴的比例,由原本上缴四成,下降为只需上缴三分之一。 在村民和姜瓖之间,有拱卫姜瓖的警卫兵,满清细作无孔不入,就算是下乡视察,警卫工作也不能松懈。 赵天麟朗声道:“乡亲们,燕王心系百姓,他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在北直隶,你们是最先一批过上好日子的人,他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轻徭薄赋。” 他是有意这么说,是要宣扬姜瓖的伟大,让百姓铭记姜瓖、拥戴姜瓖。 赵天麟说完后,姜瓖接着道:“父老乡亲们,本王始终关心着你们,担心你们饿肚子。只是,这些年来,大明皇帝昏庸,jianian臣当道,让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在以前,你们要么做佃户,要交很多租子;若不是佃户,要忍受官府苛捐杂税;无论是佃户还是自耕农,你们都吃不饱饭。如今,由本王当政,一定会让每人都吃饱饭,你们的苦日子过去了。” 姜瓖那热情洋溢的说话,让村民们更是激动。 随后,某老汉道:“燕王啊!村里多数人是做了军户,可那王东家还有些土地没有被收回,草民表弟一家,还得要上缴七成粮食给王东家。” 另外一人道:“燕王,草民一家幸运做了军户,可还有很多人要交很多租子,要交很多税。” 因为没有全部没收地主土地,那些还是佃户的人,还得继续过苦日子。 就像本次的小麦收割,军户只需上缴三分一,佃户得上缴七成给地主,差别十分明显。 根据这次的收成情况,收获的粮食,只要能自留一半,就能确保不饿肚子,可佃户们自留只有三成,全家人都吃不饱,军户们除了满足一家人食用外,还能有剩余粮食出售。 姜瓖朗声道:“乡亲们,本王保证,一定会让全天下百姓都吃饱饭,让你们成为军户是第一步,以后你们全村的人,都会吃饱饭。” 因为姜瓖做到了第一步,村民们都相信姜瓖,起热情期盼着。 随后,姜瓖让村民们继续劳作。 要不要下田劳作、作秀一番呢?姜瓖觉得没必要,让村民们做军户,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了,没必要再去作秀一番。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姜瓖都不喜欢干农活,能不干则不干。 在本村一大片土地中,还有三成属于非军田,由佃户和自耕农耕种着。 姜瓖走近这些土地,每个人虽然还是在忙着收割庄稼,但姜瓖能明显感受到,他们的精神状态跟军户们相比,完全不一样。 军户们都精神很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反观这边的村民,他们大多无精打采,一片死气沉沉。 得知姜瓖到来后,他们只是按照规矩跪拜行礼。 这也对,姜瓖还暂时没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自然不会因为见到姜瓖而高兴,这是很现实的。 看着这种状况,姜瓖心里不太好受,要让所有百姓都吃饱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谓任重而道远。 目前的工作,属于有了良好的开端,前路还很漫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