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至暗时刻 第5节 行动起来 (第2/3页)
换,使得地方的士绅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了赈济工作的主要责任,这才使得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有效的赈济,大部分的省份都开始筹措恢复生产的计划并加以实施,总算是让庞大的帝国缓上了一口气。 但也仅仅是缓了一口气而已,连年大灾之后,生产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帝国的统治体系依旧是脆弱的,无法立即参与到乡土生产恢复的流民依旧是帝国统治延续的巨大隐患,这些人需要吃饭、需要生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朱由梼不得不以‘以工代赈’的模式,筹措大量的工程以让这些人能够有口饭吃。 而这些个大工程中,有些还算是有利可图,例如天津港的营建就让东方公司赚的盆满钵满,可像京津公路这样的活,即便是收过路费,要想在不影响商贸发展、不竭泽而渔的情况下收回成本,基本上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辽东三岔河堡因为会与辽河套藩夷部落互市,还算是有利可图,可营口堡和旅顺要塞、鸭绿江要塞,那绝对都是赔钱的货。 东方建筑行虽说是按照实际的工程量核算奖金的,可是都是在东方公司的旗帜下奋斗,建筑行这头也都是盼着整个公司好,由此对于做不怎么挣钱的工程,抵触情绪也是有的。 对于吴王殿下下来死命令的工程,例如三岔河堡、营口堡及旅顺要塞、鸭绿江口要塞这样的,建筑行自然上心,必须要保质保量还得按时按点的完成。 可除了这些个重中之重的项目以外,那些个明显不怎么挣钱的项目,偷工减料是绝对没有,但在工队的调派向有利可图的工程倾斜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手头上就这么些人,辽东旅顺、鸭绿江口要塞肯定得由得力的去,上海那边隐然就是下一个天津港,东方建筑行上下那也都是积极的很。三岔河堡、营口堡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京津公路也是即将全线贯通,但后期收尾也是需要人手的,石景山新钢厂虽说难度不大,但日后那可是变煤山为金山的活计,自然也得是要精益求精。 与之相比,整备漕河这头虽说到最后也能挣点钱,可属实是不怎么多,之所以需要重视,也就是该项工程能够最大限度的容留流民,要不然东方建筑行还指不定怎么拖工呢! 这种事朱由梼也不好说什么,这就是市场导向又在起作用了,东方建筑行有这样的思维着实也不能说是错呀!于是,朱由梼为了平衡关系,便将东方建筑行一分为二、进行重组,主力组成东方建筑公司,专门干有利可图的活计,算是迎合市场导向的需求。另一部分精干组建成立保安总局工程建设总队,按照保安总局的规矩进行管理,专门负责承建保安总局、海上保安局的工程和一些非盈利的基建项目。 随后东建公司分成三个工程局,东建一局负责漕河整备、二局主抓石景山钢厂建设、三局则是屁颠屁颠的奔赴上海,工建总队则是分成四个支队,一支队远赴鸭绿江口、二支队登陆旅顺、三支队继续筹措辽河二堡收尾,四支队则是继续在京畿地面修路铺桥。 这样两头就都踏实了。 东方公司漕运总会全面掌握长江以北的漕河后,便就开办扬州往北方的河运业务,又算是为东方公司开了一条新财源。而东建公司和工建总队的分割除了能够解决资源分配的问题外,也能够更好的安排富余劳动力。 相交而言,虎威堂所要面对的事务或许不是最繁杂,但却是最棘手的,绝对不比东方公司旗下的任何一部来的轻松。 随着漕运总会这边的活计落听,原本那些‘江湖上的朋友’就是个问题了,之前人家虽说是拿钱办事,但也都算是尽心尽力,由此也就算是结下了交情。 可随着漕河上的事尘埃落定,这些人的存在似乎又成了一种隐患,东方公司到不是怕他们将之前的龌龊透露出去坏了名声,而是虎威堂再也不能向之前那样不断的给他们派活了,他们也得生存,那他们也只能回去抢老百姓了,这样的事东方公司绝不能不闻不问。 于是孙六和他媳妇李婉儿一商议,便就有了主意。 万历四十七年四月十三,孙六以漕帮副帮主的身份,在山东、河南、南直隶交界的朱旺口开了香堂,向之前有过合作的十三路江湖兄弟发了英雄帖。大家伙也算是给面子,都是汇集一堂。可待六侯爷将事说明白了以后,各家的老大和兄弟们就不怎么愉快了。 六侯爷开场的话还算是人话。 漕运总会的事得亏各位兄弟帮忙,现如今事成了,虎威堂与诸位兄弟们的因果也就算是了了,今后江湖再见也是互不牵扯。有想着念着这段交情的,到了兄弟的地头言语一声,好酒好菜的喝上一顿,也算是这两年交下情面了。 这样做本来就是道上的规矩,谁也没指望着虎威堂会一辈子都记着兄弟们鞍前马后的苦劳。都是干一手钱一手货的买卖,真要是非讲情面早就不知道死多少回了。大家伙也都是以为漕帮开香堂就算是了结因果,过来吃这顿酒也就是为了全个情面而已。 可六侯爷后面的话却就有些不对味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六侯爷就提起了今后兄弟们的打算,这个就有点过了。 这两年虽说与虎威堂多有往来,可那是你买凶、我杀人,交情也就是买卖上的交情而已,今后兄弟们什么打算管你屁事啊?能说出这话来,那就两条道,一个是代表官府来诏安来了,再有一个那就是想来混的黑吃黑,要生吞了老哥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