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百九十九章 底蕴不足 (第2/2页)
“这里面面临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弱效激光的难度在全球都是知名的” 高进一脸正色说出这句话,朱昌宝的芯片项目组下辖十七个小组,每个小组十五人到二十五人不等。 今年,每个小组最低要达到四十人,必须招聘那些高质量人才来加快研究。 为此,葛公明还提交了一份报告,申请四千多万欧元采购了不少实验设备来弥补缺失。 弱效激光研究不是那么轻易可以突破的,哪怕是已经有了一部分四十纳米技术储备,还是不够。 一个小组突破不行,必须要所有小组都跟着突破才能进行四十纳米芯片的生产,这不是一个小工程。 “你给我一个大概时间” “我实话告诉你,不少国企都打算进行升级采用四十纳米芯片,现在为了让你工厂有单子运行下去,只能维持目前六十纳米工艺” “你这边有了一个大概的时间目标,各家工厂也好进行准备。” 孟光献一脸认真的表情说出这句话,蓝光集团这个芯片工厂之所以运行不下去,设备是一个因素,另外也跟订单减少不无关系。 六十纳米芯片要逐步的退出市场了,四十纳米芯片成为主流,想要更换设备,又是一笔巨额的投资。 因此才动了出售这个芯片工厂的心思,没想到,多年的陈年往事还被翻出来了。 高进听孟光献说完眉头一皱,心里很理解孟光献心里的急躁,认真思索了一番,又给朱昌宝打了一个电话询问进度。 最后得出一个不确定的时间,最快也到明年了,今年是没有突破的可能性了。 孟光献在一旁听着,心里稍稍的松了一口气,一年没问题,超过这个时间可就麻烦了,希望星灵集团能够快点突破吧。 订单交给星灵集团这家芯片工厂,不少企业也都是有怨言的,最后也是因为命令的缘故将订单交了过来。 两人喝着茶水沟通了一番,高进打算留孟光献一行人一起吃饭,孟光献拒绝了。 下楼带着大部队浩浩荡荡的离开了。 高进也没有离开,直接到食堂吃饭,顺便检查一下工厂食堂的饭菜质量。 饭后,高进跟于洋谈了一会话,就坐车离开返回酒店。 到酒店洗了一个澡泡了一壶茶水,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慢慢的思索,好一会的时间,高进慢慢的摇了摇头。 星灵集团进行的科研项目不少,只可惜,研发时间太短,缺少底蕴。 这个底蕴,指的就是技术积累。 别看星灵集团这两年申请的专利数量不少,底蕴还是不足。 以苹果公司为例,为什么苹果可以引领智能机市场,这是苹果多年来不断的科研投入积累了足够技术才爆发的。 仅仅苹果一家,手里掌握的各种技术就十几万项,这就是苹果的底蕴。 现在星灵集团差的就是这个。 高进抬手喝了一口茶水,拿出电话就开始拨打起来,很快电话就通了“董事长”葛公明的声音传了过来。 “公明,你安排一下,总部每个项目组再增加五人。” 高进一脸平静的说出这句话,葛公明吃了一惊,一个项目组增加五人,整个园区可是要增加不少人的。 “董事长,科研不是人多就可以解决的,目前各个项目组刚刚调整,已经度过了磨合期,处于最佳状态” “贸然增加人手并不见得可以提高多少效率,我反对增加人手。” 葛公明拒绝了高进的提议,星灵集团提倡争论,只要你有合适的理由可以进行争论,这是高进一直在大力推行的规矩。 为了推行这个规矩,不少中层负责人都被开除了,由此可见高进的决心。 “公明,你听我说..............”高进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葛公明思索了一会点头同意了。 “董事长,两年,这一次调整后两年内不会在进行调整,贸然调整研发团队会起到拖累研发进度的效果”葛公明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我明白,调整过后两年内我不会在进行调整,看效果如何吧,如果进度缓慢,两年后在进行调整” “剔除陈旧血液引入新鲜血液” 高进一脸认真的说出这句话,有了这句话葛公明这边通过了,表示立刻展开招聘增加各个项目组的实力。 紧接着,高进又给苗鸿发打了一个电话,苗鸿发的综合研究所有四百多人,这一次跟苗鸿发沟通,就是增加一些项目,今年突破一千人。 同样,两年内不会在进行调整,要求新招聘的人员必须是高质量的人才。 大院,卫明阳的办公室。 卫明阳跟孟光献一起听取了相关部门专业人士的汇报,两人听到最多的词语就是,生产工艺看不懂。 有违目前的市场上的六十纳米生产工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