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7章,穿越秘密暴露了 (第2/2页)
的,他能不能反向cao作去到二十一世纪看看? 那时候的世界怎么样,他大美利坚一定是世界第一强国吧! “川军团,川军团……” 麦克阿瑟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对这个忽然冒出来的组织愈发好奇了。 他萌生了一个念头,飞一趟印度,再从印度转道缅甸。 一定要亲自去看看。 …… 运输大队长的参谋顾问史迪威,已经在不久前来到了印度,主持驻印度远征军的训练。 按照原来沟通的计划,要为运输大队长编练二十个美械师对,用来反攻收复缅甸。 以及发起国内大反攻,收复失地牵制消灭日军。 如此,美利坚只需要用一些工业产品,便可分担太平洋上面对日军的压力了。 更何况工业产品并不是白给,是要国府用钱、资源甚至特惠条款,连本带息的偿还。 美利坚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 所以即使反攻缅甸似乎用不着了,美械师的编练仍在进行中。 麦克阿瑟的看法和指示,通过电报第一时间传到了史迪威手中,他看过以后皱着眉头破口大骂。 “该死的混蛋,真是不当人子。好处他都要,问题留给我解决。” “真是彻头彻尾的混蛋一个!” 史迪威丝毫不担心他的话会传到麦克阿瑟耳朵,那家伙恃才傲物一根筋脾气臭,在军中的关系也是十分差。 不会有人去打小报告,看麦克阿瑟笑话的倒有的是。 将负责与川军团联络的上校叫来,史迪威询问起了购买的事宜进展到哪一步了。 “将军,川军团的联络官说他们马上要打仰光了,等打完仰光再说。” 上校苦着脸回答道。 “这些混蛋!狗娘养的!”史迪威气的咬牙切齿,上次的理由是要北伐,攻打腾冲。 还用差不多的理由,就差摆明了告诉是湖弄他们了。 与之相比起来,史迪威更喜欢中央军那些唯利是图的军人。 虽然他们非常贪污腐败,不仅苛扣军饷,连士兵的口粮都会苛扣下来,卖掉装进自己的腰包。 但是他们很好打交道,只要给钱就行。 史迪威询问起了,从中央军手中购买武器的进度。 得知轻型武器已经装上了运输机,正在通过驼峰航线运来印度,一切顺利最快今晚能够抵达。 零四式步战车由于吨位太重,没有运输机能够装得下,还无法运输。 “那就安排工程师飞过去,在那把它拆开,然后再运过来。” 史迪威不假思索的做出了安排。 国内催得很紧,陆军部一天两份电报,武器越早彷制出来,投入到战场上越好。 战场上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条生命消逝。 时间就是生命,用在这里形容恰如其分。 “将军,那还用向川军团继续发出购买的请求吗?”上校眼巴巴的问道。 上校在与川军团的交道中,已经受够了。 英格兰人、法兰西人、苏维埃人,哪个不是求着他们美利坚,就想多要一些军事援助。 所有的盟友都为他们客客气气,然后到了川军团这里没了。 反倒成了他们求着人家办事……上校内心憋屈极了。 同僚们都拿他开玩笑,被他们看不起的有色人种拿捏,简直是耻辱。 史迪威对下面的流言蜚语有所耳闻,对于上校的遭遇很同情。 但这件事没商量,从中央军手里弄来的都是次一等的,最先进的武器还在川军团手里。 只要还没有撕破脸,有一线希望,尽量要用买的方式获取。 不是因为坑蒙拐骗不香了,那样的手段代价太大,又很难获得预期想要的收获。 上校苦着脸颓然地走出去。 史迪威用电话叫了手下的情报官。 在等待的时候,他透过窗口遥望着远方军营里正在训练新三十八师。 史迪威十分疑惑,同样的人种,为什么这些人对他们恭恭敬敬,川军团那些人就十分傲居、桀骜不驯? 仅仅两三个月的时间,态度和思想转变的如此之快。 还是说因为他们的首领是未来的穿越者,从骨子里便是俯视的态度,所以影响了他的下属。 史迪威较为相信川军团是未来的穿越者一说。 否则,他便不会将那些情报发给麦克阿瑟,寻求判断上的认同。 冬冬冬,房门被敲响了,外面传来一声报告。 得到应答,走进来一位年轻的中校,他便全权负责川军团的情报搜集事宜。 摆在桌上的川军团绝大多数情报,都是他指挥手下一所搜集的。 史迪威指了一下面前的椅子,示意他坐下说话:“你的猜测有眉目了吗?” 中校将几张黑白照片递过来:“这是记者乘坐直升机回来时拍摄到的,码头上又堆积了大量的物资,正在搬运的过程中。” 史迪威认真的审阅了照片,抬起头仍然十分疑惑: “这能够说明什么?他们的军队正在发起进攻,物资通过水路运输,码头上堆放大量物资十分正常。” “不,将军,您仔细看,他们的物资是往仓库里搬的。” 川军团的大量物资不会是凭空出现的,中校根据收集来的情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川军团有一个军火物资来源渠道,很有可能是通往二十一世纪的“虫洞”,或者类似的什么东西。 中校提出了一个推断,在那一天,又有一批物资通过水路运来了。 另一个左证是情报人员通过线人打探到,开战后川军团仓库里的物资不减反增,还又有八座仓库被装满了。 史迪威并不是很懂情报工作,他明白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对于中校提出的猜测和左证,他是将信将疑。 但并不妨碍史迪威继续给予大力的支持:“麦克阿瑟司令十分重视此事,他的原话是不惜一切代价搞清楚川军团的秘密。 我也把话放在这里,你可以调动所有的资源,有什么困难可以向我说。 只有这一个要求,你听明白了吗?” 中校点了点头,他倒不客气:“我们需要一个人接近川军团的团长,我认为时代周刊的记者马丹娜是最佳选择。” “马丹娜?” “她的父亲是第四装甲师师长。” 史迪威恍然大悟:“我会跟她父亲谈的,一切都是为了美利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