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东南柱国胡宗宪 (第2/2页)
件,一直被嘉靖皇帝认为,是那些人对他的一次警示。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嘉靖皇帝才彻底失去心气,变得贪图享乐放飞自我起来。 嘉靖皇帝这样做,何尝没有和文官集团,以及文官背后庞大的士绅集团怄气的想法。 连嘉靖皇帝都惹不起这些人背后的势力,更何况是小小的戚继光。 所以戚继光只能尴尬的笑了笑,没敢接话。 “你不敢说实话,我理解,因为我也不敢!” “为何?” 胡宗宪自问了一句,不等戚继光回答,便又自己道:“因为说出来也于事无补,除非想要大明立刻天下大乱,否则那些人就动不得。” “我们能获得儒道才气增强实力,人家同样也能获得,甚至在野那些通过教书育人、传播儒道达成平天下之境的大儒比朝堂上的滚滚诸公还要多。” “我们能如何?” “除非朝廷有鱼死网破的决心和魄力,否则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其实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没有儒道才气,像戚将军这样的将领多一些的话,大明是不是会更好一点?” 听到胡宗宪此言,戚继光顿时沉默了下来。 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武将而已,实在是不懂这些事情。 “好了!” “戚将军见笑了。” “没有了才气加持,老夫这脑子顿时就开始不清醒了,刚才乱说的那些话你别介意!” 胡宗宪勉强笑了笑,闭上眼道:“戚将军,该做的老夫都已经做完了,说这些话也是为了让你小心对方手中可能存在的传天下文章。” “至于这一仗到底要怎么打,还是你来决定吧!” “老夫才气耗尽,身体劳累,再加上这段时间朝廷内部政局动荡,此战无论是胜是败,以后恐怕都有心无力了。” 戚继光自然知道胡宗宪口中所谓的朝廷动荡说的是严阁老南下浙江的事情。 他虽然不知道此中内情,但想来严阁老应该是落入了下风。 要不然也不会离开朝廷中枢南下浙江。 胡部堂是严阁老的人,如果严阁老下台,恐怕胡部堂也好不到哪去。 而他戚继光是胡部堂的人,所以他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严阁老的人,不知道这一次的政治动荡会不会影响到自己? 想到这里,戚继光不免也有些神情沉重。 但这些担忧毕竟都还没有发生,他作为武将天职就是打好每一仗,所以很快他就把这些担忧抛之脑后了。 “部堂休息吧,剩下的事情只管交给属下就是!” “属下一定给您呈上来一副满意的答卷!” 戚继光恭敬的朝胡宗宪抱了抱拳,正要扭身向帐篷外走去,却是没想到胡宗宪再次叫住了他。 “戚将军!” “这封书信你也拿着!” “若是之后将军真的遭遇了什么难解之事,可以拿着这封书信去找张居正,他会庇佑你的!” “部堂这是何意?” “那张居正不是清流吗?” “他会看得上属下?”戚继光满脸不解。 “呵呵……!” “朝廷的党派之争又岂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向来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清流党也好,严党也好,并非都是那么泾渭分明的!” “这些事情太过复杂,戚将军作为武将也不需要玩弄政治。” “若是将军信得过我,只管按老夫说的去做就是。” “老夫这样做并非是因为和那张居正有什么交易,而是因为不想看着我大明唯一的一只敢战之军被那些人葬送掉!” 听到胡宗宪的肺腑之言,戚继光顿时感觉到了一种托孤的沉重意味,他张了张嘴,最终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再次无声抱拳,郑重的收起书信,退出了大帐。 等戚继光离开,胡宗宪再次从怀中抽出一封书信来。 这是身在浙江的严嵩给他写的信。 胡宗宪乃是严嵩的学生,深受严嵩器重,可以说他能当上现在总督东南的封疆大吏,有一半是他自己真有这个能力,另外一半就是严嵩的功劳。 严嵩的信中告诫胡宗宪,让他好好打这一仗,不要因为严世蕃被抓就有什么顾忌。 但也不要太过用命,像传天下的诗文最好不要再写,保住自己性命要紧。 这封信看似只是家长里短的关心,但其实内里是藏着玄机的,严嵩这话是不希望自己太过用命,如果能拖延剿倭时间,就尽量拖延,不要让倭寇那么快平定。 但胡宗宪这一次并不打算听老师的。 倭寇为患十多年,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全歼对方的可能,他不想错过。 至于因此造成的朝局变化,他现在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而且他也真的累了,这些年身在严党和清流斗争的漩涡最深处的他是真的快要招架不住了。 “听天由命吧!” 胡宗宪最终叹息一声,把这封书信放在火上烧掉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