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先定一个小目标:消灭皇帝 (第3/4页)
赵大可真像啊,在欺负孤儿寡母方面,他们二人都是专家。也不知道,赵大欺负柴荣后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老婆儿子会被弟弟如法炮制的欺负一遍……” “驴车战神?这赵二也是个狠茬子,为了清洗禁军,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不过他成功了,成功的把禁军主力给送了。怪不得,怪不得,内斗内行,外斗外行,这都是老赵家祖传的优良传统了。” 按照时间顺序,墨子不断的阅读大量史料,从各个方面,对于大宋朝的了解是越来越深,然后他恍惚间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大宋朝男人没种,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大宋朝的官家,就不喜欢有种的。他们自己不带把,自然也不喜欢别人带把。 “咦,这赵构怎么,怎么,怎么这样啊?……完颜构!” 暂时合上手里的史书,墨子头疼的闭上了眼睛,这个完颜构的前后转折,可真是让墨子吃了一惊。 一开始他还以为完颜构乃是英雄豪杰,在父兄都是天字第一号昏君的情况下,在开封府已经完蛋的情况下,他以亲王之身,再建大宋,这样的行为,怎么看都是一个英雄。 可是,当墨子看了完颜构的具体作为之后,他必须承认,老赵家的男人没种,已经是流传到骨子里的特征了,很难改变。 当墨子看完了宋史之后,心情比较复杂。 “这就是帝王啊,大宋朝之所以多灾多难,之所以小人横行,主要是制度的缘故。摊上了这么一群把没种、怂,刻在了骨子里的皇帝……就是苦了天下百姓!” 这一刻,一个当年曾经有过的念头再次诞生:“皇帝果然是万恶之源,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帝国的好坏,全靠皇帝一人!” “若皇帝本人是个不要脸的枭雄,那对于帝国子民而言,就是个好消息。因为只有皇帝不要脸,才能对付得了更不要脸的文官。” “一旦皇帝要脸,做事之时总是想着身后之名,总是想着这不能做那不能做,那百姓就得吃苦了。” “而一旦遇到了昏君,遇到了徽宗、钦宗、朱祁镇这样的奇葩,那百姓就不仅仅只是倒霉了,诸夏都得跟着一起完蛋!” 可是,大明朝大宋朝好几十位皇帝之中,真正能称得上是英主的,又有几位呢? 屈指可数,真的是屈指可数。 若是真的为了百姓考虑,那么就必须消灭皇帝。天下大政,岂可cao控于一人之手?尤其是此人还没有什么政治能力却手握天下权柄的时候,那更是灾难! 不怕皇帝没本事,就怕皇帝没本事还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干啥都行…… “这一次,纵然不永久性消灭皇帝,也要让皇帝成为吉祥物,真正的国朝大政,一定要掌握在能人手中。” 看完了宋史,墨子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消灭皇帝!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墨子叫来了弟子曲大、外援熊岩、外援吴起,四人共同分析这些资料。 对于熊岩和吴起来说,省了一个传奇成就,所以他们二人,自然很认真的帮助墨子制定计划,实现目标。 “老赵家虽然男的都没种,但是他们设计的制度,却非常均衡,文官、武将、勋贵、外戚等等,全都在他们的防备范围之内。” “比如说军权,别看这些史料之中,可以时常看到以文驭武四个字,就真的以为,大宋朝文官可以执掌兵权,那是不可能的!”说到这里,熊岩就看向了吴起。 吴起点了点头:“大宋朝的根本军制,从来都不是什么以文驭武,而是将从中御。嗯,你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除了皇帝老子能掌管军权之外,其他的,无论是武将也好,文人也罢,都不允许他们掌握军权!文人,也不行!” “但凡大规模战争,兵力超过十万的,宋朝方面,必定设置好几位高级文官,有的是后勤转运使,有的负责直接指挥一万多人,但一定是互不统属的。比如,甲文官名义上是军队总指挥,乙文官的身份则是当地知州,丙文官的身份,是后勤转运使,丁文官的身份是监军,戊文官的身份是……” “所以,战争要是顺利的话,甲乙丙丁戊这些高级文官还能互相配合。可一旦出现挫折,他们的第一想法就是互相甩锅,推卸责任,而不是想着怎么打胜仗。” 虽然甲名义上是大军总指挥,但是他指挥不了乙这个地头蛇,也指挥不了丙这位转运使,更不可能指挥丁这个监军…… 他能指挥的,只有麾下军队。 但即使如此,他也只能在大营之中指挥,无法直接掌控军队。真正带着军队上战场的,是武将,可偏偏武将们没有权利决定怎么打。 当战场上的局势,和总指挥一开始预料的不一样的时候,总指挥定下的阵图、传下的军令,自然就不合适了。 这种时候,若是前线将领敢主动调整,那就是抗命不遵,要是打赢了还好说,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是打输了,那就是这个武将,胆大包天,不听从本文官运筹帷幄的计谋,导致朝廷战败,叉出去,斩了! “当然,这只是没有后台的草根,比如狄青这样的,在文官眼里,什么都不是,说斩你就斩你,一上来就斩了你的爱将,至于理由,随便编一个就是!” “这些文官,其实也是欺软怕硬的,要是开封府将门子弟,就算打了败仗,怎么处理那也只有官家一人可以做主。” “所以,这大宋朝的武将,要么出身开封府将门,要么自幼和是天子发小,和官家关系很好,否则,就不要打胜仗,更不要立下功劳。不然,立功越快,死的越快!” “所以,先从军,然后造反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宋朝对军队防备的很,兵为将有,乃是北宋大忌。” 说到这里,吴起直接不屑的摇了摇头。 兵为将有是把双刃剑,大明朝边军将领的家丁们,个个都很能打,放到战场上和八旗正面对刚都不落下风。 岳家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