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昔年旧事 (第1/2页)
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有一座名山,名曰龙虎山。 传说中,正一道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此山因而得名。 然而,事实上,龙虎山却是武道界一方巨擘,在武道界拥有极高的地位。 自张道陵张天师,立下龙虎山道统,创下正一道,羽化飞升后,龙虎山绵延至今两千余年,在历史中留下了赫赫威名。 降妖除魔,剪除不平。 一代代龙虎山弟子下山入世,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故事。 龙虎山掌教,传到至今已有四十七代,这掌教并非是外山那些糊弄人的掌事,而是龙虎山内山武者的领袖,是龙虎山真正的主人。 内山亦是被法阵层层遮掩,寻常之人,连看到都不能。 巨大的雕像足有四十五座,横列在内山掌教台上,那雕像白云缭绕,雾气滋生,雕刻的都是龙虎山历代掌教生前的英姿。 最后一座雕像处,一个鹤发童颜,眉心有一颗红痣的道士,正盘膝坐在雕像下修炼。 道士正是龙虎山现任掌教,张全功。 口鼻处一道犹如白烟的气息经久不散,一呼一吸间,白气射入口中,发出暴鸣声,这神奇的一幕足可以表明张全功修为的深厚。 嗖!嗖!嗖! 三道身影如风般突然出现在张全功的面前。 一位是胖道士,手拿拂尘,嘴角笑呵呵的,一位是干瘦的男子,邋里邋遢,要不是身上那件油汪汪的道袍,很难让人相信,他是修道之人。至于最后一人,却是一名道姑打扮的中年女子,他们三人都是是龙虎山的长老。 胖道士道号为纳海,另一名干瘦的道士叫青藤子,最后的那名道姑唤作蓝月。 他们都看着闭目修炼的张全功,一齐道:“掌教,二十年之期到了。” 张全功睁开眼睛,收功而立。 看着面前的三位长老在云雾中,身上还有着露水,张全功面露一丝惭愧和欣慰。 “纳海,青藤子,蓝月,我闭关的日子里,辛苦你们了,替我打理门内事务。” 张全功向着三人,鞠了一躬。 “掌教不可!” “你在掌教台闭关,这些门内事务本就应该由我们处理,谈不上辛苦。” “是啊,掌教,你这样可是折煞了我等。” 三人连忙道。 张全功点点头。 抬头看望自己身后的雕像,心里升起一股惆怅。 那四十五座雕像之后,原本应该再有一座雕像的地方,此时,却是空荡荡的。 “二十年了,三位长老,我们这就启程吧。” 四人脚下生风,几个起落间边消失在了掌教台。 惜玉阁。 柳玉龙带着柳让,来到了惜玉阁所在小岛的最深处。 那是岛中央的一一个水潭,方圆不过数百来米。 潭水的中央是一个石台,石台中央是一个男子巨大的雕像。 这石台下,有人守卫,守卫看到是柳玉龙,才让开了身子,让柳玉龙走上石台。 再次抬起头,这雕像才显得清晰起来。 这雕刻的是一个年轻男子,身穿道袍,手持宝剑,脚下踩着一条狰狞巨蟒。 他怒目圆睁,如同道教神祇般,带着一种威严还有悲壮。 “父亲,你带我来这里做什么。” 柳让好奇的问道。 “来人,给我一炷香。” 柳玉龙从护卫手里接过香,先是点燃,神情肃穆的持香拜了拜,再将香插在雕像脚下的香炉里,做完这一切,才对着柳让道。 “让儿,这雕像所刻的人便是我们建立惜玉阁的真正原因。” “我带你来这里,是因为,你迟早也要知道这一切。” “什么?” 柳让有点吃惊。 “父亲,我们不是因为做生意才成立惜玉阁的吗?” “我们柳家还有惜玉阁,跟这雕刻中的人有什么关系?” “他又是谁?” 柳玉龙嘴角带着微笑道:“我也并没有见过他,跟他真正关系莫逆的,是你的爷爷。” “你爷爷柳青塘,君家老家主君莫生,还有萧家的老爷子萧战,以及其他几位前辈曾与此人都有很深的联系。” “故事很长,你听我慢慢将来。” 百多年前,正值晚清,当时列国蚕食我华夏大地,举目四望,四万万华夏儿女皆活在水深火热中。 武道界亦是如此,那时候,外国诸多修行势力,都在我华夏境内肆虐,屠戮苍生。 伊势大神宫,黑狱,魔神会,西方教廷等等,这些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存在,无一例外都是我们当时的敌人。 但也是在这样的时代,我华夏国强者辈出。无论南北,皆涌现了一些超级强者,与那些外来势力制衡对抗,你爷爷,君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